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艾灸疗法是中医外科临床的一大特色。古代医家早已将艾灸疗法应用于外科疾病,并对其作用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现代,对于艾灸的实验研究和在外科创面临床中的运用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1实验研究艾灸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深入机体组织,

  • 标签: 创面 中医药疗法 艾灸 研究进展
  • 简介:肠痈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属内痈范畴。建国以来,有关肠痈的临床研究不断进展,在继承古人经验基础上,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理论渐趋完善,治法处方日益丰富,提出内服药物、外服药物、中药灌肠、针刺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文章就建国后肠痈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更好的发挥中医在肠痈中的治疗优势。

  • 标签: 肠痈 中医 治疗
  • 简介:Dysmenorrheareferstoperiodiclowerabdominalpainoccurringduringoraroundmenstruation.Itoftenhappensbeforeorduringperiod,occasionallyafterperiod,andmanifestslowerabdominalpain,crampyordistending,whichmayradiatetolumbosacralregion,innerthighandperianalregion.Co-occurringsymptomsmayincludepalecomplexion,nausea,vomiting,diarrhea,andaversiontocoldinthewholebodyorconcentratedinlowerabdomen.Severepaincancauseprostrationorevenfainting.Menstrualpaincommonlylastsforseveralhoursor1-2d,andrelieveswhenmenstrualbloodflowssmoothly.

  • 标签: 针灸疗法 痛经 埋线 埋藏疗法 针灸器械
  • 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问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其发病成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贫血甚至不孕等,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子宫肌瘤属中医“瘾瘕”范畴,中医学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情志所伤、饮食不洁或寒邪侵袭机体,阻滞气机,寒凝气滞导致瘀血而发病。其病位在任脉、胞官,变化在气血。治疗以调和气血、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癞散结等为原则。

  • 标签: 子宫肌瘤 中医治疗 概况
  • 简介:随着针灸成为美国人治疗疾病的一个选择,在动物治疗方面,针灸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一些学生在接触针灸后,产生兴趣参加课程潜心研究。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BatonRouge)兽医学学生莎伦·大卫(ShannonDavid)就是其中一员,利用一次资助的机会,她参加了在中国的兽医针灸课程。

  • 标签: 美国人 治疗方 针灸 动物 中医 医学学生
  • 简介:湿疹的痒,不同于麻疹般发作时那种爆发性的痒,而是一种会感觉到阴湿的刺痒。这种刺痒也会影响人的心情,连自己也无法清楚是痒或是有什么东西附着的感觉。就像蚂蚁在爬的感觉,使人无法忍受。尤其是身体较柔软及较敏感的部位。这种病症是越抓越痒且斑疹越多,有时会因痒得睡不着。

  • 标签: 湿疹 穴位 治疗 爆发性 感觉 麻疹
  • 简介:目的: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方法:以崔应珉教授治疗冠心病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结果:崔应珉教授针对冠心痛多为本虚标实这一特点,以心气、心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寒凝和气滞心脉为标,临床施治以舌脉为辨证要点,分为心脾两虚证、痰湿阻滞证、血脉瘀阻证、心肾阳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五种证型,以归脾汤、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真武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生脉饮等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崔应珉教授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临床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可资临床参考。

  • 标签: 冠心病 胸痹 崔应珉
  • 简介:输卵管妊娠居异位妊娠首位,其及时诊断、恰当治疗对妇女的健康及今后生育能力的保留至关重要。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输卵管的状况,如有无粘连、是否通畅、伞端形态如何、有无积液等,及医生的经验,权衡各方面的结果综合考虑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异位妊娠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温和灸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HeartRate,HR)、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对慢性心衰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较好。结论:温和灸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灸法 艾条灸 背俞 心力衰竭 心输出量 心率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顽固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艾炷灸脾俞、肾俞等穴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中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炷灸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疗效优于口服中药。

  • 标签: 直接灸 艾炷灸 腹泻
  • 简介:近年来,皮肤病理学界对甲真菌病治疗颇有争论,问题主要集中在甲真菌病在不同病患上治疗效果有差异性。根据多年对皮肤病治疗经验的积累,追根溯源分析甲真菌病理及其发生、影响、治疗方法,从而指出甲真菌病的最佳治疗途径,指导医师和病患用药。

  • 标签: 皮肤病 甲真菌病 病理分析
  • 简介:小腿痉挛大都是由于剧烈运动,尤其是短距离赛跑、柔道、游泳、马拉松等较容易引起。但是在疲劳之时或远足回来就寝之时也会发生。痉挛时小腿会宛如铁一般硬直,尽管你用力拉也难以拉直,而且会感到痛苦难当。

  • 标签: 小腿 穴位 治疗 剧烈运动 短距离 马拉松
  • 简介:温法,又称祛寒法,是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本文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法的论述谈起,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并通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肝阳虚这一病机特点。用温肝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每能收到较好疗效。温肝法即温补肝之气血,温散肝经之寒邪,通过温肝以恢复肝的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临证用于肝阳虚衰及七情内伤、肝气郁滞以致气不能敷布,郁而寒化的病症,其临床多见厥阴肝寒、寒湿内阻、寒凝血脉证。

  • 标签: 温阳法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保守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为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14例患者成功13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2.8%;对照组18例患者成功16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88.9%。两组患者成功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②两组患者包块消失及β-HCG值正常水平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③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WBC下降1例。结论:对于包括未破裂患者可酌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目的:回顾1949~2007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不孕症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应用频次为最,治疗方法以针刺和针药并用为主。建议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作为针灸治疗不孕症基础方,并随证选穴。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不孕症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针灸疗法 不育 女性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三联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痤疮患者36例,采用针刺三联疗法治疗43天。结果:针刺三联疗法对痤疮患者皮损、油腻感、痒感等一临床症状均有良好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7.22%。结论:针刺三联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痤疮 针刺三联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予艾灸结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60例,予单纯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亦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灸法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 标签: 灸法 间接灸 颈痛 椎关节强硬 眩晕
  • 简介:产后身痛是妇女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等症状,病程缠绵,日久难愈,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文章从辨证论治、阶段治疗、中成药治疗、外治法以及综合疗法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产后身痛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产后身痛的疗效显著,但目前对产后身痛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 标签: 产后身痛 中医药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纳络酮、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中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药奥扎格雷钠与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HSS)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率为67.27%,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显效率为47.27%,总有效率为85.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②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NHSS评分从(27.18±6.55)降至(14.49±3.32),对照组患者从(28.32±6.14)降至(19.93±3.74),治疗组NHS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凝集率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纳络酮 疏血通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无盲法和语言限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s,依据Jadad评分法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4篇文献,有4篇为高质量文献,占所有纳入研究的1.57%。按干预措施和疗效评价分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以复方丹参滴丸作为干预药物,与对照药消心痛比较,第1组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96,1.20)],第2组和第3组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均优于消心痛[RR=1.28,95%CI(1.12,1.45);RR=1.48,95%CI(1.22,1.78)];与对照药复方丹参片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RR=1.29,95%CI(1.15,1.46)]。在改善心电图方面,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比较,第1组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1.00,1.50)],第2组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优于消心痛[RR=1.58,95%CI(1.20,2.06)];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RR=1.27,95%CI(1.07,1.50)]。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其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的疗效相对优于消心痛和复方丹参片,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虽然近年来RCTs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但仍需从临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报告的规范性等诸多环节来提高研究水平。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