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肿瘤放射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皮肤损伤时间、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31d后皮肤发生损伤的比例和皮肤损伤程度达到Ⅲ级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体化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说明一体化管理理念对缓解肿瘤放疗诱发局部皮肤损伤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一体化管理理念 肿瘤放疗 局部皮肤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局部应用普伐他汀对兔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BMP-2及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制备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髓芯减压组(B组)、普伐他汀局部用药组(C组)。A组不予特殊处理;B组对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C组对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后,将普伐他汀经减压通道植入股骨头内。分别于造模第10周、14周、18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兔股骨头内BMP-2及PPARγmRNA表达。[结果]在造模第10周、14周及18周,C组各期BMP-2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第10周,C组PPARγmRNA表达低于A、B两组(P〈0.05),而在造模第14、18周,三组PPARγ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伐他汀局部用药可上调兔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BMP-2mRNA表达,而与PPARγmRNA表达无明显相关。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BMP-2 PPARΓ 普伐他汀 局部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口服中药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肠息肉内镜治疗复发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1年4月10日—2013年4月10日收治的内镜治疗肠息肉复发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的方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83.53±4.9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9.25±4.03)分,观察组身体功能评分(68.54±4.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1.26±3.97)分,观察组情绪功能评分(75.74±7.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48±7.46)分,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80.53±5.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4.95±4.63)分,观察组角色功能评分(87.43±5.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46±4.57)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第1年(0)、第2年(2.56%)、第3年(2.56%)均低于对照组第1年(2.56%)、第2年(5.13%)、第3年(10.26),但两组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息肉内镜治疗复发患者较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更好且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肠息肉 口服中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