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 标签: 上肢关节 本体感觉准确性 武术套路 武术散手 运动员
  • 简介:本研究采用信度和效度较好的感觉寻求特质问卷表(中国修订版)测查了从事田径、球类、体操、游泳等项目的223名运动员的感觉寻求特质。结果发现运动员的感觉寻求倾向与运动操作的方式有关,也与运动员的认知能力有关。男女运动员的感觉寻求倾向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 标签: 感觉寻求特质 寻求激动和惊险 寻求体验 放纵欲望 厌恶单调
  • 简介:通过测试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探索不同项目运动员之间本体感觉能力的差异性,以借此为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选材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以福建省击剑、羽毛球、乒乓球队共113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JS评估肩关节及Prokin254评估腰、膝、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能力。结果:1.运动等级越高的运动员,本体感觉能力越强;2.女运动员的下肢本体感觉能力明显优于男运动员;3.三个运动项目双肩的本体感觉能力优势侧显著强于非优势侧,羽毛球、乒乓球队运动员的双膝本体感觉能力优势侧显著强于非优势侧。结论:本体感觉能力可以作为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方法的参考指标。不同项目的本体感觉会有所不同,与该项目的运动特点有关。本体感觉能力越强,运动控制能力就越强,可以保障动作发挥的稳定,从而降低受伤的风险,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

  • 标签: 运动员 本体感觉 分析
  • 简介:采用BFS心境量表和RPE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与乳酸等指标对自由泳运动员一周不同训练单元运动负荷进行了监控,结果表明,力量训练前后相比,积极心境虽然没有增加,但是消极心境有所下降,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水上专项训练前后相比,消极心境有所下降,积极心境有所增长,运动员以积极评价为主。不论是力量训练还是水上专项训练,均造成运动员兴奋性降低,激活水平下降,这与训练常识保持一致。一周训练单元的RPE乳酸监控表明,绝大部分训练单元结束后,两者之间存在高相关,变化趋势一致,提示RPE对于监控自由泳运动员水上专项训练具有生理学效度,同时仍能保持指标的独立性。两量表可以用来监控训练负荷,对于训练负荷安排有建设意义。

  • 标签: 自由泳 心境 主观体力感觉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扭伤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将膝关节侧副韧带扭伤者21例分为本体感觉强化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本体感觉强化组应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照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实验前后膝关节位置觉测定。结果:在再成角测试中,实验前两组位置觉偏差基本一致,伤膝平均偏差(4.32°±2.17°)、健膝(2.70°±1.53°),伤膝大于健膝(P〈0.05):伤膝各角度之间平均偏差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本体感觉强化组伤膝的平均偏差为(2.52°±1.51°),对照组为(3.01°±1.51°);两组之间平均偏差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本体感觉强化的康复训练使膝关节功能恢复,损伤组织愈合,位置觉偏差正常。

  • 标签: 膝关节侧副韧带 本体感觉 训练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二社会结构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分析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认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滞后既存在着制度因素,也存在着人为因素。提出发展农村体育,应在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我国农村体育体制,消除二社会结构的影响,倡导城乡体育均衡发展,在财政和人力等方面,优先考虑和满足农村体育发展的需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以便切实缩小城乡体育差距。

  • 标签: 制度 农村体育 二元社会结构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理清至民国时期青岛武术文化发展脉络,研究其每个阶段的价值取向,为弘扬武术文化,促进青岛武术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青岛武术文化与道教渊源深厚,初期发展阶段技击价值萌芽,医学价值、娱乐价值并存;末至清朝时期决绝斗争促使青岛武术文化的传播,其价值取向以技击为主,精神内涵逐步彰显;辛亥革命后武术组织大量涌现,为青岛武术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健身和表演价值进一步凸显。

  • 标签: 体育史 青岛 武术
  • 简介:从在高校地掷球教学中应用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入手,运用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地掷球运动和学习等学科的理论,以西安体育学院2007级地掷球专选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学习理论在地掷球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实验和分析对比,对地掷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学训练策略等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学习理论与方法的实施是完全可行的,它比常规的教学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元学习理论 高校 教学 学习能力 终身体育
  • 简介:人们对于疼痛的感觉和疼痛引起的机能失调早就有所认识,但对它的解释却是因人而异的,相同的刺激作用于两个不同的人会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他们两人对疼痛的解释也不同。也有这样的时候,相同的刺激,在不相同的时刻或环境下,作用于同一个人,可能得出的反应和解释也不同。运动员也有这种情

  • 标签: 神经刺激 刺激作用 机能失调 胶状质 运动创伤 电刺激
  • 简介:本文简述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性中枢机制,并就促动作用对运动中中枢兴奋传动能力的影响及促动作用相关神经递质的变化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作用试作阐述。

  • 标签: 促动作用 运动性疲劳 神经生物学机制
  • 简介:前言优秀运动员的选才是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已经引起各国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极大重视。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需要具有超群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力和遗传方面的优势,而且,还需要有运用、动员,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素质。一名优秀运动员,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实体,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实体。他所进行的活动,既是身体的

  • 标签: 神经类型 体育科学研究 体育科研 选才 身体素质 心理活动
  • 简介:利用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与素质训练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函数映射能力,提出了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需要事先确定数学模型的缺点,更为准确地映射出运动员素质训练指标与专项运动成绩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精确地预测出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

  • 标签: 跳远运动员 专项成绩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 简介:培养和造就优秀运动员,需要多种因素的保证,心理选材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射击是对神经类型要求很严格的项目。与项目特点(速射、慢射)相适应的神经类型,不仅有利于智能潜力的发掘,而且能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和比赛水平的发挥。所以,研究射击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是很有意义的。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射击运动员神经类型,以及反应速度、智力等心理素质的测试和研究,制定选材标准,为科学选材提供起码的参考数据。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以优秀运动队的射手为研究对象。共测射手258名,其中包括董湘毅、巫芸英邵伟萍、李英子、李钟琪等优秀运动员。研究的方法:首先用《80.8神经类型测试表》测试,然后将258名被测射

  • 标签: 神经类型 射击运动员 运动员心理选材 董湘毅 比赛水平 优秀运动队
  • 简介:目前,国内关于动作神经过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何把现有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青少年的动作神经过程的评价,试图为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神经过程 青少年运动员 测试指标 综合反应 动反应 显著性水平
  • 简介: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综合症。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是理疗科常见疾病。近二年来,我理疗室采用动态干扰电疗机治疗35例,收到满意疗效。临床资料35例中

  • 标签: 动态干扰 调制Ⅰ 坐骨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