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正>学习古代汉语,既要多读、熟读一些古代作品,获得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也要对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有所了解,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说,学习的重点要放在词汇上。因为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接触的只可能是书面语言,跟语音的关系较少;只有阅读诗歌或韵文(辞赋)时,对古代语音系统的了解才显得比较重要。语法方面虽然是重要的,但是由于语法比较稳固,古今差别不大,容易解决。而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每个时期都有许多新

  • 标签: 古代汉语 左传 意义引申 本义 词义分析 现代汉语
  • 简介:在汉语中,像“吃馆子”之类的所谓“非逻辑”语言表达比比皆是,若从逻辑语法的角度去考虑,这些表达似乎都不合格。然而,假定这些表达都是语言简化的结果,我们就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考察和分析

  • 标签: "吃馆子" 认知分析 非逻辑 推理量零化 语用规约 汉语
  • 简介:<正>汉语量词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单位词,表示度量衡单位、集体、部分等;一类是个体量词,又被称作“天然单位词”“类别词”等。前一类为各语言所共有,后一类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等的一大特点,受到汉语学界的重视,论文时见,专著迭出,描写研究得十分详尽。下文的“量词”专指这后一类。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三本书”中的“本”纯属无用信息,象英语的threebooks那样说成“三书”似乎也传达了同样多的信息,那么量词在汉语中的存在价值何在?为什么会从无到有、以少到多、直至蔚为大观?多数量词研究的论著似乎都没有从宏观上提供汉语量词这“所以然”,虽然对“其然”的微观描写已经十分完备。本文只想尝试一下这种宏观分析,不少地方尚属推测,希望引起讨论。我们重点想从现代汉语的共时角度来谈一下量词的存在价值。存在价值之一,凑足音节。汉语词从先秦以来愈益双音节化,而且,在句法结构中,倾向于单音节词配单音节词,实为凑成一个双音节单位(鲜鱼、赛球)、双音节词配双音节词(新鲜蔬菜、篮球比赛)。这中间,名词走在双音化的最前列,数词从零到十却都没有双音化,于是,当数词和名词组合时,就会出现大量的单、双相配这种不合汉语趋势的配合(一石头、三钢笔),而量词正好跟数词凑成一个双音节单位,于是,“一

  • 标签: 汉语量词 宏观分析 个体量词 双音节词 现代汉语 单位词
  • 简介:报社杂志社天天要编印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天天要播发新闻,每期少则几万字,多则十几万字乃至几十万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在遣辞用语、逻辑思维、事实陈述、科学知识、检查校对等环节上免不了要出差错;如果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把关不严,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差错。一旦差错形成,将给自己、单位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轻者会闹出一些笑话,

  • 标签: 新闻写作 差错类型 责任意识 写作方法 责任性差错 知识性差错
  • 简介:本文讨论的是'动、补、宾'句式,即述语后共补语和宾语结构.其不同于前人的方法是,以宾语为视点,联系它同动词和补语的关系,首先归纳整理出六种结构模式,然后以补语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为分类标准,分五节进行变换分析.通过各种结构模式之间的变换,进行句法、语义、语用的综合分析,力图探求出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转化规律,以便从理论上解决汉语句法灵活性和规律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 标签: 动补宾句式 变换 语义指向 语用
  • 简介:广告文案语言需要像广告的目的性一样,必须对目标消费群表现出明确的影响作用,应当为广告的效益价值服务。因此广告语言必须具有抓住人心的作用,在简短的语句中把广告对象的特征、功用或本质树立起来。因此,广告语言的独特魅力必须得到广大创意者的高度重视,必须要把握准确、精辟而富有深意的广告特色语言。回想一下能够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广告经典语言,都是把广告对象最精彩的特性展现给受众的作品,因此抓住广告对象的本质特征,也就抓住了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广告受众的消费目标就会被牵引。这样的广告语言在消费者内心会引起波澜,因为它与目标消费者能够建立起感情与理性相融的默契。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由于强调精辟和深意而走向艰涩,不能过分修饰文字,那样会拉开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造成抗消费心理,以致倒人胃口。要创造简朴自然、新鲜凝练、富有诗意而又通俗易懂、生动可感的个性化语言。

  • 标签: 广告文案 语言特色 个性化语言 散文化语言 消费意识
  • 简介:地形分析是指研究作战区域的地形类别和分布特点,判断地形对作战行动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定下与实际地形相吻合的作战决心提供依据,保证在作战行动中“趋利避害”,赢得战斗的胜利。

  • 标签: 地形分析报告 主题 写作要求 时效性 唯物主义 准确性
  • 简介:目前对语气副词“毕竟”的语义解释尚未统一,本文根据副词的基本义和派生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共时平面来考察“毕竟”的各种释义,运用语义背景的分析手段归纳总结了“毕竟”的基本用法及其语篇功能,并且根据语法化理论从历时的角度进一步说明“毕竟”的各种语义之间的发展关系。

  • 标签: 毕竟 语气副词 语义背景 语法化
  • 简介:<正>§0.下面所举的都是属于“VA了”述补结构的实例(格式中的V代表动词,A代表形容词,“了”是虚字,下同):(1)凉干了(2)挖浅了(3)挖深了但是,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并不相同。例(1)表示(a)某种结果的实现;例(2)表示(b)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例(3)则有时表示(a)义,例如:(4)你要我挖的坑儿我已经挖深了。

  • 标签: “VA了”述补结构 形容词 制约作用 语义指向 语义分析 预期结果
  • 简介: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程序明确,但是步骤繁多,句型不明。成分分析法正好相反。理想的析句法应该是程序明确而又步骤简化,以利于反映句子基本格局。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了“主干成分分析法”,它是层次分析法的简化:每一层的切分都有选择地进行,只向靠近谓语核心(一般指谓语动词)的地方切分,最后以切分出谓语核心为止。这样,切分m层后只得到(m+1)个成分,可称为“主干成分”。每个主干成分内部的成分是“支干成分”,它们同句型格局没有直接联系。这种析句法反映了“核心层次”的观念:以谓语核心为中心,其他主干成分一层一层围着它。主干成分分析分析的结果,大致上同传统成分分析法相似。每个主干成分相当于一个“意群”,在句子中是“成块儿运用”的“备用单位”。

  • 标签: 句子成分分析法 主干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谓语动词 切分
  • 简介:本文从19世纪俄国文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多余人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双重人格、自我分裂、言行脱节.分析了共性的本质核心是惰性。并逐一对每个多余人的特殊个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多余人 共性 个性 比较分析 双重人格 自我分裂
  • 简介:《金瓶梅》中“得”字句(述补结构)分析夏齐富明代中叶的白话小说《金瓶梅》①中近代汉语语法现象非常丰富,该书“得(的)”字句,计1085例,这个统计不包括下面带“得”(或“的”)的这一类句式:(1)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35页)(2...

  • 标签: 《金瓶梅》 “得”字句 述补结构 “得”后成分 语义指向 “的”字短语
  • 简介:'一……也不(没)'句式是一种特殊的表示质的否定的句式,往往是对最小的量'一'的否定来表达质的否定,它具有全称否定的性质.句式中语气副词'也、都、还'具有强调和突出'一量名'语义的作用.语义重心制约着语义结构的变化,制约着句子的逻辑蕴含结构(entailment),影响着句子的信息结构.'一量名'分为'一名量(名)'、'一动量'和'一时量'三种形式,它们的句法功能虽不同,但都是句式的信息焦点.本文还运用了原型范畴理论对宾语进行了讨论,归纳出本文句式中含'前置宾语'句子的限定条件.

  • 标签: 全称否定 动元 焦点 原型范畴 前置宾语
  • 简介:文章认为,由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词义,可称之为“词的功能义”。词的功能义包含在词的“语法组合”的全部过程中,体现在诸多层面上:一是词的词性层面,即词性的变化(或兼类)对词义的影响;二是词的句法功能层面,即词充当句法成分的改变对词义的影响;三是词的组合搭配层面,即词的搭配关系对词义的影响。

  • 标签: 语义 语法 词的功能义 层次分析
  • 简介:本文根据英国中学科学教学大纲中有关物理及考试的部分和英国中部地区考试组1993年考试要求并参考GCSE介绍及1990年5月英国中部地区考试组所组织的中学毕业物理考试题,对英国中学毕业物理考试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英国中学毕业物理考试的一些特点及发展趋势。

  • 标签: 考试分析
  • 简介:<正>1.1现代汉语中,一个形容词(A)、一个动词(V)、一个否定词(不)三者的组合,掉换形容词和否定词的位置,会出现以下结果:(1)a.经常不戴→a.A不Vb.不经常戴b.不AV(2)a.一般不唱→a.A不Vb.不一般唱b.不AV(3)a.系统不复习→a.A不Vb.不系统复习b.不AV例(1)“A不V”,与“不AV”两式皆成立,例(2)“A不V”成立,“不AV”不成立;例(3)“A不V”不成立,“不AV”成立。形容词“经常”和否定词在以上组合中可以掉换位置,而形容词“一般”、“系统”与否定词不能掉换位置,“一般”只能在否定词前,“系统”只能在否定词后。1.2笔者找出三种类型的形容词,即“经常”类、“一般”类和“系统”类。具体作法是把《外国人实用汉语词表》中的1,002个动词和426个形容词作了“A不V”与“不AV”两式搭配比较,形容词与否定词能掉换位置的为“经常”类,形容词只能放在否定词前边的为“一般”类,形容词只能放在否定词后边的为“系统”类。三类形容词分别列表如下:“经常”类:绝对勉强明确普遍自动彻底

  • 标签: 性质形容词 否定词 语法特征 “不” 动词搭配 形容词修饰名词
  • 简介:“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性状的词)符淮青一表性状的词“词义成分—模式”分析也要从总结词典的释义模式建立分析的框架。笔者在《表性状词的释义》①一文中分析了表性状词的释义方式,除了用单个同义、近义词释义外,主要有四种类型,现简介于下。1.准定义式和定义...

  • 标签: 适用对象 性状特征 词义内容 《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 释义方式
  • 简介:<正>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非语言文字工作者在研究语言文字的规律,在非语言学团体里和刊物上,散发、刊登了一大批研究语言文字的论文。这件事值得语言学界认真思考和密切注意。这些研究语言文字的人包括各门学科的专家,最多的是信息学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专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语言文字的研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课题。

  • 标签: 成字部件 汉字部件 汉字编码 语言文字工作 行切分 分析结果
  • 简介:书面形式上表现为字母或夹有字母的词语是字母词语。判断字母词语的性质应根据它们的具体音读状况,认为只有音读形式合乎汉语语音特点,才能认定它们是汉语词语。文章具体分析了字母词语中的字母在汉语里的三种音读情形——依照字母音来读、按照拼读音来读和借读,并在此基础上将汉语中的字母词语归为三类:汉语词语、准汉语词语及外语词语。

  • 标签: 字母词语 外来词语 外语词语 准汉语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