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民族大融合,到汉代已经形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这时,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区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尤其是有了比较稳定的共同的文化心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作为民族文化特征之一的风俗也形成并稳定下来。因此,汉代在我国民俗史上是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

  • 标签: 中华民族 汉代 民族文化心理 儒家思想 中国民俗 儒家学说
  • 简介:可以说,近300年来,除了中国世代流传的孔子理念,在大洋彼岸,始终存在着一个"美国的孔子"。在当代,无论有无关联,都爱冠上一个"子日"。如果回溯历史,在很长时间里,西方世界对孔子的了解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16世纪,传教士利玛窦第一次把中国文化中的孔子形象介绍到了欧洲,随后又传到了美洲大陆。1735年的一份《纽约周报》上,刊登了一封两个版篇幅的读者来信,介绍中国人对孔子的尊敬和信仰,

  • 标签: 孔子形象 美国 人眼 中国文化 西方世界 16世纪
  • 简介:由于保护规划是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中关键性的技术文件,因此寻找它的法律地位至关重要。理想途径是建立对保护规划给予足够关注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规划管理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地位的实现对此也有帮助。在现有的情况下,设法将保护规划中关键性的部分深入到总体规划阶段;对保护规划自身进行调整使其适合作为法律文件;以及重点项目单独立法等,都是使保护规划获得法律地位可以采用的途径。

  • 标签: 不可移动文物 保护规划 法律地位
  • 简介:美国博物馆中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年龄各种职业的观众都可以享用。按照教育资源使用群体的不同,分为中小学、大学和成人三大组别,每一组有各自特殊的项目或课程。博物馆作为非正规教育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藏品、科研和人员优势,从基础设施、人员配置、陈列展览、项目开发等多方面为观众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超越了学校教育资源的局限,成为校园之外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和接纳,达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的,扩大了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 标签: 美国博物馆 教育资源 社会价值
  • 简介:冯子祥,1932年生,1949年冬在广州举办“迎解放”二人画展,“欢庆广州解放”影展和参与华南丈联(筹)主办“义卖劳军”画展。长期在宣传、文教、文化、文艺机关工作,1992年秋退休。1980—1985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分会主管创作辅导,1983年出席全国摄影创作会议。先后在全国、海外参展或报刊上发表作品和文章,主编多本画册、影集与文集。现为广州市美术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和广东老摄影家,广东省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曾获有关部门“十大优秀作品奖”、“十年荣誉奖”和广州市教育基金会赠予“以尔丹心美我中华”纪念。

  • 标签: 中国摄影家协会 中华文化 民间文艺家 美国 摄影创作 优秀作品
  • 简介:首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访粤行程中,回到台山水步镇吉龙村祖居祭祖。在六叔公和家乡亲人的陪同下,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完成了他将近6个小时的故土之旅。

  • 标签: 驻华大使 华裔美国 祭祖 家乡 山水
  • 简介:<正>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文明化进程和国家起源的重要标志,并最终铸就了当今现代化城市的格局。为了展示上海地区的考古发现,反映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2014年6月6日-8月31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为配合本次展览主题,同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学术

  • 标签: 城市经济 考古工作 早期城市 人类文明演进 国家起源 展览主题
  • 简介:中国文化部与美国史密森学会5月15日在华盛顿签署合作备忘录,确认中国将于2014年首次以国家名义参加第48届史密森民俗文化节。届时,中国将在有“世界最大活态博物馆”之称的华盛顿国家广场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友谊。

  • 标签: 中国文化部 文化节 美国史 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作备忘录
  • 简介:<正>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深入探讨“五四”对中国的影响及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撞击和相互交融的历史经验及历史教训。由北京中国文化书院、二十一世纪研究院(北京)、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香港大学中文系四单位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联合于6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举办了“‘五四’”与中国知识分子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南朝鲜、美国、苏联、中国及港台地区的130多位著名学者专家。与会者主要以“五四”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为议题,就五四与传统文化、五四与西方思潮、中国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等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除主题发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著名学者 西方思潮
  • 简介: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并驾齐驱。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 标签: 工业博物馆 工业遗址博物馆 工业遗产保护
  • 简介:在世界移民最多的美国纽约,它最为繁华的曼哈顿中央公园东北,处于热闹的第5大道上东区的第82街,有着号称西半球最大规模的大都会博物馆,令世界所有参观者瞩目。在其邻近的还有10所其它的艺术博物馆,构成被称为纽约艺术博物馆的长廊,其中则以大都会博物馆为最。

  • 标签: 美国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历史发展 藏品 博物馆工作
  • 简介:福田亚细男先生,前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历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新渴大学教授、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教授等职,现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福田先生是日本“二十世纪民俗学”的代表,批判性地继承了“柳田民俗学”,所提出的“地域民俗论”“村落社会论”等具有广泛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先生组织的中国调查项目历时二十年,对于中国民俗学人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在日访学期间,于2010年9月3日对福田亚细男先生进行专访,旨在加深两国民俗学界的相互理解,本刊特配发福田先生的新作以飨读者。今后,还将不定期刊载对海外民俗学名家的学术专访,敬请留意。

  • 标签: 相互理解 民俗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福田 民俗博物馆 对话
  • 简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民俗学在应对现代化所带来的学科合法性危机时,"生活世界"这一哲学概念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位,呈现出以日常生活为对象的整体性研究范式的转型,给中国民俗学注入了一股活力。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日常生活 比较视野 现代社会 国际 合法性危机
  • 简介:本文介绍了首届中国东南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分基督教与东南社会、东南社会现代化与城市化、东南士风、学风的变化、东南经济的近代转型、东南基层社会的变化等专题介绍了与会学者的观点,讨论了本次会议的意义及其区域史研究中在理论与方法上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标签: 东南 区域史 南社 社会变迁 国际学术研讨会 士风
  • 简介: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算起,中国现代民俗学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俗学的盛衰沉浮一直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变迁息息相关。当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与文化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社会变迁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科反思 知识生产 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