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每年春节前后,不论城乡,或是山庄,一到万家灯火通明时,在吾邑各个角落都能听到采茶灯的锣鼓声,和着弹唱采茶调的声音,此起彼落,热闹非凡。这就是被吾邑人视为吉祥歌舞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喜庆节日上的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采茶灯》源于吾邑东北部的苏坂乡美山村。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相传这里世居的林姓村民,在明嘉靖年间从湖南迁徒至龙岩苏坂美山安家落户的,开辟茶园,以种植茶叶为生。《采茶灯》舞就是当

  • 标签: 民间歌舞 姑娘 舞蹈 植茶 蒲扇 通明
  • 简介:1.南宋初安徽石埭(台)人王鎡《月洞吟》《军中乐》:征衫闪色织衣罗,白马金鞍载翠娥。把盏醉归营月上,檀槽唤拨采茶歌。【注】王鎡,安徽石埭人,字时可,南宋绍兴(1131-1162,高宗年号)进士。

  • 标签: 采茶 黄梅戏 辑录 史料 安徽
  • 简介:九江县位于江西北端,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北黄梅和安徽宿松隔江相望,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该县在夏、商、周时系荆、扬二州之境,春秋时为吴之西境,楚之东境,俗称“吴头楚尾”;又战国时为楚国辖地,三国时称“柴桑”,属吴国,五代后称“浔阳”、“彭蠡”及“湓城”,南唐以降称“德化”,民国三年(1914)为避与福建省之德化县同名,遂将吴头楚尾之德化县改称“九江县”,属浔阳道。自民国十六年(1927)起与九江市多次分合,至1983年7月九江行署和九江市合并,称“九江市”,为省直辖市,九江县即归市管辖。

  • 标签: 九江县 九江市 德化县 竹乐器 长江中游 吴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方言的运用是地方戏曲的重要特点之一.但这一运用对地方戏的腔调、唱词、韵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戏曲界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拟以抚州采茶戏为例,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 标签: 采茶戏 腔调 抚州 方言 唱词 韵白
  • 简介:<正>音乐是区别剧种风格的重要标志。曲牌,是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源于明末清初,在民间"茶蓝灯"、"采茶歌舞"、"三角班"基础上逐渐衍变而成的赣南采茶戏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赣南采茶戏音乐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俗称"三腔一调"。其300多首传统曲牌中,有一部

  • 标签: 赣南采茶戏 杂调 传统戏曲 三腔 于明 螃蟹歌
  • 简介:桃李斗艳的阳春三月,我怀着崇敬之情,拜访了誉满黄梅、艺涉鄂赣皖边的采茶戏名旦乐柯记先生。他虽年愈古稀,退休多年,其音容笑貌、动人的眼神,仍能给人一种“哈气成香雾,一笑百媚生”之感。难怪老一辈黄梅戏迷们说他是“天生的‘七仙女’,地设的‘祝英台’、‘余秀英’”。

  • 标签: 余秀英 一笑百媚 甩发 铁笼山 郑公塔 艺术之花
  • 简介:历史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反周期性质.当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文化产业却能逆势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在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壮大文化产业本身和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复苏和发展,而且能够实现提升国家软实力、国家影响力和综合国力。

  • 标签: 文化产业 中国 戏剧文学 发展现状
  • 简介:本文的书评从点、线、面即点的定位、纵横交织的线、整体的面分别着眼入手,剖析了著者对《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一书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写作风格。让读者对此书有一个总体的概况了解,以此领略书的核心本质,看有所得,学有所思。

  • 标签: 兼容并蓄 调性 创新 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