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结核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但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只有坚持以相关指南共识为指导,充分合理利用有效临床资源,高度关注结核病发病及临床特点,合理使用辅助检查手段,全面正确掌握肺结核诊断标准,才能避免临床肺结核尤其是不典型肺结核被长期误诊及漏诊,不断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早日实现终止结核病的目标,造福人类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活检微创化、治疗靶向化的追求和技术进步推动了细针穿刺细胞/组织获取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如何合理使用少而破碎的有限细针穿刺材料,在进行病理诊断的同时,完成临床要求的免疫表型、分子特征等辅助检测,全面提高细针穿刺材料的诊断效益,是病理界面临的挑战。目前,国外尚无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基于病理发展趋势和我国现状,本文从亚专科合作、材料综合利用等方面对提高细针穿刺标本病理诊断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 作者: 魏文斌 邵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激光眼底照相技术以激光共焦扫描检眼镜为成像基础,叠加两种或三种激光分别获取视网膜不同层面的图像,并以电脑合成一张综合视网膜多层面叠加信息的伪彩眼底像。因其免散瞳、成像快、操作简便等特点,患者配合度高,广泛应用于门诊眼底预检查、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筛查等,在多种眼底疾病诊疗中均有很好的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尚缺乏激光眼底照片的阅片统一标准。因此,正确识别激光眼底照相上的常见眼底病变,并将分层阅片的方法进行总结与推广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充分发挥激光眼底照相对眼底病变分层定位诊断的价值,合理选择激光眼底照相与OCT、OCT血管成像、FFA、ICGA及超声等其他眼底影像技术的联合,最大程度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标签: 显微镜检查,共焦 视网膜疾病/诊断 述评
  • 简介:摘要欧盟委员会(EC)发布了最新《欧洲儿童成像诊断参考水平指南》(辐射防护第185号)。该指南详细介绍了建立欧洲儿童成像诊断参考水平(DRL)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用法,涵盖X射线摄影、透视、CT及介入放射学(IR)方面。回顾性分析了现有欧洲儿童国家级DRL(NDRL)的现状、优势和局限性,在现有辐射剂量数据资源的基础上,达成了一些共识,出台了欧洲儿童的DRL(EDRL),为欧洲儿童的辐射防护优化提供了最新的指导意见。对于国内放射从业人员了解相关知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医疗照射 儿童 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 诊断参考水平 剂量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基于水当量直径(W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W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为衡量指标的儿童头颅、胸部及腹盆部CT检查诊断参考水平(DRL)典型值,衡量本医疗机构CT检查辐射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头颅1 391例,胸部1 386例及腹盆部1 035例患者CT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年龄、CTDIvol、DLP,手动测量最中间扫描图像的前后径(AP)、左右径(LAT)、兴趣区面积(AROI)及面积内CT值(CTROI),按照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报告方法,计算有效直径(d)、WD、转换因子(f16/32XSIZE)及SSDEWD;将各检查部位分别按照年龄及体型进行分组:按照年龄分为<1、1~、5 ~、10~、15~岁5组,各分组患儿数分别为:头颅252、320、400、380及39例;胸部188、320、399、398及81例;腹盆部75、310、310、300及40例。头颅基于LAT分为<12.5、12.5~、14~、15~、16~ 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151、222、319、399及300例;胸部、腹盆部基于d分为<15、15~、20~、25~、30~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胸部275、527、400、165及19例;腹盆部403、410、184、34及4例。统计各分组内CTDIvol、SSDEWD和DLP的第75百分位数,将其作为DRL典型值;并比较CTDIvol和SSDEWD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结果按年龄分组,以CTDIvol为衡量指标的头颅、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4.9~24.1、1.8~4.5和2.0~7.5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14.7~18.9、4.2~6.9和4.7~11.8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260~505、40~185和65~435 mGy·cm。按d分组,以CTDIvol为衡量指标的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8~6.8和2.2~9.2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2~9.1和4.9~13.0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0~255和85~545 mGy·cm。头颅按LAT分组,以CTDIvol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1~23.1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3~18.5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240~475 mGy·cm。头颅除年龄<1岁、LAT<12.5 cm分组外,CTDIvol均大于SSDEWD,头颅CTDIvol为(18.63±3.24)mGy,SSDEWD为(16.38±1.81)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8,P < 0.001);胸部、腹盆部各分组CTDIvol均小于SSDEWD,胸部CTDIvol为(2.77±1.02)mGy,SSDEWD为(5.22±1.26)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9,P < 0.001);腹盆部CTDIvol为(3.36±1.82)mGy,SSDEWD为(6.27±2.44)m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5.16,P < 0.001)。结论本医疗机构DRL典型值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合理且较低水平,SSDEWD较CTDIvol能更准确反映辐射剂量,亟需建立基于SSDEWD的DRLs。

  • 标签: 儿童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参考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riostin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肺部良性病变组,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血清中Periostin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eriostin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清Periostin水平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57,P<0.05);肺癌组血清Periostin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值均<0.05)。血清Periostin诊断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12~0.949,P<0.001),当截断值为27.84 m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和8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显著升高,与肺癌的进展有关,可能是诊断肺癌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诊断 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儿童CT辐射剂量的调查,了解儿童CT辐射剂量的现状,探讨儿童CT辐射剂量的诊断参考水平(DRL)。方法以2021年11月30日为起点,按时间倒叙回顾性收集全国儿科CT检查的辐射剂量报告。将所有CT扫描分为0~1个月、>1个月~4岁、>4~10岁、>10~14岁、>14~18岁5个年龄段;头颅平扫、鼻窦平扫、颞部平扫、颈部平扫、胸部平扫、腹部平扫、头颅增强、胸部增强、腹部增强9个检查项目。记录每次CT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其75%位数为DRL。将本次调查中头部平扫、胸部平扫、腹部平扫的DRL与我国专家共识和欧洲DRL指南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到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家医院,包括20家儿童专科医院、11家妇女儿童医院、2家综合医院的儿童CT检查19 135次,获得了5个年龄段、9个检查项目的45个亚组的CT辐射剂量DRL。本调查DRL结果显示,5个年龄组头颅平扫的CTDIvol为26.9~42.8 mGy,DLP为347~694 mGy·cm;胸部平扫的CTDIvol为3.5~8.0 mGy,DLP为54~293 mGy·cm;腹部平扫的CTDIvol为6.3~13.2 mGy,DLP为155~564 mGy·cm。我国专家共识的DRL基本相当于此次调查>4~10岁年龄组的DRL。与欧洲指南相比,头颅平扫辐射剂量差异不大,胸部平扫及腹部平扫低年龄组本次调查结果辐射剂量增高明显。结论本次调查显示了我国儿童CT常用检查项目的辐射剂量分布情况。部分项目辐射剂量水平与我国既往及国际相关组织发布的DRL不符,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自己的DRL,以指导儿童低剂量CT工作。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儿童 辐射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水平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行腰椎穿刺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脑脊液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组和非细菌性脑膜炎组,比较两组患儿脑脊液乳酸、蛋白、葡萄糖水平,应用JMP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05例患儿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排除脑室内出血(Ⅲ~Ⅳ级)2例、病毒性脑炎1例、神经梅毒1例,最终纳入301例,细菌性脑膜炎组63例,非细菌性脑膜炎组238例。脑脊液培养阳性5例,血培养均为阴性。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乳酸(1.41 mmol/L比1.11 mmol/L)、脑脊液蛋白水平(2.1 g/L比1.2 g/L)及脑脊液乳酸/脑脊液糖比值(0.6比0.4)均高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葡萄糖水平(2.3 mmol/L比2.5 mmol/L)低于非细菌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乳酸为1.47 mmol/L时,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49.2%,特异度为79.9%;脑脊液蛋白为2.26 g/L时,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49.2%,特异度为91.2%;脑脊液乳酸/脑脊液糖比值为0.48时,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73.0%,特异度为62.4%。结论脑脊液乳酸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结合脑脊液蛋白、脑脊液乳酸/脑脊液糖比值能够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

  • 标签: 脑脊液 乳酸 细菌性脑膜炎 婴儿,新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的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全身型JIA (SOJIA)患儿32例(SOJIA组),非全身型JIA(N-SOJIA)患儿52例(N-SOJIA组),其他风湿性疾病患儿33例(其他风湿病组),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其血清抵抗素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收集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基本资料,收集JIA组患儿疾病持续时间、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临床表现及目前使用药物情况等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抵抗素水平诊断SOJI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SOJIA组、N-SOJIA组、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患儿年龄、性别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OJIA组和N-SOJIA组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关节炎,其中发热、皮疹在SOJIA组中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结果显示白细胞、CRP、ESR在SOJIA组明显升高,抗核抗体主要在N-SOJIA组中阳性率较高(P<0.05)。SOJIA组患儿血清抵抗素水平[(17.98±13.78) mg/L]高于N-SOJIA组[(9.86±6.11) mg/L]、其他风湿病组[(8.00±6.28) mg/L]和健康对照组[(1.84±1.6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25,P<0.01)。抵抗素与白细胞、CRP均呈正相关(r=0.532、0.351,均P<0.05),与BMI、血红蛋白、血小板、ESR无相关性(r=0.059、-0.176、0.152、0.203,均P>0.05)。根据ROC曲线预测SOJIA诊断的截断值为5.55 mg/L,曲线下面积是0.802,对应的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49.6%。结论JIA患儿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尤其在SOJIA患儿中升高显著;血清抵抗素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SOJIA的新的血清学指标,≥5.55 mg/L是较为适宜的诊断界限值。

  • 标签: 抵抗素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检测联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骨转移患者(观察组,82例)及原发性肺癌非骨转移患者(对照组,82例)的病例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CNA、TIMP-1水平;采用SPECT仪检查受试者全身骨转移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PCNA、TIMP-1水平与SPECT骨显像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PECT检查及血清PCNA、TIMP-1水平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以MRI检查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分析SPECT检查联合血清PCNA、TIMP-1水平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PCNA、TIMP-1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EOD)等级增加血清PCNA、TIMP-1水平升高(P<0.05)。血清PCNA、TIMP-1检测诊断肺癌骨转移的AUC分别为0.835(95% CI:0.771~0.898)、0.814(95% CI:0.746~0.882),截断值分别为388.76 pg/ml、524.45 pg/ml,灵敏度分别为82.70%、79.00%,特异度分别为74.40%、76.80%。SPECT检出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2.93%,特异度为90.24%。血清PCNA、TIMP-1检测联合SPECT检查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1.46%,高于血清PCNA、TIMP-1检测及SPECT单独检测。结论血清PCNA、TIMP-1水平升高与肺癌骨转移及其严重程度有关,联合SPECT检查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转移 骨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增殖细胞核抗原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SMRP)水平检测诊断早期卵巢癌的价值。方法抽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卵巢肿块患者78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恶性肿瘤组46例和良性肿瘤组32例,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35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血清CA125、SMRP水平,评估超声联合CA125、SMRP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血清CA125、SMRP三者联合早期检测早期卵巢癌准确度最高为92.31%;恶性肿瘤组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sRI)低于良性肿瘤组(P<0.05);对照组、良性、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SM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血清CA125、SMRP三者联合检查卵巢癌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925,特异度为91.3%,灵敏度为93.7%。结论超声联合血清CA125、SMRP水平对早期卵巢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有效为临床早期诊治卵巢癌提供参考。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类抗原125 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肽 卵巢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检测联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骨转移患者(观察组,82例)及原发性肺癌非骨转移患者(对照组,82例)的病例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CNA、TIMP-1水平;采用SPECT仪检查受试者全身骨转移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PCNA、TIMP-1水平与SPECT骨显像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PECT检查及血清PCNA、TIMP-1水平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以MRI检查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分析SPECT检查联合血清PCNA、TIMP-1水平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PCNA、TIMP-1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EOD)等级增加血清PCNA、TIMP-1水平升高(P<0.05)。血清PCNA、TIMP-1检测诊断肺癌骨转移的AUC分别为0.835(95% CI:0.771~0.898)、0.814(95% CI:0.746~0.882),截断值分别为388.76 pg/ml、524.45 pg/ml,灵敏度分别为82.70%、79.00%,特异度分别为74.40%、76.80%。SPECT检出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2.93%,特异度为90.24%。血清PCNA、TIMP-1检测联合SPECT检查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1.46%,高于血清PCNA、TIMP-1检测及SPECT单独检测。结论血清PCNA、TIMP-1水平升高与肺癌骨转移及其严重程度有关,联合SPECT检查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转移 骨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增殖细胞核抗原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 简介:摘要采用自建的点免疫印迹法检测46例胰腺癌患者、58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纤维蛋白原β链(FGB)的水平。比较各组血清FGB水平,计算FGB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FGB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胰腺癌组血清FGB水平显著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GB独立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与CA19-9、CEA相似,FGB联合CA19-9诊断胰腺癌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胰腺癌患者血清FGB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值均<0.05)。

  • 标签: 纤维蛋白原β链 胰腺癌 诊断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经过放射诊断专家、影像技术专家、辐射防护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10多年的探索,一项基于大规模国内调查数据而建立的CT检查成年人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 DRL)以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 637-2018)形式发布。其制定原则和方法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成年人常见CT检查项目,与国外的DRL比较,整体处于一个合理或较低的剂量水平。给出的50%分位数(可能达到水平)和25%分位数(异常低剂量的提示水平)作为辐射剂量优化指导的额外工具。在日常放射诊断活动中,使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临床诊断任务相匹配,降低非正当过高或过低剂量的发生频率。

  • 标签: 辐射剂量 断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 诊断参考水平 辐射剂量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TX3对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78例CHC患者为CHC组,男92例,女86例,年龄(42.28±13.70)岁,年龄范围为24~67岁。另选取同时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3.05±12.88)岁,年龄范围为22~66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蛋白(CⅣ)及PTX3的水平。结果CHC组血清IL-2水平[(97.27±26.39)pg/ml]显著低于健康组[(146.4±31.02)pg/ml],IL-6[(72.65±10.26)pg/ml]、TNF-α水平[(32.58±6.75)pg/ml]均显著高于健康组[(36.61±11.05)pg/ml、(11.13±2.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C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255.22±69.98)μg/L]、LN[(173.36±33.02)μg/L]、PⅢP[(163.23±40.89)μg/L]、CⅣ[(227.20±72.77)μg/L]、PTX3水平[(4.47±1.20)μg/L]均显著高于健康组[(74.97±15.73)μg/L、(78.36±12.82)μg/L、(71.95±6.10)μg/L、(44.86±2.64)μg/L、(0.37±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TX3水平与IL-2呈显著负相关,而与IL-6、TNF-α、透明质酸、LN、PⅢP、CⅣ等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CHC组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血清PTX3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且CHC患者病理学结果显示,F1期为39例、F2期为61例、F3期为33例、F4期为45例。4组CHC患者在PTX3水平上比较,F4期>F3期>F2期>F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结果显示F1期的诊断以PTX3取2.070 μg/L诊断效果最佳,AUC为0.628,特异度为0.921,灵敏度为0.402;F2期的诊断以PTX3取2.430 μg/L诊断效果最佳,AUC为0.661,特异度为0.770,灵敏度为0.615;F3期的诊断以PTX3取3.245 μg/L诊断效果最佳,AUC为0.789,特异度为0.727,灵敏度为0.872;F4期的诊断以PTX3取4.530 μg/L诊断效果最佳,AUC为0.842,特异度为0.844,灵敏度为0.923。结论血清PTX3水平在CHC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诊断CHC肝纤维化程度的新指标。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五聚蛋白3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microRNA-21、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sMICA)水平检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croRNA-21,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MICA。比较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患者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随访1年,比较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结果低分化患者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高于中分化患者,中分化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IV期患者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高于Ⅲ期患者,Ⅲ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Ⅱ期患者,Ⅱ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Ⅰ期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随访1年,50例患者中死亡18例(36.00%),存活32例(64.00%)。死亡患者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机体血清microRNA-21、sMICA水平普遍呈高表达状态,分期晚、分化差、生存期短的患者表达水平更高。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microRNA-21 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 生物学行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细胞癌(RCC)患者中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RCC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收集同期60例健康人群及112例其他实体瘤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GDF-15水平,并进一步分析GDF-15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评估GDF-15在RCC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健康人群和其他实体瘤患者比较,RCC患者的血清GDF-15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GDF-15水平与性别、Fuhrman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状态均有相关性(均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和免疫组化类型无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GDF-15水平可以用于RCC患者和健康人群的鉴别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835,灵敏度为0.791,特异度为0.912]以及肿瘤转移和未转移RCC患者的鉴别诊断(AUC=0.732,灵敏度为0.897,特异度为0.654);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低GDF-15水平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高GDF-15水平患者(P=0.025)。结论血清GDF-15水平升高可能是一种新的肾细胞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 标签: 肾肿瘤 生长分化因子15 生物标记,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诊断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25例、NMO患者23例为病例组,再收集同期、同年龄段、知情且实施脑部MRI检查及血液检查者3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均实施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并抽取血液、脑脊液检查GFAP水平;对照组实施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并抽取血液检查GFAP水平。观察各组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率、血清及脑脊液GFAP水平,并对2种方式分别及联合对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NMO组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率为26.09%,高于MS组的12.00%和对照组的3.33%,且MS组高于对照组(P<0.05)。NMO组血清GFAP水平为(654.42±105.69)ng/L,高于MS组[(407.33±52.37)ng/L]、对照组[(223.74±33.49)ng/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组脑脊液GFAP水平为(2 275.24±584.75)ng/ml,高于MS组的(0.98±0.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寡克隆带联合血清GFAP水平诊断NMO的AUC为0.877,高于血清GFAP(0.700)、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0.5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MO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血清GFAP水平均高于MS患者和健康人群,脑脊液GFAP水平明显高于MS患者,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GFAP水平诊断NMO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辅助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为HCC的患者166例作为实验组,以同医院体检中心健康者94名、良性肝病患者50例分别作为健康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GPC3和甲胎蛋白(AFP)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Q1,Q3)],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GPC3联合AFP等指标在HCC中的诊断准确性。结果HCC患者组的血清GPC3含量为0.210(0.048,0.80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29(0.019,0.052)mg/L及良性对照组0.033(0.021,0.043)mg/L(Z=-7.69,P<0.001);谷草转氨酶(AST)(Z=-7.02)、谷丙转氨酶(ALT)(Z=-6.85)和AFP(Z=-8.36)在三组人群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01);HCC患者的血清GPC3浓度与ALT(Z=-3.77)、AST(Z=-4.09)相关(P均<0.001)。通过ROC曲线确定GPC3的Cut-off值0.077 mg/L后,血清GPC3联合AFP检测对HCC的灵敏度高达87.82%,特异性为77.86%,阳性预测值为82.53%,阴性预测值为84.29%。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HCC-GPC3相关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总灵敏度为91.10%,总特异性为72.73%。进一步分析,HCC患者的术后血清GPC3含量0.454(0.019,0.286)mg/L较术前0.608(0.039,0.554)mg/L明显降低(Z=-7.32,P<0.001)。结论血清GPC3水平检测可应用于HCC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联合GPC3及AFP可提高HCC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原发性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甲胎蛋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联合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596例于嘉兴第三医院进行就诊和健康体检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均行双能量X线、QCT检查、血清PCT检测。分析PCT、QCT对老年女性疼痛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腰椎1、2椎体骨密度、PCT与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596例老年女性中,疼痛性骨质疏松患者占50.84%(303/596),骨量减少者占21.98%(131/596),骨量正常者占27.18%(162/596)。与DAX检查诊断疼痛性骨质疏松结果相比,PCT、QCT、QCT+P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8%(488/596)、93.62%(558/596)、97.31%(580/596)。QCT检查、QCT+PCT诊断符合率高于PCT检测(χ2=43.650、83.187,P<0.001);QCT+PCT诊断符合率高于QCT检查(χ2=9.388,P=0.002)。QCT+PCT检测诊断骨量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CT检测(P<0.05);QCT+PCT检测诊断骨量异常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QCT检查(P<0.05)。骨量减少组、疼痛性骨质疏松组人群QCT检测骨密度低于骨量正常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性骨质疏松组人群QCT检测骨密度低于骨量减少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与QCT检测骨密度呈负相关(r=-0.54,P<0.05),与血清PCT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QCT椎体骨密度测定联合血清PCT检测诊断疼痛性骨质疏松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且与疼痛性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疼痛性骨质疏松患者病情。

  • 标签: 疼痛性骨质疏松 定量CT 降钙素原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