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自制改良三腔尿管作为肛门排气管,在混合痔手术后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同期的24例混合痔手术,术后使用改良的三腔尿管作为排气管,观察术后患者的肛门疼痛程度、出血、感染、换药次数及术后腹胀等方面。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无腹胀,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无一例发生感染,创面无出血,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加速了患者康复。结论:自制改善的三腔尿管在肛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

  • 标签: 混合痔 三腔导尿管 肛门排气管
  • 简介:摘要:中药学在中医学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对中药学学科引起重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持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矛盾,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分析,了解在“互联网+”时代下中药学学科的教学需求,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育、线下教育全面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本文就以“互联网+”为背景,对中药学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开展深入分析。

  • 标签: “互联网+” 中药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改革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混合痔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实施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4%),对照组为(58.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生发生情况。

  • 标签: 疼痛护理 混合痔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疼痛护理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疼痛科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仅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温水坐浴,观察组则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疼痛护理。干预5d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和比较,采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痔疮的评分标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痔疮治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药熏洗5d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痔疮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受,加速创面消肿,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标签: 中药熏洗坐浴 疼痛护理 混合痔 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控制的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控制的护理能让患者在做完混合痔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持续时间减少,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混合痔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文献报道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病例。方法 对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和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蛋白尿、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功能不全、腹腔积液。最终明确诊断为肝炎肝硬化丙型失代偿期并腹水、II型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相关肾损害。选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最终腹水完全消退。患者出院后坚持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3个月,肾功能正常,HCV-RNA持续阴性,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对于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若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则需联合抗病毒治疗。

  • 标签: 丙型肝炎 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是肛肠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湿毒之邪乘虚侵入皮肤筋络,局部气血瘀滞,运行不畅,破溃之处缺乏气血营养,经久不敛所致。小针刀疗法主要是通过粘连剥离、松解肌肉而疏通气机,达到止痛目的,同时通过局部针刺调畅气血,而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除了瘢痕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小针刀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延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以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一例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患者为内容,通过复习国内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创面愈合迟缓 小针刀 括约肌松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混合痔进行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我院2020年7月到2022年11月收治的104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对照组通过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52例(98.11%)]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47例(92.16%)]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外剥内扎术,为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外剥内扎术 吻合器 痔上粘膜环切术 混合痔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