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癫痫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应用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不良情绪、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对癫痫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定期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焦虑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互助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癫痫患儿疾病知识及遵医行为,减少患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互助健康教育模式 学龄期癫痫患儿 治疗依从性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对基于PBL(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归纳PBL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要素、应用人群及存在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展望,以期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

  • 标签: PBL 护理健康教育 综述
  • 简介:摘要格林模式是近几年健康教育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教育领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从格林模式的理论框架、优点及在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从而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对该模式的认识度,为更科学地将此模式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综述 格林模式 健康教育 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模式对肺癌患者健康知识、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ESPCS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模式实施时间为节点,随机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选取47例,纳入对照组,予以心理疏导、药物指导等干预方式;随机从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选取47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ESPCS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模式。记录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肺癌知识掌握度〔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MUIS-A量表)〕、心理状况〔中文版心理坚韧性量表(CD-RISC量表)〕评分、自我管理能力(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癌症生命质量测量表(QLQ-C30量表)〕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量表、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QLQ-C30量表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MUIS-A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ESPCS干预联合病友互助模式能够增加患者健康知识,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ESPCS干预模式 病友互助干预模式 肺癌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对互助培训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7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n=35),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的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n=35)。对照组护生实施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护生采用结对互助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成绩、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对互助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学生,护理 结对互助培训 实习生 护理技能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同伴互助方法在护理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同时选取在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分别配有相应的实习护士。对照组护士采用操作示范结合教师理论授课的传统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能力培训,观察并记录两组具体情况。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核心能力自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教育/咨询、专业发展、法律/伦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以及自评总分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培训期间,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皮肤破损、用药错误以及堵管等不良事件以及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患者、临床护士对研究组护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护士采用同伴互助方法进行学习,能够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 标签: 同伴互助方法 护理教育培训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ach-back模式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7年8~12月肿瘤科癌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楼层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Teach-back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癌痛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癌痛知识掌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模式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患有效沟通,提高了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护理干预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了其镇痛效果,提高了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患者 健康教育 Teach-back模式
  • 作者: 唐桂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青岛市黄岛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青岛 266400
  • 简介:目的:研究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应用在更年期妇女中的,并分析其对妇女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用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更年期知识与信念和行为得分,健康行为。结果:观察组更年期知识、信念与行为得分高于参照组,观察健康行为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用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模式加以干预,可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知信行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更年期妇女;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6例)和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进行3次20~30 min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信念等信息,并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为134和129例。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干预使健康信念的感知服药障碍维度得分提高了1.65分(P=0.016),感知高血压严重性维度得分下降了0.73分(P=0.018)。干预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7.3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了4.07 mmHg,β(95%CI)值分别为-7.37(-11.88,-2.86)、-4.07(-7.30,-0.84)。健康信念的感知高血压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维度对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 标签: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高血压 社区医学 干预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对稽留流产患者实施基于格林模式健康教育方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的稽留流产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统一进行常规的科普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的科普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格林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情况、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以及患者再次受孕后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受孕后胚胎的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胚胎发育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的基于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患者自觉形成健康行为,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优生优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稽留流产 格林模式 健康教育
  • 作者: 田林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九江332000
  • 简介:目的:探究耐药肺结核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择2022年1月~12月期间我院6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组,n=3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健康教育模式,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韧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

  • 标签: 耐药肺结核;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山医院透析中心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进行规律透析的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安排时间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外,还接受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以及临床生化指标调查并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磷及促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磷、血钙以及甲状旁腺激素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其血磷和促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信念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行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全膝置换术后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113例住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的基础上成立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小组,制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系统性、规范化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护理路径表并按路径表实施一对一互动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法。应用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7、14 d的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通过健康互动模式制定早期功能锻炼路径计划表在人工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使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及术后14 d的患肢功能锻炼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患者的HSS评分在术后优于对照组(术后3 d t=0.67,术后7 d t=4.78,术后14 d t=3.63,均为P<0.05)。结论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在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应用,提高了患者进行术后锻炼的依从性,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症状日记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天疱疮患者心理健康及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天疱疮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早期健康教育,观察者在以上基础给予基于症状日记的干预模式,干预周期均为4周。记录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知信行水平,并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21.13±3.03)分、(36.54±3.37)分,对照组分别为(24.35±3.37)分、(41.68±4.03)分,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94、6.188,均P<0.001);干预前两组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均优于对照组(t=4.685、9.859、6.373,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结论基于症状日记的干预模式应用于天疱疮患者健康教育中,能显著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知信行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天疱疮 心理 焦虑 抑郁 护理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6例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6.0±1.2)岁;研究组76例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6.0±1.2)岁。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接受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家属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6.5±1.0)d比(8.2±1.7)d]、退热时间[(4.0±1.0)d比(5.8±1.6)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4±1.3)d比(6.8±1.4)d]、肺部X线完全吸收时间[(10.0±3.6)d比(12.3±4.4)d]和住院时间[(6.8±1.1)d比(8.9±1.2)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的家属知晓率[90.8%(69/76)比69.7%(53/76)]、护理总满意度[96.1%(73/76)比75.0%(57/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优化各项临床指标,进而提高患儿家属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趋于理想化,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 小儿肺炎 护理效果 家属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10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干预效果以及健康行为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t=8.13,P < 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39/50)](χ2=5.32,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23.76±6.55)分]、饮食管理[(25.22±4.91)分]、运动管理[(23.44±5.19)分]以及并发症预防[(24.32±5.42)分]等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18.36±4.91分)、(17.04±3.65)分、(18.52±3.20)分、(15.08±2.83分)]显著提高(t=-4.66、-9.45、-5.70、-10.67,均P < 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可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掌握疾病知识,进而帮助患者改变自身行为,控制血尿酸水平,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尤为必要,该研究成果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 高尿酸血症 代谢疾病 生活方式 干预 药物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1—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四项目瘙痒量表(FIIQ)、中文版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中文版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皮肤瘙痒状况、皮肤瘙痒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皮肤瘙痒状况、皮肤瘙痒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FIIQ总分和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对睡眠的影响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7.46 ± 0.94)、(1.83 ± 0.26)、(1.92 ± 0.29)、(1.86 ± 0.23)分,低于对照组的(12.36 ± 1.24)、(2.69 ± 0.31)、(3.02 ± 0.42)、(2.91 ± 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4.79~21.90,均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DLQI总分和症状感受、日常生活、娱乐休闲、工作学习、治疗5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0.55 ± 1.27)、(2.85 ± 0.29)、(2.11 ± 0.32)、(2.47 ± 0.29)、(1.72 ± 0.25)、(2.21 ± 0.27)分,低于对照组的(14.47 ± 1.78)、(3.92 ± 0.37)、(1.57 ± 0.22)、(1.64 ± 0.25)、(1.26 ± 0.18)、(1.21 ± 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67~23.80,均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KDQ总分和躯体症状、疲劳、抑郁、挫折4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21.66 ± 15.91)、(27.36 ± 3.02)、(24.44 ± 3.44)、(26.71 ± 3.58)、(19.28 ± 2.66)分,高于对照组的(108.38 ± 14.69)、(24.51 ± 2.64)、(22.60 ± 3.41)、(22.45 ± 3.47)、(14.92 ± 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07~-2.65,均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皮肤瘙痒状况,缓解皮肤瘙痒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瘙痒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馈健康教育模式在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化疗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回馈教学。比较两组健康信念、化疗依从性、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总评分、化疗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回馈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淋巴瘤化疗患者健康信念及治疗依从性,从而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回馈健康教育模式 淋巴瘤 化疗 健康信念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在癌性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九八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案,研究组(35例)联合使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生活质量指标、出院后3个月的治疗顺从性。结果研究组对镇痛知识掌握程度94.29%(33/35)、满意度良好率82.86%(29/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57.14%(20/3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5.510,P=0.011、0.018);研究组躯体能力(51.18±5.12)分、心理功能(60.12±8.01)分、社会能力(65.60±9.1)分、物质生活情况(60.01±7.09)分、总分(240.55±26.22)分,高于对照组的(47.30±5.58)分、(52.05±5.93)分、(56.55±8.12)分、(50.33±5.16)分、(205.40±21.69)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1、4.790、4.384、6.530、6.111,P=0.003、0.000、0.000、0.000、0.000);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依从良好率97.15%(34/35),高于对照组的80.00%(28/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P=0.024)。结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在癌性疼痛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治疗效率,进而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聚焦解决模式 癌性疼痛 健康知识 掌握程度 满意度 生活质量分值 依从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急诊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诊患儿2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患儿家属给予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家属给予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知识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患儿家属健康教育过程当中应用知信行模式,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知识达标度和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健康教育 知识达标率 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