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胃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比较,对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判定依据。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80例,时间段为2016.5.10-2017.5.10,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经过胃镜活检确诊,并给予手术治疗,依据手术病理组织样本给予活检,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差异性。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于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胃癌分化程度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给予术前胃镜检查的意义重大,但是对于其分化程度、病理分型的判断准确性不高,需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将诊断效果提高。

  • 标签: 术后病理 胃癌 胃镜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病理送检者对病理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病理送检者132例,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健康教育需求、知识需求等方面加以研究。结果本组132例病理送检者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对健康教育需求率比较高。其中送检者对病理送检的意义、良恶性疾病的区别需求率最高,可达89.39%;对病理科工作流程的需求率最低,约为50.76%。结论病理送检者缺乏病理知识,应该增强健康教育。

  • 标签: 病理送检者 病理知识 需求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病理特殊染色联合病理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入我院就诊的疑似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穿刺活检,并通过病理特殊染色法、病理免疫组化法以及联合诊断的方式诊断。同时依照术后病理诊断数据结果为“金标准”,遂针对三组诊断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经病理诊断可知,恶性患者数量为82例;通过病理特殊染色法、病理免疫组化法单独检测恶性数量依次为72例、70例;而在二者联合诊断下,恶性数量为81例,通过三种诊断方式检测效能进行比对,联合诊断灵敏度(98.78%)、特异度(94.44%)、准确率(98%)均高于病理特殊染色法(87.82%、44.44%、80%)和病理免疫组化法(85.36%、50%、76%)单独检测,同时联合检测漏诊率(1.21%)、误诊率(5.55%)均低于病理特殊染色法(12.19%、55.55%)和病理免疫组化法(14.63%、66.66%),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肿瘤病理诊断期间,为患者实施病理特殊染色与病理免疫组化联合诊断,有着较高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同时漏诊数例较少,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病理特殊染色 病理免疫组化 肿瘤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区别,并分析区别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然后找到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本市从2011年到2021年10年间380例尸体解剖资料,以每5年为一组,2011-2015年为第一组,尸体解剖数量是200例。2016-2021年为第二组,尸体解剖数量是180例。将两组尸体经过观察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1-2015年10年间,前5年临床病理解剖(153/200)例(76.5%),后5年临床病理解剖(98/180)例(54.4%),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床病理尸检 法医病理尸检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病理技术HE染色应用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分析。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的石蜡切片中挑选50例纳入研究,均接受病理技术HE染色,并将病理技术改进前的HE染色结果与病理技术改进后的HE染色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病理技术改进后HE染色合格率(98.00%)高于病理技术改进前(80.00%%),2=8.2737,P=0.0040。结论在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成功合格的HE切片可以提高病理诊断准确度,因此,加强病理技术HE染色技术以及加强操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十分重要。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各种特殊检查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4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髓切片组织病理活检,同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确诊31例、疑诊4例,骨髓活检确诊40例。其中结果完全相符25例(62.5%),形态学疑诊、骨髓活检确诊4例(10.0%),两种检查结果不同6例(15.0%)。结论骨髓组织活检可纠正和补充形态学检查,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病理 特殊检查 诊断病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对胃癌(GC)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134例G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4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均实施胃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检查,分析2组诊断价值。结果 胃镜活检病理、手术病理诊断方法确诊率分别为74.63%、93.28%,手术病理确诊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病理(P

  • 标签: 胃镜活检病理 手术病理 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并分析其相关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其生物学行为。结果89例患者中,极低度风险者24例,低度风险者12例,中度风险者39例,高度风险者14例。胃肠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共同组成,其中梭形细胞47例,上皮样细胞16例,混合型26例;按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分类:平滑肌分化23例,神经分化16例,双向分化28例,未分化22例。89例患者中,CD117、CD34、S-100、Desmin、SM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6%、69.66%、42.70%、46.07%、43.82%。结论胃肠间质瘤早期诊断率较低,具有独特的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组织形态学,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临床可依靠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及肿瘤密集程度等进一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病理学诊断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病理技术 HE 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病理科接收的180例石蜡切片展开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全部石蜡切片分成各90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HE染色技术以及改进后HE染色技术;对比两组石蜡切片的染色结果。结果:采用病理技术改进HE染色的研究组对于各类石蜡切片的染色结果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HE染色的参考组,P

  • 标签: 病理诊断 HE染色 病理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案例背景案例一患者元某,女,61岁,因"呕血、黑便8小时"在内蒙古某医院就医,诊治过程中不治死亡。元某为内蒙古农村户口,元某之夫和之女均为北京城镇户口。元某之夫、之女共2人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为由,将内蒙古某医院诉至内蒙古某区法院,请求相关医疗损害赔偿。案例二患者蔡某,女,23岁,因发热就诊于北京市某区医院,后不治身亡。

  • 标签: 医疗损害赔偿 农村户口 医疗损害责任 死亡赔偿金 经常居住地 案例背景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闹”事件屡禁不止,情节不断恶化,经常发生暴力事件。各界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医闹”入刑。刑法修正案(九)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收集“医闹”行为扰乱医疗秩序的刑法调整范围。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医闹”行为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刑法与犯罪的边界模糊,对情节的认识不一致,量刑标准,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都存在很多争议。医闹混乱频繁发生,医务人员严重受伤和死亡使得“医闹”入刑成为必然。刑法修正案草案(九)旨在将“医闹”纳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中。但是,这种犯罪不能涵盖“医闹”行为的所有主观和客观方面。建议刑法应当分别制定“聚众扰乱医疗秩序罪”,并在此罪中设转化犯。另外完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形成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医闹行为”的有关刑法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 标签: 医闹行为 刑法规制 医疗秩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方法及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石蜡切片样本100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份。参照组应用常规HE染色技术,研究组应用改良HE染色技术,对比染色标准率、标本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染色标准率、标本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诊断中应用改良HE技术,有效提高染色标准率、标本合格率,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HE技术 病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