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从他主到自主发展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各种策略,最大限度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实践得出结论:体育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在体育学习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组织策略、课堂激励策略、课堂提问策略、课堂评估策略四大策略引导学生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激发学习激情与潜力,学生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 标签: 体育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9岁少儿运动员正是发展有氧耐力,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敏感时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针对安阳市文峰区业余体校‘40名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腿训练对少儿游泳运动员200米混合泳成绩影响。

  • 标签: 混合泳 成绩 训练 少儿游泳运动员 少儿运动员 文献资料法
  • 简介:近几年,由于各高中学校狠抓升学率,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用来体育锻炼时间越来越少。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父母对子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意识转嫁下,好多父母不但在经济上倾尽所有,而且在生活也包办了本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一些体力活动,对孩子体育锻炼教育意识淡薄。

  • 标签: 终生体育意识 高中学校 体育教学 学生 人民生活水平 培养
  • 简介:在“健康第一”思想引导下,高校普通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增加了民俗体育、商务体育等项目,而有着“运动之母”田径课程正在逐渐地被边缘化。本文试图从主客观方面来分析田径课程边缘化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校 普通学生 田径课程 边缘化
  • 简介:为更好地指导并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62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具体情况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结果表明: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群体运动比单独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更最显著;坚持有规律体育锻炼经历越长,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就越高;在一定范围内,锻炼频数与强度增加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存在正相关,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更显著。

  • 标签: 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
  • 简介: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当中。因此,提升大学生有关社会体育了解与认知水平,对于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意义重大。因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辽东学院体育社团成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与社会体育实践必要性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能够充分适应社会体育发展发展形势、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 标签: 普通高校学生 参与 社会体育实践 必要性 途径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4所初中学校40名肥胖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处方干预实验,包括速度、上下肢和腰腹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以及营养、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等。通过对实验前、、后三次测试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结果显示:身高、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1000米、坐位体前屈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处方干预有效可行;通过个案调查分析,实验对肥胖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产生了积极变化,营养、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也收到良好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处方效果明显且有较强推广应用前景;2.形成了实验验证与评价操作流程;3.验证了运动处方对肥胖学生锻炼效果和积极影响。建议:1.各部门应提高对肥胖青少年体质健康重视程度;2.建议有条件体育院校开设相关训练专业,弥补我国训练人才空缺;3.学校和家庭应对肥胖学生提供运动干预方案,使肥胖学生在学校和家里运动形成常态化。

  • 标签: 初中生 肥胖 体质健康
  • 简介:比较太极、慢跑、正念训练对男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作用。为控制性别、教育背景、年龄等变量,被试选自72名江苏在校男人学生。方法:采用4(group)X2(time)混合实验设计,进行为期8周,每周2次,一次60min干预课程:组1学生进行太极运动;组2学生接受环湖慢跑,组3学生观看体育动漫(对照组),组4学生进行正念训练。用CharlesD.Spielberger等人编制STAI测量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太极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后测均比前测有显著降低;(2)慢跑组状态焦虑后测比前测有显著降低,特质焦虑前后测差异不显著;(3)动漫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前后测均无显著差异;(4)正念组特质焦虑后测比前测有佩著降低,状态焦虑前后测差异不显著。结论:(1)对于降低男大学生状态焦虑,太极和慢跑均有显著效用,且太极效果更佳;(2)对于降低男大学生特质焦虑,太极和正念训练均有佩著效用,且正念训练效果更佳;(3)对于同时降低男大学生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太极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男大学生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慢跑 太极 正念训练
  • 简介:探讨18周瑜伽运动对女大学生肺通气功能及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研究发现:1)与瑜伽运动前比较,瑜伽运动后受试者FEV1/FVC(%)、FEF25-75、Vmax50%显著性升高(P〈0.05),MVV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而VC、FVC、FEV1等较瑜伽运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2)瑜伽练习前后结果显示:受试者力竭运动后即刻CD3+、CD4+、CD8+T细胞计数、CD4+/CD8+较安静时显著性降低(P〈0.05);与瑜伽运动前对应时刻比较,瑜伽运动后受试者安静时CD3+T细胞计数显著性升高(P〈0.05),力竭运动后即刻CD4+T细胞计数、CD4+/CD8+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1)18周瑜伽运动可显著提高女大学生反映肺通气功能大小气道通畅指标MVV、FEV1/FVC(%)、FEF25-75、Vmax50%,提示瑜伽运动可使呼吸时大小气道阻力减小,通畅程度增加,有利于肺通气;2)18周瑜伽运动能较好地提高女大学生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表现在安静时CD3+T细胞计数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力竭运动后通过增加CD4+T细胞计数,而增加CD4+/CD8+,提高免疫功能。

  • 标签: 瑜伽运动 肺通气 FEF25-75 CD4+ CD8+
  • 简介: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已是不争事实。运用责任分散效应分析当前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认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校长、体育教师、家长及学生对中学生体质下降都负有责任。为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建议落实考核制度,制定地方体育实施方案;提高校长责任意识,监督老师开展丰富体育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健康理念,增强学生锻炼意识。

  • 标签: 责任分散效应 体育 体质健康
  • 简介:融合体育教育是国际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主流。维护残疾学生融合体育教育权对其康复身心、健全人格、增强平等参与社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对残疾学生融合体育教育权概念及国际法渊源进行阐释.通过对美、英、澳3国残疾学生融合体育教育权法律保障考察,并与中国残疾学生体育维权法律保障进行比较,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提出完善立法形式、完善残疾人教育法规、加强法规配套建设和建立多元化救济机制等建议,以期建立健全融合体育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使残疾学生充分享有公平体育教育权。

  • 标签: 残疾学生 融合体育教育权 法律保障 比较研究
  • 简介: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焦虑女大学生无意识、有意识情绪调节能力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短时有氧运动影响情绪调节潜在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4名焦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6人)和控制组(38人)。试验组进行短时有氧运动,控制组完成主动拉伸以进行对照;采用Flanker、2-back和More-oddshifting任务以及情绪评价任务,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抑制、刷新、转换功能水平及情绪调节能力,采用正负情绪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情绪与焦虑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刷新、转换功能,以及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而控制组没有发现显著变化。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中介模型拟合程度良好(χ2=9.702,df=3,CFI=1.00,TLI=1.00,RMSE=0.00,SRMR=0.00,AIC=214.05),表明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起中介作用。有调节效应中介模型显示(AIC=212.989<214.05),该模型拟合程度比原中介模型有所改善,即有氧适能水平在该中介模型起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作用于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直接路径。结论:(1)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焦虑女大学生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能力,但对情绪和焦虑程度改善效果不明显;(2)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过程起中介作用;(3)有氧适能在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改善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有氧适能水平越低,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改善效果越好。最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释运动改善情绪调节基本观点,未来研究应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以证实该观点合理性。

  • 标签: 短时有氧运动 情绪调节能力 执行功能 有氧适能 认知重评 无意识启动
  • 简介:论述了加强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阐释了儒家思想民族精神在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作用。据此提出儒家思想民族精神丰富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路径:加强儒家思想民族精神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受众,坚持典型示范和言传身教。

  • 标签: 儒家思想 民族精神 运动员 思想道德教育
  • 简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日益完善,体育类虚拟体验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增强现实技术衍生,为虚拟现实领域增添新用户体验。增强现实技术、Unity3DShaderLab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结合,实现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完美融合。该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渲染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理论及应用深入研究,为游泳课程教学制作具有虚拟现实增强效果教学设计方案;通过3DMax渲染及Unity3DShaderLab技术完成游泳教学虚拟现实环境渲染效果;结合AR技术实现游泳教学增强虚拟现实全新体验。结论:通过对3DMax材质渲染、Unity3DShaderLab着色器技术及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理论与应用深入研究,为实现游泳教学虚拟现实增强效果提出设计制作方案和方法;采用3DMax材质渲染和Unity3DShaderLab着色器技术设计方法,提高游泳教学虚拟现实增强效果,比单纯采用3D虚拟技术更能提升事实性,场景更加逼真、增强效果更加丰富多彩;运用虚拟现实增强技术完成现实物体上动态虚拟物体加载功能,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境界。本设计应用为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完成游泳教学虚拟系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效果提供技术参考,以便营造出更多虚拟现实教学平台。

  • 标签: 体育信息技术 VR 增强现实 游泳 3DMax UNITY3D
  • 简介:为了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吸引越来越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体育教师应该于阔视野,构思新颖课程安排,以达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模块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模块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完成对篮球运动知识传授,让学生在体验篮球运动乐趣时也掌握必要篮球技能,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 标签: 模块教学法 篮球课堂 实验研究
  • 简介:党中央发布并号召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石,武术是具有显著民族特色传统体育文化,学校武术教育则是武术传承和发展最便捷有效途径。研究以范式理论为基础,从范式理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大功能角度研究学校武术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效应,发挥学校武术教育功能,促进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有效实施。

  • 标签: 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战略 武术教育 范式效应
  • 简介:原来,瑞典世乒赛场馆地胶铺设、裁判座椅组装、挡板支架安装、场馆外围栏安装,甚至“搬砖”,都是由志愿者完成,他们当中有12人来自中国。

  • 标签: 志愿者 成长 螺丝 世乒赛 场馆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运动犯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犯规产生原因主要与运动员心理唤醒水平有关,不同水平心理唤醒水平与不同类型犯规有密切联系;意图是区分不同犯规类型和进行判罚主要依据,但由于意图存在模糊性,由此也造成了判罚"模糊区域";依据意图与道德关系,不同犯规类型呈现出不同可接受性,非故意性犯规在道德上是可接受,恶意性犯规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功能性犯规作为比赛文化传统一部分,可以被接受。

  • 标签: 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 犯规 心理唤醒 意图 模糊区域 道德
  • 简介:当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购买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以及体彩公益金等政府性基金。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在项目规划、财政保障范围与支出结构、资金预算、资金支付等环节上存在问题。财政保障欠缺正在制约着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不仅会对体育社会力量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更涉及能否满足公众诉求,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结合我国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革目标,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财政保障机制进行深入探讨:(1)明确财政资金保障范围与支出结构;(2)规范预算编制;(3)优化财政支付制度;(4)合理处理事权与支出责任关系。

  • 标签: 政府购买服务 公共体育服务 现代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