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12月21日,首届“绩效管理第三方30人论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主题为“绩效评价报告:内控与质量”。来自上海市财政局监督检查局的领导,以及上海立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申杰社会组织培育评估中心、北京中泽融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20多家服务机构参加了论坛。《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

  • 标签: 管理 有限公司 中泽 会计学院 上海 论坛
  • 简介:火力发电是电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火电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对中国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3—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市火电行业碳排放效率,并结合Moran指数对火电行业碳排放效率空间相关性进行诊断,再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影响火电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火电行业碳排放效率存在一定区域差异,表现为东西中部依次递减,且区域间火电行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强。影响因素中,人口规模、人均收入水平、政府投资、城镇化水平对中国电力系统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为正,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影响为负,同时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应,产业结构、政府投资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企业研发水平对电力系统碳排放效率影响不显著。

  • 标签: 火电行业 碳排放效率 超效率SBM 空间计量模型
  • 简介:深入研究中国碳金融市场价格的跳跃扩散效应、度量动态极端跳跃风险,能够为建立全国统一碳金融市场提供实证支撑。以中国6个代表性碳金融市场的成交价为研究对象,基于SVCJ模型估计中国碳金融市场价格的跳跃概率、跳跃幅度,通过跳跃扩散强度和条件跳跃扩散概率探讨跳跃扩散效应的特征,再结合极值理论建立SVCJ-POT-VaR模型,度量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动态极端跳跃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金融市场的跳跃特征明显,各市场之间存在跳跃扩散效应,还未形成稳定的碳金融市场;广州和深圳市场拥有较高的跳跃扩散强度,在全国碳金融市场中最为活跃,但整个市场的跳跃扩散强度处于较低水平;天津市场的跳跃信息向其他市场传递的概率最高,市场稳定性最差,当出现不可控的政策调整或风险事件时,天津市场最有可能引起全国碳金融市场的波动;在考虑收益率波动的极端跳跃行为时,SVCJ-POT-VaR模型对中国碳金融市场具有良好的风险测算能力。

  • 标签: 碳金融市场 跳跃扩散 SVCJ-POT-VaR模型 极端跳跃风险
  • 简介: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外溢性、风险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特性,采取财税激励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引导企业发展,是各国寻求全球创新主导地位和技术领先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财税激励政策实施的效应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评估,国内外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4年13万多户企业的面板数据对这一命题进行再检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这两项政策对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与企业营业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不能完全确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与企业利润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文章的政策建议是,税收优惠政策应进行选择与组合、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现行制度设计、试行差别化的税收优惠政策、高度重视政策相互抵消的问题。

  • 标签: 税收优惠 R&D 营业收入 利润水平 政策效应评估
  • 简介:以2007年商务部等六部门颁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为切入点,利用2005—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中国文化贸易政策对所选择文化细分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所使用的双重差分法符合平行趋势假设,表明文化贸易政策的制定不存在事先的挑选赢家行为,并且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法和改变代理变量两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文化贸易政策可以显著提升所扶持文化产业以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为表征的产业竞争力,其中对文化产品质量即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能力提升程度较大,对文化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小且政策时滞期长,同时政策出口促进效果大于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效果。

  • 标签: 文化贸易政策 文化产业竞争力 双重差分法
  • 简介:通过建立2003—2013年HS2002六位编码产品与投入产出表中15个制造行业的对应关系,以出口复杂度指标为基础,对进口中间投入和外资部分进行了顺次剔除,用计算出的本土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来测度其价值链地位,并实证研究了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总体来看,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幅度不大;FDI三种技术溢出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各异,水平技术溢出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前向技术溢出递增正相关,而后向技术溢出只是线性正相关;人均资本和研发密度均未能有效发挥促进作用。

  • 标签: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 价值链地位 出口复杂度 本土制造业
  • 简介:党中央决定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主动参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可以通过开放效应、极化效应及结构效应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政策选择需循序渐进:先建商业型有限自由贸易港,然后再建综合型有限自由贸易港。其建设路径为:进行适应全球化自由贸易港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全球化视野进行产业创新,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拓展全球性的内外分离型离岸在岸金融联动,最终将海南建成世界级的自由贸易港。

  • 标签: 自由贸易港 自贸区 全球化 区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