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强迫与半强迫状的精神分裂都是临床上较常遇到的病症,也是临床上精神疾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但同时两者的病症和临床特征是存在差异的,如何治疗的过程也是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强迫与伴强迫状的精神分裂的成因进行比较,再进一步深入地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特征,再探讨这两种病症的治疗方法,最后做出总结。

  • 标签: 强迫症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对比
  • 简介:摘要总结心身科病房21例强迫患者的护理,加强症状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观察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目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院外生活质量。

  • 标签: 强迫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藏医药治疗强迫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藏药精神病科收治的强迫患者41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藏医药治疗,分析治疗的疗效。结果41例强迫患者经治疗后,Y-BOCS评分为(11.65±2.14)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采用藏医药治疗强迫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藏医药 治疗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强迫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60例强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丙咪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都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的反应抑制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6.7%和83.3%,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反应抑制能力评分分别为12.34±2.55分和24.25±3.33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3.23±4.29分和33.10±3.87分(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明显(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强迫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刺 强迫症 氯丙咪嗪 反应抑制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指导对强迫患者康复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包括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经络疏通、饮食指导、患者寒、热、燥、湿体质的调整等等,跟踪随访这些方法对强迫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采用综合性康复指导措施,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强迫患者的身心两方面恢复有明显的健康促进作用。

  • 标签: 强迫症 综合 措施 康复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心理护理与单纯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强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氟伏沙明片口服治疗,50—100mg/d,连用12周。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10,P<0.05);同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联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综合性心理护理治疗强迫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护理 氟伏沙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强迫患者当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强迫患者,通过不规则表数字法分成甲乙两组,两组均为38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乙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甲乙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后的1个月及3个月的强迫严重程度评分情况。结果甲组的护理有效率(76%)显著低于乙组(95%),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甲组强迫评分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可改善强迫患者症状。

  • 标签: 优质护理 强迫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伴强迫状的精神分裂特征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我院2014年3月份至2014年12月份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0例,其中不伴有强迫状患者为38例,伴强迫状患者为4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强迫患者在思维、行为以及混合状态上都会表现为强迫性,所占有比例分别为56.2%、22.1%、21.7%;伴强迫患者的思维、行为以及混合状态上都会表现为强迫性,所占有比例分别为28.7%、47.4%、23.9%。两组患者在思维、行为的比例上存在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状态上所存在的比例差异不够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强迫状的精神分裂患者多具有强迫性格,首次发病多以慢性发病为主,且年龄较早,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多,病情不断加重。与不伴有强迫的患者相比,伴强迫状的精神分裂患者症状缓解率较低,而且预后较差。在临床表现特征上意味着早期疾病诊断,并实施必要的治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伴强迫症状 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强迫是一种反复出现强迫行为或者是强迫观念等症状的一类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可能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改变有关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弥散张量成像(DTI)逐渐应用于强迫的检查与治疗之中,本文就DTI在强迫患者脑区病变成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强迫症 弥散张量成像 F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在强迫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强迫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实验组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为(14.26±4.26)分、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为(7.26±2.8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12.46±2.8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迫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舍曲林 喹硫平 强迫症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强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强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舍曲林)和研究组(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末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以Y-BOCS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比单用舍曲林起效快,疗效更佳,安全性高。

  • 标签: 舍曲林 认知行为疗法 强迫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难治性强迫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强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舍曲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齐拉西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Y-BOCS评分分比较无显著无显著差异,治疗6周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9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舍曲林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难治性强迫疗效确切,较单纯用药具有更高的症状改善效果。

  • 标签: 舍曲林 齐拉西酮 难治性强迫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强迫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强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干预组25例,一般组患者接受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总结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用药有效率为80%,干预组为96%,干预组有效率较高,P<0.05。一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干预组为16%,干预组较低,P<0.05。结论强迫是一种慢性疾病,此种疾病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一般多使用药物结合护理干预控制病情,本次研究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干预治疗,相较于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患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出现较少。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强迫症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小剂量氨磺必利共同用于强迫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强迫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和对照组31例(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在治疗效果、满意度、并发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共同用于强迫病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系数较高的,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是治疗强迫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小剂量氨磺必利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性神经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强迫性神经的患者70例,搜集其临床护理及其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例患者在我院经过积极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积极的临床治疗与有效的临床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其中护理因素必不可少。

  • 标签: 强迫性神经症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Y-BOCS评定结果探讨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利用耶鲁布朗症状清单(Y-BOCSCL)收集82例强迫性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并利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定;t检验、卡方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男性患者发病年龄(20.1±8.7)岁小于女性(27.1±12.4)岁(P<0.05);男性未婚者比例高于女性(女性结婚率较高);强迫状方面女性患者以强迫回忆和强迫洗涤多见;Y-BOCS强迫思维分量表中强迫思维所致影响项目的得分男性(2.6±1.2)大于女性(1.8±1.3)(P<0.05)。结论强迫性障碍在发病年龄,强迫状以及严重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严重程度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二期压疮的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将29例(42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和对照组14例(21处)。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后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将安普贴水胶体膏剂用无菌压舌板均匀涂敷在疮面,厚约1mm,涂敷范围超过疮面边缘0.5cm,后用安普贴水胶敷料贴敷,2次/天。直至创面愈合。结果两组压疮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7~14天(8.65±3.11)d;对照组13~22天(17.71±2.91)d。两组比较,t=9,74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普贴膏剂及水胶敷料具有养阴生肌、控制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压力处血液循环的良好作用,促进肿瘤晚期患者压疮愈合、控制恶化。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 强迫卧位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强迫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慢性可致残的焦虑障碍,病程迁延,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帕罗西汀、万拉法新、氟西汀等对强迫有效,但仍有40%~60%的强迫患者对此类药物反应不佳。本研究采用舍曲林合并利培酮的方法,探讨此种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舍曲林 利培酮
  • 简介:摘要激烈的社会竞争,自我及社会要求提高,考验着人们身体和心理上的承受力,催化了慢性疲劳综合与抑郁的发生,这些病变不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这些负面影响又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展,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作为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隐患,慢性疲劳综合和抑郁的联系和区别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应当怎样的对待?本文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和抑郁进行了对比讨论。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疲劳抑郁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