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免疫学杂志》(双月刊,72页,国内统一刊号:CN31-128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2478)创刊于1981年,系中国自然核心期刊、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

  • 标签: 上海免疫学 免疫学杂志 欢迎订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肝脏灶性病变诊断中展开超声弹性成像方案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因肝脏灶性病变而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再于术后观察病理结果,并以此为标准,分析两种诊断技术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技术准确性70%,超声弹性成像方案是86%,(P<0.05)。结论临床诊断老年肝脏灶性病变时,开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实践价值突出,推荐选用。

  • 标签: 常规超声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 精准性 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
  • 简介:目的:分析2013年间上海市嘉定地区5所医院共24837例门诊行胃镜筛查患者的胃癌漏诊情况。方法:由经专业培训的内镜操作者对24837例曾行胃镜筛查的患者再次施行胃镜检查,对可疑病灶行多块、多方向活检,其中经病理诊断胃癌或癌疑者,根据不同病灶施行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术,切除标本行系列病理切片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1年内的病史,并查阅其以往的胃镜检查资料,确定是否符合胃癌漏诊标准;胃癌漏诊者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胃镜活检病理结果提示,24837例患者中胃癌297例(1.2%),其中99例患者在嘉定地区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早期胃癌11例(11.1%),进展期胃癌87例(87.9%),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1.0%)。99例患者中,8例(8.1%)为前次胃镜筛查漏诊,其前期平均行胃癌相关胃镜检查3.5次,活检病理结果均为慢性胃炎或伴肠腺化生,与本次胃癌相关的临床就诊至明确诊断时间平均为12.5个月。8例漏诊患者在本次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中均证实为胃癌或癌疑,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4例,未见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3例,其中2例附近淋巴结转移;另1例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论:99例手术治疗的胃肿瘤患者中,属前期胃镜检查漏诊的患者为8例(8.1%),漏诊原因包括未发现明确的病灶、恶性溃疡及糜烂误判为良性疾病、活检病理无肿瘤依据等,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内镜检查 胃癌漏诊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鉴别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脏灶性结节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的方法,对比两组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64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其鉴别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肝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脏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68例肝脏灶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都通过增强MRI或者CT进行检查。结果26例属于恶性病灶,其中15例为肝细胞性肝癌、7例为胆管细胞性肝癌、4例为转移性肝癌;42例为良性病灶,其中14例为血管瘤、6例为灶性结节增生、15例为局部脂肪缺失、3例肝脓肿、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另外两例分别为炎性假瘤和肝囊肿,鉴别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2.7%。超声造影对肝脏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的方式显著不同。结论在鉴别肝脏灶性病变良恶性当中,超声造影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尽管其有着一定的限制,但是基于其安全无创性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局灶性病变 良恶性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及MRI检查在肝脏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把行螺旋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MRI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征与价值。结果对照组18例,平扫呈低密度的11例,等密度的4例,高密度的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的15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的3例,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的13例,呈等密度的5例。观察组15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9例,中央瘢痕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2例呈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而延迟期与静脉期的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11例中央瘢痕病灶均见延迟期强化。结论螺旋CT及MRI对肝脏灶性结节增生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能有效提升诊断精确率,MRI中央瘢痕延迟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螺旋CT MRI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 简介:目的:按照性别、年龄段和发病部位,分析1973年至2007年上海市区结肠直肠癌的发病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按照世界标准人口计算结肠直肠癌年龄标化发病率,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percentagechange,APC)。结果: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结肠直肠癌亚部位,但直肠癌的构成比从1973年至1977年的66.5%,下降至2003年至2007年的44.4%。远端结肠癌标化发病率的APC最高(男性为5.3%,女性为4.9%),其次是近端结肠癌(男性为4.1%,女性为4.2%),直肠癌的APC最低(男性为1.5%,女性为1.1%)。女性远端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在30~39岁年龄段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APC分别为-3.8%和-2.8%),男性直肠癌发病率在30~39岁年龄段也出现了显著下降趋势(APC为-1.9%)。结论:1973年至2007年上海市区结肠直肠癌发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结肠癌发病上升更为显著,而乙状结肠癌和升结肠癌发病增加是结肠癌构成比上升的最主要因素。在低年龄段人群中,开始出现男性直肠癌、女性直肠癌和远端结肠癌发病下降的趋势。

  • 标签: 结肠直肠癌 发病率 发病趋势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崇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s,ALRIs)患儿所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采集523例ALRIs患儿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类病原体[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的IgM抗体;同时采集其深部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偏肺病毒抗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3例ALRIs患儿的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69.2%,其中混合感染者占2.9%。感染率排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为RSV(20.1%)、肺炎支原体(13.4%)、副流感病毒(9.9%)、人偏肺病毒(8.0%)和腺病毒(6.9%)。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在不同性别患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年龄组间及不同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ALRIs疾病间的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最高。结论:本地区ALRIs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以RSV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感染,其中又以婴儿易感,且冬、春季多发。

  • 标签: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儿童 流行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拥有陈竺、王振义、陈赛娟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现有15个部、市级重点学科、6个市级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及多个重点实验室。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瑞金医院 医学院 招生简章 博士后 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鉴别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脏灶性结节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实验组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的方法,对比两组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肝癌及肝脏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64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其鉴别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肝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与CT对肝脏灶性结节状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已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肝脏灶性结节状增生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手术前施行CT检查,给予研究组手术前施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研究组检查确诊率为98.00%,检查漏诊率为2.00%,无发生误诊;对照组检查确诊率为80.00%,检查漏诊率为14.00%,误诊率为6.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脏灶性结节状增生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CT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区30岁以上居民中鼾症患病情况及部分相关因素,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的流行病学调查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徐汇区、杨浦区和浦东新区4区6个街道30岁以上常住居民9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到问卷808l份(应答率为84.3%),有效问卷6826份(有效率为84.5%).其中打鼾者占57.1%,中重度打鼾者占23.7%.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者比例逐渐增加,但7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尤其中重度者.不同程度打鼾患者的日间嗜睡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上海市区30岁以上人群鼾症患病率为57.1%,同样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上海 鼾症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人群中结肠直肠肿瘤性疾病的分布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3509例结肠镜检查人群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的症状、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理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症状筛查组(如腹痛、腹泻、黏液便、腹胀等)和无症状筛查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找出其中的相同及差异。结果:3509例结肠镜受检者的平均年龄为(55±13)岁,按症状分为症状筛查组和无症状筛查组(639例)。3509例受检者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4.4%,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6%。男女性别间的病灶检出率无差异,而60~69岁受检者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检出肿瘤构成比为44.0%。所有结肠直肠癌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66.7%);结肠直肠息肉与结肠直肠癌并存患者数占结肠直肠癌总数的36.6%。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3.0%,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5%;无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41.2%,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3.2%。2组间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结肠直肠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嘉定地区接受结肠镜检查人群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较高,针对粪便隐血筛查阳性的无症状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直肠肿瘤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镜筛查 结肠直肠息肉 结肠直肠癌
  • 简介:经过一年的筹备.第十届全国实验诊断教学改革暨上海国际临床检验学术会议于2007年7月26日~28日在上海隆重召开。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谢宗豹教授做了“继往开来.诊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 标签: 临床检验 教学改革 实验诊断 上海 国际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简介: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办,将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并作现场手术演示,与会者可参加上海强生腹腔镜培训中心动物微创手术操作训练,会议结束时将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

  • 标签: 上海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肛肠 外科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