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9月22日、23日香港北角新光戏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掀起了只有重大庆典活动才会出现的宏大场面,俨然成了香港戏迷们的狂欢节,他们翘首以待,满怀期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大·探·二》《赤桑镇》等精彩好戏正在这里上演,演出吸引了来自香港政商界的众多名流,他们大多慕名而来,就是为了欣赏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精彩演出,更是为了品味这两出戏的主演孟广禄荡气回肠的演唱。

  • 标签: 国粹 庆典活动 京剧团 天津市 香港 狂欢节
  • 简介:1991年8月台湾召开了“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讨会”,有台港及日本学者参加,会上宦读了二十篇论文,并有专家任评论员讲评。在戏剧方面由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马森宣读了《中国现代舞台上的悲剧典范——论曹禺的〈雷雨〉》论文,这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

  • 标签: 台湾学者 《雷雨》 中国现代 文学研讨会 二十世纪 日本学者
  • 简介:广禄在京剧艺术上成就骄人,声名远播。如今虽已年过半百,但他依然气力充沛,壮心不已,保持演出的高数量、高标准、高效益。论数量,有时一年的演出场次能突破200大关;讲质量,场场虎啸龙吟,台下呼声如潮,“让观众满意”是他追求的目标,“绝不偷油”是他自我检验的标准。他的新剧目创作频繁,本团的新戏、外团的新戏,他都勇于尝试,踌躇满志地为京剧艺术殿堂增添新形象、新色泽。他周围布满了鲜花和掌声,梅花奖、文华表演奖、“青京赛”最佳演员奖、梅兰芳金奖、中国金唱片奖以及各个艺术节、京剧节的奖项纷至沓来。

  • 标签: 成才 京剧艺术 自我检验 剧目创作 金唱片奖 梅花奖
  • 简介:介绍台湾地区各地文化中心建设始末及其硬、软件设施的设计、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当前台湾新剧场设计、建造中遇到的困扰。简述台湾技术剧场协会针对剧场建设进行的技术规范制定等相应的工作。

  • 标签: 剧场 文化中心 化妆间 预算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西安易俗社为了摹捐,曾来汉中地区巡回演出。该社在洋县演戏时,未出戏报,而在舞台两边张贴了这样一幅妙:一字狱、二度梅、三闯辕门、四进士打坐五福堂;六月雪、七星剑、八仙庆寿、九连灯悬挂十王庙。这幅梨园珍品,巧妙地嵌进十本戏名,简直匠心独运,天衣无缝,不仅清新文雅,对仗工

  • 标签: 十王庙 一字狱 九连灯 易俗社 八仙庆寿 七星剑
  • 简介:说起我和孟广禄的艺海情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上首次同台合作开始,到最近在全国政协2015年元旦茶话会上联袂演唱,屈指算来有20多年了。在长时间的台前幕后的交往过程中,广禄在从艺、为人方面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和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重德行、讲情义的率真爽性之人。

  • 标签: 情缘 中央电视台 90年代 全国政协 交往过程 时间
  • 简介:“无形文化资产”一词,并不是文化资产保存法中既定的法律用语,但一般而言,包括业务主管机关在内,皆习用这个词来描述“传统艺术”和“民俗及有关文物”这两类文化资产.缘于前揭文化资产,需要透过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参与者的共同记忆方得以再现、创发与保存,而别于其它类别文化资产(如古迹、遗址等等),有具体的对应指涉.

  • 标签: 文化资产 保存 维护 台湾地区 法律用语 主管机关
  • 简介:在有29台剧目参评的第13届中国戏剧节上,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演出的《保婴记》高票摘取综合类最高奖项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的第三名,并收揽单项奖中的优秀导演奖和优秀表演奖,成绩引人注目。从演出现场的"热度"观察,从获奖情况分析,《保婴记》的二度创作无疑是成功的,"戏很好看"是观众和专家较为一致的评价。

  • 标签: 保婴记 福建省漳州市 单项奖 中国戏剧奖 二度创作 优秀剧目奖
  • 简介:我们习称的“无形文化资产”的意义、概念,等同于联合国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日本、韩国的“无形文化财”,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体现了特定民族、群体或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美学的独特性.以及自律性的实质性传统(substantivetradition):面对不可抑止的全球化、同质化大趋势以及传统社会的逐步崩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不稳定的处境,可能像一道益增人间美丽的彩虹瞬间即逝,永难复现,也可以细心维护流传久远。

  • 标签: 文化资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存 台湾地区 人类文化遗产 文化传统
  • 简介:福建京剧院来台湾演出多次,一开始没太在意,以为福建的京剧水平大概和台湾差不多,一看却大为惊喜,剧院演员阵容齐全,而且非常年轻,张美超、李海宁都还是小女孩,唱起大戏却一点都不含糊,流派特色鲜明。那天下午看张美超《状元媒》,晚上再整出《四郎探母》,张派到底,跌宕多姿。

  • 标签: 京剧院 台湾地区 福建 演员阵容 演出 张派
  • 简介:1997年,向来被认为最枯燥、最不可能有票房的一部人类学电影纪录片,在台湾电影院放映的票房收入,超过当时台湾本土所有上映的商业片。这被看作是一个奇迹。而实际上,这样的局面有其必然性。

  • 标签: 电影纪录片 票房收入 商业片 放映 电影院 中国
  • 简介:1995年12月7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应台湾"台安实业有限公司"、"大前电视传播公司"的邀请,怀着喜悦的心情,带着大陆人民的友好情谊,经香港飞抵宝岛台湾,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文化交流演出.这次演出,出现了很多动人的情景,叫人难以忘怀.

  • 标签: 演出 黄梅戏 剧院 戏剧 情景 电视传播
  • 简介:王晓红在《戏剧》(2011.3期)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多元文化”一方面使得台湾戏剧以巨大的包容性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另一方面,潜藏其中的文化认同危机.对与国际性接轨的一味寻求也给台湾戏剧的发展带来了危机。文章分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文化认同危机 戏剧发展 多元文化 台湾地区 当代 《戏剧》
  • 简介:京剧于晚清年间成熟并达到第一个高峰,民国年间又有新的演进,达到第二个高峰,进入了其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京剧兴盛的标志,不仅在市场的高度活跃,同时还在于人才的辈出,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民国年间出现的大量优秀表演艺术人才不限于生行或旦行,而是各重要行当均有杰出人才出现。

  • 标签: 京剧 当代 民国年间 艺术人才 杰出人才 兴盛
  • 简介: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是通过法规的制定及政策的推行来实施的,行政当局基本上是主要的推动力量。20世纪60年代,台湾儿童戏剧走入校园。而"教师写作研习营"的举行,亦成为快速提升儿童剧本写作的推动力量。而"创作性戏剧"教学引进于60年代,主要推动于80年代。"创作性戏剧"被引介到台湾,为台湾本地儿童戏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勇于尝试的"实验"精神,逐步开创出80年代后期台湾儿童戏剧教育的新发展方向。台湾的儿童戏剧教育在开创中实现了融合,而在融合中又得以进一步的开创。

  • 标签: 儿童戏剧 戏剧教育 台湾地区
  • 简介:2018年3月3日、11日,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阶段性成果展演(第二季)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演出了《广泰庄》《二子乘舟》两出剧目。演出后,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召开了挖掘抢救整理京剧传统剧目活态传承研讨会。

  • 标签: 传统剧目 北京长安大戏院 舞台 京剧艺术 活态传承 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