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等情况,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344人,其中男195人,死亡率839.79/10万,女149人,死亡率578.3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6±14.30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81±12.1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5);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卫生、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男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健康的问题更为突出。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平均死亡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8例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图像来提高对FN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MRI图像资料,主要观察病灶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并计算MRI诊断正确率。结果18例病灶大小(1.6-4.8)cm,平均(3.2±1.6)cm。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下降,但仍稍高于肝实质;其中14例(78%)见中心疤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动脉期中心疤痕及纤维分隔无强化;13例门脉期、延迟期中心疤痕逐渐强化呈高信号,1例FNH中心疤痕无延迟强化,4例未见中心疤痕。结论MRI能够较清楚地显示FNH,诊断正确率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65岁以上居民的肺癌危险因素现况,为制定肺癌防治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天平街道部分6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别构成方面,肺癌高危人群以男性为主,共112名,占73.2%;女性共41名,占26.8%。吸烟者共121名,吸烟率79.1%。将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的年龄、平均每日吸烟量、吸烟持续时间、吸烟起始年龄、女性被动吸烟、器官移植、结缔组织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油烟暴露、矿工工龄、石棉暴露年限、精神压抑、肺癌家族史、肿瘤家族史等因素进行逐一比较。经卡方检验,除精神压抑、肺癌家族史和肿瘤家族史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在其他各因素水平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肺癌高危人群吸烟率为95.5%;女性肺癌高危人群吸烟率为34.1%,四格表卡方检验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68.382,P=0.0.000)。男性吸烟者中,以吸烟量11~20支/每日者最多,占52.3%,以大于40支/每日者最少,占3.7%;女性吸烟者中,以吸烟量1~10支/每日者最多,占71.4%,以21~40支/每日者最少,占9.3%。经Fisher’s精确卡方检验,男性吸烟者和女性吸烟者的吸烟量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885,P=0.035)。女性吸烟者中,小于20年的最多,共9人,占56.2%。经Fisher’s精确卡方检验,男性吸烟者和女性吸烟者的吸烟持续时间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1,P=0.000)。女性和男性的油烟暴露量大于于等于151盘/年的构成比分别为90.2%和19.6%,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63.145,P=0.000)。121名吸烟的65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中,女性14名,占11.6%;男性107名,占88.4%。32名不吸烟者中,女性27名,占84.4%;男性5名,占15.6%。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68.382,P=0.000)。吸烟的65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和不吸烟的65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的油烟暴露量大于于等于151盘/年的构成比分别为24.8%和90.6%,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46.293,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因素对于高危人群自查评分结果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65岁以上居民的肺癌高危人群分析肺癌危险因素状况不容乐观,但大多是可控制的吸烟、油烟暴露等不良生活习惯。

  • 标签: 肺癌 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虹桥社区居民跟骨骨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样均使用国产500mA数字X线机,常规足跟骨侧位摄片,分析虹桥社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所有跟骨侧位X线片结果。结果共有152例足跟骨侧位片资料,其中男58例,女94例;跟骨骨刺阳性率36.18%,60岁以上者跟骨骨刺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下者,不同性别者跟骨骨刺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通过饮食、运动及生活行为方式等干预,预防跟骨骨刺过早发生,减轻跟痛症的程度。

  • 标签: 社区居民 足跟骨侧位片 跟骨骨刺阳性率 年龄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的发病及分布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2014年恶性肿瘤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年至2014年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3144例,其中男1552例(占49.36%),女1592例(占50.64%),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前6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直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6.3%;男性发病前6位为肺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女性发病前6位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子宫癌。结论恶性肿瘤是公认的对人类身心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应探索恶性肿瘤的变化趋势,并以此来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要针对危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更有效的促进肿瘤防治工作。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 管理软件 发病顺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房性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AT)包括灶性AT和大折返依赖性AT。灶性A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然而,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于有症状灶性AT患者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灶性AT可以诱发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等其他房性心律失常。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灶性AT。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灶性AT的成功率很高,逐渐成为有症状患者的首选治疗。

  • 标签: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电生理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MRI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脏灶性病变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由我院收治的,治疗后确诊为肝脏灶性疾病的患者64例,首先采用CT技术在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将其定义为对照组,然后采用MRI技术在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肝脏灶性病变疾病治疗前诊断与治疗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肝脏灶性病变治疗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肝脏灶性病变疾病治疗前诊断与治疗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脏灶性病变治疗前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MRI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肝脏灶性病变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MRI 肝脏局灶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46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起决定作用。

  • 标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以分析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的预防工作。结果2011年和2012年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97%与47.43%,低于全国成人55%-59%的平均水平。2011年1252患者中阳性者有538人,约占42.97%。2012年1653患者中阳性者有784人,约占47.43%。结论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属于易感地区,但2012年中、青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仍须加强预防工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率 中青年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部分恶性肿瘤的生存时间,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目前恶性肿瘤发病时间、死时间亡、生存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恶性肿瘤死亡数分析,前5位依次为肺、胃、肝、结肠、乳腺。按照恶性肿瘤生存时间分析,生存时间最短的依次为胰腺、淋巴、食道、肝、肺。结论恶性肿瘤生存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恶性程度。恶性肿瘤病死率高,生存时间大多较短,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应根据大都市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 生存时间 平均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顺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月报表、咨询点月报表数据及质控反馈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6年虹桥社区开展了大量且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但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及吸引力、硬件、软件等问题。结论健康教育工作有待提高,总之,要重视健康教育的质和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咨询服务点 健康教育活动 讲座 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诱因、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获取某社区2010年至2014年期间各级医院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死亡报病信息,并经社区医生进一步核实、补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共获得420例心脑血管疾病资料,提示29.76%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病例有明确诱因;男性脑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女性,70岁以下年龄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应针对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诱因、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已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男性及70岁以下年龄的居民。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发病 死亡 诱因 危险因素 聚集情况 报病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一步提高本社区对高血压病的综合管理能力。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卫生服务中心站点门诊就诊及随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40.0%~100.0%之间,高血压病相关治疗措施的认同率在75.0%~100.0%之间,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知识、态度、行为(KAB)总得分及格率为73.3%。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KAB总分及格率尚可(73.3%)。高血压病人有较高知识知晓率,对高血压相关治疗措施认可度也较高,但行为水平欠佳,存在态度、行为分离现象。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 知识 行为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参加健康体检情况及健康意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305名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2年之内参加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居民健康体检率72.79%;男性健康体检率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下年龄组与60岁及以上年龄组健康体检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自费体检率相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社区居民总体体检率较低,尤其是女性及年龄较大者,应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 标签: 居民 健康体检 体检类别 健康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的分布、发生及死亡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随访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144例恶性肿瘤资料,其中男1552例,女1592例;死亡1633例,病死率51.94%,其中男945例,女688例,男性病死率60.89%,女性病死率43.22%,男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病死率前5位为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男性病死率前5位为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肝癌、胰腺癌,女性病死率前5位为输尿管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肺癌;死亡病例中,第一位为肺癌,占20.51%,第二位为胃癌,占13.59%,第三位为肝癌,占10.84%。结论恶性肿瘤病死率高,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肺癌、胃癌、肝癌占恶性肿瘤的比例最大,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高危人群。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 死亡 病死率 死因构成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率CT表现,同病理做对照。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经我院及院外术后病理证实的、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为观察对象,分析其CT表现。结果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皆多见为是纯磨玻璃结节、边界清晰、为圆形或类圆形;浸润性腺癌则多见为不规则形、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结论针对肺灶性磨玻璃结节的临床诊断虽有一定困难,但结合以其CT表现,是可以有效提示病灶性质的。

  • 标签: 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 CT表现 病理 高分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月份分布特点,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及2017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424人,2017年死亡440人,2年合计死亡人数为864人,天气寒冷及气温变化较大的月份(季节)死亡人数较多,可能与我国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有关。结论应加强社区健康干预、慢性病管理工作,尤其是疾病加重及死亡的高发时间。应根据社区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预防计划并加以实施。

  • 标签: 死亡分析 死亡月份分布 死亡数顺位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本社区心血管疾病诱因、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本社区2010年至2014年获得的各级医院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报病信息及社区医生进一步核实、补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共获得211例心血管疾病资料,提示24.53%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病例有明确诱因;男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女性,7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高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应针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诱因、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男性及70岁以下年龄的居民。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聚集情况 发病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