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疝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例孔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28.6%),其中经盆腔CT检查确诊1例;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5例(71.4%),7例均经腹手术治愈。结论孔疝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极易误诊,盆腔CT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孔疝唯一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式引流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7例胸腔引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7例胸腔引流患者经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重视对胸腔式引流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对TossyⅢ型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带袢钢板和肩钩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TossyⅢ型肩关节脱位患者28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n=14例)和B组(n=14例)。B组患者采用肩钩钢板固定治疗,A组患者采用带袢钢板固定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前及术后Constan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肩钩钢板治疗方式相比,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关节脱位患者明显的远期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带袢钢板 肩锁钩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带袢钢板(endo-button)治疗rockwoodIII型、IV型、V型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袢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共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8岁。左侧9例,右侧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带袢钢板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根据VAS疼痛评分及constant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所有病人都都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8~24月。平均VAS疼痛评分为1.8分(1~3分)。根据constant评分,12例优(constant评分≥90分),3例良(83~89分)。所有病例在术后六周都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活动度。结论带袢钢板治疗急性肩关节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带袢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交髓内针对于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2012.4—2015.4我院骨外科治疗的11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明确病情后采用交髓内针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为65min—98min,平均(75.3±8.7)min,愈合时间为5个月至1年,优86例,良26例,中3例,差2例,本组优良率为95.73%。结论治疗胫腓骨出现的开放骨折时应用交髓内针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胫腓骨 髓内针 开放性 交锁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与带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骨折病患69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病患相关情况,分别对其进行锁定钢板与带髓内钉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病患满意程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带髓内钉方式相比,锁定钢板技术有着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患者满意率高的特征,因此,该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带锁髓内钉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胫骨骨折术后在骨折患者实施交髓内钉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胫骨二次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实施交髓内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与时间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58.97%);治疗组的手术时间(63.2±5.9)min与骨折愈合时间(19.3±2.1)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78.4±7.1)min与骨折愈合时间(25.6±2.8)周,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二次骨折患者采用交髓内钉进行治疗可以较少愈合的时间,建议广泛使用。

  • 标签: 再骨折 胫骨骨折 疗效 交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愈合效果。方法对22例胫骨骨折施行交髓内钉内固定术,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年。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愈合效果。结果根据骨折愈合标准,优20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结论交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有术式简单、损伤小、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胫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胸腔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胸腔穿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肋间胸腔式引流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次数、胸液消失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胸腔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能有效引流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及优点。方法对46例胫骨骨折行交髓内钉内固定术,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年。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评定疗效,分析其疗效及优点。疗效根据骨折愈合标准,优41例,良5例,优良率达100%。优点交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有术式简单、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只要掌握要点,基层医院就可开展。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胫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交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之间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60.34±12.78)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5.24±3.62)d,术中出血量为(155.48±24.63)ml,术后仅有1例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24±0.76)个月,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达到100%。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微创手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患肢恢复迅速,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复位髓内钉 微创手术 股骨干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胸腔式引流治治疗胸腔积液的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胸腔积液的病患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0例,参照组病患按照常规进行处理,实验组病患予以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病患胸腔式引流手术的治疗情况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病患在引流的流量比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与参照组的病患在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上也具有较大差异,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患使用胸腔式引流的方法治疗胸腔积液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引流的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病患的痛苦,加快病患的康复进程。

  • 标签: 护理干预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实施胸腔式引流过程中,观察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95例。针对所有患者实施胸腔式引流。在此过程中配合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自发性气胸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完成护理后分别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自发性气胸胸腔式引流患者完成护理干预后,患者肺复张时间为2天-27天,平均时间为(6.9±2.5)天。未表现出死亡的患者。所有患者全部成功治愈,对患者进行为期7个月-3年的出院随访,患者未表现出疾病复发的情况。在上述几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自发性气胸胸腔式引流患者,临床给予护理干预,有效促进气体排除以及吸收,促进裂口早期愈合,临床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成功率。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82例患者展开研究,其中41例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41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41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分别为97.56%、95.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眼压及前房角深度明显比术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具有操作简单、合理控制眼压、安全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观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关节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产生原因预防措施,结合106例患者进行分析。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骨折 钩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中段骨折患者32例,均以闭合复位交髓内钉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治疗效果。结果按照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其中优24例、良6例、差2例,治疗优良率为93.75%。并发症为骨不连1例、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闭合复位交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 股骨中段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交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近5年间9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回顾研究,将90例患者根据AO/ASIF骨折分型系统,分为钢板组和髓内钉组各45例,分别实施手术,评定二者的相关并发症、以及骨折复位固定后发生对线不良的风险评估。结果钢板内固定术和髓内钉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骨折愈合相关并发症、伤口并发症的统计学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但是,钢板内固定后骨折复位后发生对线不良的风险(P<0.05),低于髓内钉术后。结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发生对线不良的风险比髓内钉系统更小。除了这点优势外,两种手术方法的骨折愈合情况、伤口浅表感染均未见明显差异。根据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手术设备要求,钢板内固定术更适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2013年,我院角型青光眼患者患者50例,分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他们进行治疗,然后在术后6月至2年的时间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平均眼压为12.3±3.2mmHg,比患者接受手术前平均眼压(21.1±3.2mmHg)明显降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5±0.1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0.1)有明显提高,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58±0.32)mm增加到术后(2.32±0.25)mm,两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总结了126例胸腔式引流的护理,以期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对126例胸腔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护理,并且观察护理的效果。结论通过对胸腔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气胸 血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后再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胫骨骨折后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与观察组(15),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交髓内钉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后再骨折患者采取交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