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成因及其演化过程,对其中磷灰石进行了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SEM、EPMA和LA-ICP-MS测试结果表明,磷灰石可分为早期和基质同期两类;早期磷灰石常以较大(100~210μm)半自形浑圆状出现在金伯利岩捕掳体内;具有特征CL图像和同心、无序明暗环带;Ca、P含量高,Sr、Si含量低,Ca、P分别与Sr、Si呈负相关关系;Th、U、Tb、Y含量高于原始地幔和基质同期磷灰石,LREE轻微亏损,HREE轻微富集;具明显负Eu异常,暗示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金伯利岩富矿性与早期磷灰石有一定正相关性。基质同期磷灰石赋存在金伯利岩基质中,粒径变化较大(几微米到380μm),常呈放射状、填隙状等;无特征CL图像,Sr、Si含量高,Ca、P含量低;Ba、La、Sr含量远高于原始地幔和早期磷灰石,LREE明显富集,HREE强烈亏损;其微量元素配分模式指示金伯利岩初始岩浆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标签: 磷灰石 组成 结构 金伯利岩 岩浆演化 山东蒙阴地区
  • 简介:透闪石属于角闪石族矿物,与阳起石构成完全类质同象,有关透闪石和阳起石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特征差异还未见有报道。本文以外观特征相似的5件广西大化黑青色阳起石样品和2件新疆塔县青玉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矿物成分测试基础下,采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阳起石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表现为闪石类矿物特征峰,与透闪石特征峰存在细微差异,漫反射红外光谱差异特征是鉴别两者最准确、快速、无损依据,并且适用于任意形状样品,符合珠宝玉石饰品实验室检测领域要求,可为和田玉分类分级和产地鉴别等提供科学依据。按照GB/T16552-2017与GB/T16553-2017规定,广西大化黑青色阳起石可定名为和田玉。

  • 标签: 透闪石 阳起石 和田玉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无损检测
  • 简介: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形成重要过程是硫化物熔体熔离,而关键在于成矿岩浆中硫过饱和。判断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硫来源最直接有效方法就是研究其硫同位素特征。当矿床硫同位素值超出了地幔硫同位素组成范围,揭示了壳源硫混入。如果矿床硫同位素值δ^34S落入地幔值范围内,则需要结合围岩硫同位素组成、并考虑岩浆房中是否发生了硫同位素交换反应来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围岩硫加入。异常Δ^33S值主要出现在太古宙沉积硫化物中,利用δ^34S与Δ^33S相结合可识别样品中是否存在太古宙岩石中来源硫;然而,一些太古宙岩石中硫化物Δ^33S值也可以在0‰附近;在一些后太古宙岩石硫化物中也发现了异常Δ^33S值;因此在根据Δ33S值来判断S是否来源于太古宙岩石时应谨慎。仔细测定围岩和潜在混染源硫同位素组成对于准确评价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S来源是非常关键。硫同位素和其他同位素如镍同位素、铜同位素、铁同位素相结合也许对于认识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岩浆演化过程能够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 太古宙 成矿物质来源 硫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