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穆努什金在她的戏剧实践中引入了许多东方戏剧的形式,这在西方戏剧界里并不是件新鲜事。从19世纪末开始,亚洲戏剧对许多欧洲导演就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如高伯、布莱希特、阿尔托以及更近的彼得·布鲁克和巴尔巴。但是穆努什金对东方戏剧的运用更加大胆和不同寻常,由她执导的三出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二世》、《第十二夜》和《亨利四世》)甚至被称为歌舞伎戏剧。她执导的希腊悲剧系列也受到了印度的“卡塔卡利”舞的启发。然而近年来,尤其是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一书出版后,这样的戏剧实践开始备受争议,被指责为是文化帝国主义甚至是伪装的种族主义。由彼得·布鲁克执导的戏剧《摩诃婆罗多》就受到这样的诘难。穆努什金对亚洲戏剧元素的借用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欢迎和评论界的好评。但在法国,有评论暗示,这样的戏剧风格只是一种异国风情,其实并不适合于她所阐述的戏剧类型;或者充其量就是一种简单的伎俩,令观众很快就感到厌烦。在为自己的作品使用东方戏剧元素辩护时,穆努什金的部分理由是她并不是盗窃其他戏剧传统,而是把这些作为技术手段来鼓励浸淫在所谓自然主义中的演员打破这种禁锢,开始用更舞台化的方式来表演。穆努什金同时指出,她的作品里并不存在任何对东方戏剧形式的?

  • 标签: 穆努什金 东方戏剧 亚洲 自然主义手法 表演方式 种族主义
  • 简介:<正>从全球范围内考察,人类揖别长达350万年茹毛饮血、穴居洞藏的蒙昧岁月,进入昂首屹立、踌躇满志的文明时代,只不过区区六千年光景。在由亚非两大洲构成的东方世界中,巴比伦、埃及、巴勒斯坦、印度和中国最早跨入奴隶社会的门槛,开启了全球文明的五大源头。文明之源的根本动力,是对生命、社会和宇宙的不断求索。求索过程中美好愿望与严峻现实的必然反差,构成了人类生存状态中饱含生机的危机。当这种危机通常由较成规模并稍具演出场面的严肃诗体表达出来时,悲剧也就随之诞生了。所以文明的发源,必然伴随着悲剧的弦歌。在公元前4千纪到前6世纪的上古时

  • 标签: 巴比伦文明 希伯来 约伯 巴勒斯坦 埃及人 奥西里斯
  • 简介:莫奈晚年不断探索、不断创作的系列油画《睡莲》突破了他多年遵循的“印象派”框架,为西欧超现实主义和北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开了先河。值得注意的是,引导莫奈成为现代主义先驱的不是新世纪的欧美抽象画,而是13至18世纪的中日文人画。他生前收藏了二百三十一幅日本浮世绘,他从中学会了如何显现“绘画的物质层面”,对“物质层面”的探究让他成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先行者。从日本大师那里,他还学到了中日文人画家惯用的对角构图和“残山剩水”的布局。莫奈间接接受了中国文人画的影响,追求虚幻的构思、表现静谧的主题,这又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开辟了新径。

  • 标签: 莫奈 《睡莲》 日本浮世绘 中国文人画
  • 简介:2018年10月31日晚,四川宜宾酒都剧场内高朋满座,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厅、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在宜宾酒都剧场拉开序幕,宜宾市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东方有竹》倾情上演。当极具竹海景象的唯美大幕徐徐拉开,一幅动人的东方画卷展现在观众眼前。

  • 标签: 东方神韵 舞台剧 竹海 杂技 原创 演出
  • 简介:15世纪末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东方与西方的海路贸易,到了17世纪,印度的印花棉布大量输入欧洲,造成了西欧国家的财政恐慌。文章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印度外销印花棉布的贸易背景和风格特征。

  • 标签: 印花棉布 贸易 印度
  • 简介:水彩画源于西方,中国水彩画的审美受自身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从主观精神层面去表达思想与感情,所选择表现的物象是以画者的主观要求为依据的主观为先,主观决定客观的表现与寄托。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应该"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坚持自己的文化与审美,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和审美特色的水彩画。

  • 标签: 水彩画 审美内核 主观性 真实性
  • 简介:从表面上看,东方意识流小说与中国戏曲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然而,细察意识流小说“中国习惯审美方式与西方新表现技法结合”的东方化过程,不难发现这两种艺术形态的异曲同工之妙。

  • 标签: 意识流小说 中国戏曲 布礼 审美方式 春之声 表现技法
  • 简介:歇工了,几个闲汉在挑逗福林。“福林,你有婆姨吗?”福林回答“青女”。“青女哪是你的婆姨哟!”众人又逗他,福林被逼急了。他疯狂地扑向了一边的青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撕破了青女的衣裳,扒下了她的裤子。这是《桑》剧中的一个场景,一个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它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 标签: 纪事 桑树 话剧 东方 《桑》 场景
  • 简介:德彪西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在他的钢琴创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东方色彩,如调式、旋律、节奏、内容等,使得他的钢琴作品呈现出了别样的审美感受。本文就这些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 标签: 德彪西钢琴作品 东方元素 艺术体现
  • 简介:阳春三月,新一届人大、政协两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新的政协委员当中,有了一位京剧观众熟悉的身影,她就是温文尔雅的李胜素。的确,在世纪之交的京剧舞台上,梅派传人李胜素的声望越来越高,她所扮演的《大唐贵妃》里的杨玉环、《霸王别姬》里的虞姬、《白蛇传》里的白素贞、《柳荫记》里的祝英台等中国古典女性形象,在全国各地演出时,所到之处大受欢迎;在台港澳等地演出时,迷倒了众多海外同胞;

  • 标签: 京剧演员 李胜素 天使 艺术 东方 《大唐贵妃》
  • 简介:凡订阅《歌剧》杂志全年的读者,订购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11年推荐演出票可享9折优惠。欲购从速,详情请询:021-62491457,62486760诙谐的和声——西班牙bvocal人声乐团音乐会Voiceandhumor-bvocalfromSpainShanghaiConcert时间:2011年8月18日19:30/地点: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票价:100元、180元、280元、380元/学生票:50元

  • 标签: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节目 《歌剧》 from 西班牙 音乐会
  • 简介:1985年,彼得·布鲁克导演的《摩诃婆罗多》在法国阿维农戏剧节上演。该剧改编自同名印度古代史诗,上演后引起强烈反响,也招致诸多批评。本文介绍该剧的演出,并对演出引发的所谓“布鲁克之东方主义”的批评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作者认为,在当代跨文化戏剧演出中,世界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之现有规则和秩序的干扰固然不可回避。但在对作品进行评价时,对作者本人的主观意图,其作品中体现出来之文化隔阂与所谓“东方主义”仍须进行细致的区分。

  • 标签: 彼得·布鲁克 《摩诃婆罗多》 东方主义 跨文化戏剧演出 导演
  • 简介:艺术史需要不停地重写,通过回顾和展示被淹没的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进行重新梳理和反思,可以帮助还原中国美术发展的自身逻辑结构。时下.“上戏现象”作为我国美术界当代绘画艺术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而成为热议的话题。“上戏现象”是特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和当时成立不久的美术系的教师,以及学生中的一批精英,往国家经历了文化浩劫、艺术院校开始招收新生、教育走向复苏之际,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艺术家 西方 东方 陈箴 上海戏剧学院
  • 简介:凡订阅《歌剧》杂志全年的读者,订购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09-10演出季推荐演出票可享9折优惠。欲购从速,详情请询:021-62491457,62486760

  • 标签: 上海东方艺术 中心演出季 演出季节目
  • 简介: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是一个明显带有东方主义痕迹的文本。一个世纪以来,在它的帮助下,西方人将东方人在种族和性别上加以定型化,蝴蝶夫人成为东方女子的刻板形象。作为美国戏剧史上最成功的亚裔剧作家,黄哲伦在其代表作《蝴蝶君》中巧妙地将一个真实的事件与《蝴蝶夫人》并置,使二者互文,不仅解构了东方女子的刻板形象,也颠覆了原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成为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他者之声。

  • 标签: 《蝴蝶君》 《蝴蝶夫人》 东方主义 刻板形象 建构与解构
  • 简介: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在他的“美华三部曲”中展现了不同类型的东方形象。他笔下的东方形象有着各不相同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状态。作为在美国的东方人,剧中人物身上展现了东西方对彼此的误读(文化冲突或文化摩擦)。黄哲伦在揭示其背后支配这种认知的权力架构的同时,也通过剧作中人物命运的设置表明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 标签: 黄哲伦 东方和西方 美国亚裔戏剧 西方主流戏剧 后殖民主义
  • 简介: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也是英国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莎翁的活动不在少数,作为戏曲人,当然不能忘了咱们“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因此今年上海昆剧团特别将“临川四梦”全部搬演舞台,而我也很荣幸此次能被昆团相中,从上海京剧院借调来,让我同计镇华老师演“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

  • 标签: 《邯郸记》 “临川四梦” 莎士比亚 上海昆剧团 上海京剧院 汤显祖
  • 简介:《戏剧人类》一文是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Barba)为他与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萨瓦莱斯教授合著的《戏剧人类辞典》(Routledge,1993)写的导言,其中表达了他所从事的戏剧人类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显示了当代戏剧研究和实践的进展。巴尔巴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真正的探索者,他的事业历经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表现出一种精神和理想。他在丹麦的赫尔斯特伯(Holstebro)小镇领导着他的戏剧人类国际学校(ISTA),不懈地传播自己有关戏剧的独特体验、见解、方法和实践。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吸引了全球戏剧人的关注。巴尔巴认为戏剧人类的研究重点在表演的行动方面,但他并不研究如何通过身体动作描绘对象或者叙述过程。他研究纯粹的身体;研究那种非描绘、非表现状态下的身体魅力;研究身体动作视象的生命力;研究“以最小限度的动作最强烈地表现出来的生命之美”。他对表演者身体行动的论说,本质上与造型艺术极为相似。我们常常看到对当代造型艺术模糊、晦涩、苍白的论述或说明,而尤金尼奥·巴尔巴以明晰的语言提出了基本概念、原则,甚至是训练方法。我认为他的工作不仅仅启示戏剧和表演,同时也阐发了当代造型艺术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方面。他的研究深切而充满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从事造型艺术的人去思索。这就是我,一个从事舞台造型创作和教学的人,对表演者和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感兴趣的因由。

  • 标签: 造型艺术 身体动作 人类学研究 大学教授 戏剧研究 国际学校
  • 简介:西方戏剧经典一直是中国戏剧展开其艺术想象的资源之一。它是一面镜子,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社会的焦虑和中国戏剧的焦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国戏剧舞台所上演的西方戏剧经典,发掘其内在的前提和依据,并对这种想象的历史和现实提出我的看法和解释,同时展望中国戏剧在下一个百年的进路。其中将涉及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西方戏剧经典在中国的演出以及中国戏剧对西方戏剧经典的复排和改编。

  • 标签: 话剧的真精神 西方戏剧经典 现代性 民族国家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