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南诏兴起及与唐朝建立联系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三国时期蜀国皇帝使丞相诸葛亮平南方时,到达百崖,立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于是据有云南,或称昆弥国,或称白国,或称建宁国,传十七世。到唐贞观年间,国王张乐进求因蒙舍诏强盛,举国逊位于细逻奴。细逻奴时为南诏首领,之前积极靠拢唐朝,得唐的扶持日益强大。而此时白国因境内有部落叛唐朝而受唐朝打压,细逻奴帮唐军平乱后,唐朝将白国的建国中心白崖划与细逻奴代管,后如上所述南诏取而代之。

  • 标签: 南诏 民族融合 《读史方舆纪要》 西南 兴衰 三国时期
  • 简介:本文通过解读近10年来局馆长会议报告中各地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将其推进阶段归纳为3个时期,并对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和服务的举措进行内容挖掘,分析总结规律,发现新变化,并在推进方向上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民生档案 资源整合 服务
  • 简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设置洛阳进修班作为收容沦陷区失学青年的机构之一。洛阳进修班存续期间,共收容了万名以上沦陷区失学青年。洛阳进修班的设置解决了这些失学青年的迫切问题,并为国家培养了后备人才。

  • 标签: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失学青年 洛阳进修班
  • 简介:本文探讨了理工科高校序列性文化活动的档案属性及其折射出的理念,从主题创意、内容布局与活动范围三个角度,透析了中国计量大学连续十年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对于理工科高校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具有一定启发。

  • 标签: 理工科高校 文化活动 档案属性
  • 简介:(主持人)1991年2月的一天,盘山烈士纪念馆进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一进门就说:“我是日本人,白草洼战斗的幸存者,特来拜谒包森。”这位日本老人亲手书写挽联:“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死之人拜谒包森。”署名:冢月正南。包森(图一)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抗日英雄,能让一个日本老兵在时隔几十年后专程来到中国祭拜他呢?(短片配音)1938年8月,冀东抗日大暴动部队西撤,留下了三支战斗队伍,其中一支就是由包森领导的。他带领战士在兴隆撒河川一带开展游击活动,被当地群众称为神话中的“二十八宿”。(同期声)为什么说是“二十八宿”呢?因为当时队伍里一共只有28位战士,一共是28个人。虽然他们人数不算多,但他们让日军特别挠头。包森就曾经用很少的兵力俘虏了二百多个敌人。所以日军宪兵队长赤本大佐就一直扬言要亲手抓获包森。

  • 标签: 世说新语 中国 档案 抗日英雄 二十八宿 日本人
  • 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大会报告,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经济、政治、社会、国防外交等等各项事业发展经验,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新的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忘初心,承继老一辈遗志,带领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极大增强了社会活力,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社会主义在中国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在新时代,我们党将继续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篇章。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党的十九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必须举全党全国之力不懈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多少仁人志士不懈追求,更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地,咬定青山不放松地为之而奋斗。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心得体会 扶贫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