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胡乔木同志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一文里,提到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缺点‘是没有指出民主革命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没有提出工人、农民的政权要求和农民的土地要求。只是号召工人农民参加民主革命和争取自己的权利’这是如何解释?有的同志说,这个宣言的对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败关键的问题,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决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自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世界历史超了根本变

  • 标签: 三十年 问题讨论 民主革命 中国革命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具有悠久历史的瑞典性教育事业是现今诸多国家发展性教育事业研究的对象,但事物发展表现为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瑞典性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争论与探索,即便是性教育制度系统已相对系统化的今天,性教育问题也依然是瑞典人积极关注与激烈争论的焦点。上世纪初期,瑞典国内对'是否

  • 标签: 性教育讨论 瑞典性教育
  • 简介: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中苏军事合作方面所发生的三个事件,即远东防空协定问题、建立长波电台问题和组建联合舰队问题。引用近几年披露的俄国档案文献及苏方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对上述事件的历史背景、原由以及两国领导人处理问题的动机和方式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认为实现军事合作是中苏双方的愿望;苏联在与中国交往中确有某种程度的领导者心态,但并没有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意图;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上,毛泽东作出过激反应,其结果虽然迫使赫鲁晓夫屈服,却给中苏进一步的军事合作制造了心理障碍;中苏最终未能实现军事合作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内在的不稳定性。

  • 标签: 赫鲁晓夫 毛泽东 中苏军事合作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中国主权 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
  • 简介:年鉴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95年以来,年鉴界主要围绕年鉴能否走向市场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讨论涉及的问题和观点主要有:

  • 标签: 市场问题 理论 成果 年鉴 观点 走向
  • 简介:“十二五”规划提出,改革要搞“顶层设计”。那么,什么样的顶层设计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978年,如果这样问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恐怕无人能答。直到20年前,1992年1月,改革开放13年之后,

  • 标签: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顶层设计 “十二五” 改革开放
  • 简介:《中国青年》杂志1980年5月至1981年3月开展的《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讨论(读者简称为“潘晓讨论”),可以说是当时思想解放浪潮中的一个浪头。我自始至终参与并且具体主持了这个大讨论

  • 标签: 《中国青年》 问题讨论 思想解放 杂志 读者 主持
  • 简介:甲骨卜辞的断代和历组卜辞的研究是甲骨文研究中两个相当重要的的问题,本文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所作的学术评述.

  • 标签: 甲骨卜辞 断代 历组卜辞 综论
  • 简介:The"2008BeijingSymposiumonTibetology"washeldattheChinaTibetologyResearchCenterfrom14to17October,2008withtheChinaTibetologyResearchCenterasthemainsponsortogetherwiththeChinaAssociationofProtectionandDevelopment

  • 标签: 讨论会 藏学 综述 北京
  • 简介:关于“长住娘家”婚俗起源的讨论蒋炳钊(厦门大学)“长住娘”(或称不落夫家、不落家或坐家)婚俗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相异的观点:一是认它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期所发生的风俗”①:二是因两性分工不同而引起②;三是因“早婚”而成俗,“构成了...

  • 标签: 长住娘家 不落夫家 母系氏族社会 起源 娃娃亲 少数民族
  • 简介:鲁彦周是我的道兄,也是乡兄,是相识了三四十年的老友。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2005年。12月20日,我去安徽省立医院看望他。他住了几个月的院,但那天精神和情绪还好。他坐在病榻上,向我一一询问京中几位老友的近况。他忽然兴奋地叫夫人张嘉取出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出版的他的长篇小说《梨花似雪》,说,真巧,书昨天刚运到。他在书的上卷扉页上写道:“送给泰昌老友,这是我送出的本书第一部,请阅正。鲁彦周2005.12.20于合肥省立医院。”

  • 标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传奇 长篇小说 鲁彦周 安徽省 医院
  • 简介:曲贡遗址从地理环境、遗迹状况和文化现象上看,都与卡若遗址有很大的差异,并非一般的史前聚居及生产生活场所的遗址。遗址中的文化现象表现出强烈的精神信仰和宗教仪式的色彩,其中可能包括有殉祭习俗、厌胜巫术,或许还有祖先崇拜、祖先祭祀等内容,并与丧葬仪式和墓葬祭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曲贡遗址及其特殊文化现象对于西藏高原史前居民灵魂信仰及西藏原始宗教的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 标签: 曲贡遗址 卡若遗址 丧葬 祭祀
  • 简介:勒克莱齐奥从1963至今已有50余部作品,题材、创作方式多样化,创作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引人瞩目。本文旨在讨论如何从不同角度来划分这些作品,论述和比较分别从主题、时间、获奖情况、作家的自我评论等角度出发的划分方法,对其间的一致性与相互呼应的关系做出解释。

  • 标签: 勒克莱齐奥 划分 获奖 距离
  • 简介:1956年中共中央出台"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鼎革以来倍感压抑的知识分子似乎看到了希望,思想界活跃起来。五六十年代美学争论由是而起,美学热在80年代重又复活,做了文化热的先锋。历史似乎遗忘了另外一场争论:五六十年代的逻辑大讨论。逻辑大讨论的国际背景1956年,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在《新建设》发表《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一文,

  • 标签: 形式逻辑 大讨论 政治背景 50年代 五六十年代 历史学家
  • 简介: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该政策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出台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的双语和二元文化讨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出台的前奏。对双语和二元文化讨论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它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加拿大 双语 二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悄然进入一个范式大转变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在社会和学术双重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界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学术规范大讨论.在讨论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术从业者基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就学术规范的内容及其体系结构、学术规范的作用与功能、学术规范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等重要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这场历时十余年的学术规范讨论,既是社会转型期新旧中西冲突和学术范式转换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诸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识.

  • 标签: 学术规范 学术范式 学术从业者
  • 简介:<正>纪念苏颂创建水运仪象台90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88年11月19日至23日在厦门同安县召开。苏颂故居“芦山堂”修复竣工和苏颂科技馆落成典礼剪彩仪式同时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和苏步青为苏颂科技馆和“芦山堂”题写了匾额。著名科学家卢嘉锡为之题联,中国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典礼 科技馆 芦山 水运仪象台 历史文献
  • 简介: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担的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世界文明史》第三、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5月7日和6月18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行。历史学系全体世界史教师、中国史特邀教师共30余人参加了讨论。历史学系马克垚、高毅、王红生、董正华、何顺果、郑家馨等同志做了专

  • 标签: 世界文明史 学术讨论会 历史学系 中国史 世界史研究 沈仁
  • 简介:民族之间互助合作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塔城地区各民族杂居分布、经济互补、文化频繁交流,构成了族际互动结构性特征,族际合作的主要类型是自发合作。伴随以定居为核心的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牧民生产生活从传统社区向公共领域转变,传统自发合作也向现代社会契约合作类型演变。辽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既是一种扶助政策,更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族际合作过程。

  • 标签: 族际合作 对口支援 民族关系
  • 简介:<正>各位专家、各位同志:由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发起的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从7月25日至7月29日,共开了五天。来自国内、国外各个方面的清史专家汇集一堂,带来了多年研究的心得,学术论文大约近一百篇,还带来了工作上的宝贵意见,为会议提供了内容,增加了很大的光彩。我代表各发起单位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这次会议是开得好的。首先,学术气氛很好,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到会的各位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清史 社会科学院 民族关系史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大学历史系、广东民族研究所,广东社科联、广东历史学会,汕头历史学会,汕头大学及汕头历史学会香港分会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国际汉民族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3月26日至28日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苏联、美国、日本、新加坡、港澳地区以及北京、上海、云南、辽宁、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国内外学者济济一堂就“汉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

  • 标签: 汉民族研究 学术讨论会 少数民族 汉族 历史学 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