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海南慧谷药业有限公司)治疗锌缺乏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3月诊治的50例锌缺乏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组用赖氨葡锌颗粒。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治疗锌缺乏有明显效果,且在改善食欲、贫血方面更为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赖氨葡锌 锌缺乏症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 简介:摘要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缺乏是一种罕见的脂肪酸代谢障碍疾病,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通过临床特点及血酰基肉碱谱分析及尿有机酸分析,进一步通过基因诊断、酶活性分析可确诊。治疗原则避免空腹时间过长,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补充甘油三酯等。

  • 标签: 脂肪酸代谢 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在各年龄段贫血中所占的比例。方法选取来因贫血来我院门诊就诊的6月-6岁儿童460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S-800i)检测Hb,MCV,MCH,MCHC,RDW,雅培AxSYM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铁蛋白;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婴儿组(6月-12月)因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在该年龄段贫血数的66.2%,幼儿组(1岁-3岁)占该年龄段贫血的44.7%,学龄前组占该年龄段贫血的28.4%,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婴儿组因缺铁造成的贫血占该年龄段贫血的比例最大,说明铁缺乏所引起是引起婴儿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

  • 标签: 儿童铁缺乏症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铁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近年围产期铁代谢研究有新的进展。本文就胎儿铁代谢及母婴铁代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孕母与胎儿铁营养关系做了详尽的阐述,并对母婴铁缺乏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治疗措施,为母婴铁缺乏(IDD)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铁缺乏症 铁代谢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并吸取教训,防止误诊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经询问病史,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来诊断;结论本病一经确诊,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临床诊断治疗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完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查,多请教经验丰富的医师,避免误诊及误诊导致的医疗纠纷。

  • 标签: 晚发性 维生素k 缺乏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粒缺)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ATD致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由丙基硫氧嘧啶所致,20例由甲巯咪唑所致;15例在服药后3个月内发生粒缺,3例在3~4个月发生,3例在服药4个月后发生。18例以突发高热、咽痛起病。20例经治疗后痊愈,粒细胞在停用ATD后3周内恢复。结论粒缺为ATD应用中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开始ATD治疗的3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ATD治疗中可发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如不及时救治,可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本文就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粒细胞缺乏的成功治疗探讨、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救治措施。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粒细胞缺乏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日到12月31日40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儿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对确诊为G6PD酶缺乏的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云南仍为新生儿G6PD酶缺乏的高危地区;男女婴G6PD酶缺乏比较,男婴多于女婴;新生儿G6PD酶缺乏以溶血性黄疸为主要表现,黄疸程度重,易引发胆红素脑病。结论G-6-PD缺乏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快,程度重,胆红素脑病发生率高。

  • 标签: G-6-PD缺乏症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的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采用静脉给予维生素K120~240mg/d治疗,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经治疗和护理随访12个月,接受长疗程维生素K治疗后的患者无1例复发,亦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采用静脉维生素K1治疗及对症护理是有效的。

  • 标签: 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来的45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判断,及时合理治病,出血情况均在12h内控制;治愈率80%,病死率20%,后遗发生率20%。结论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常早期出现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迅猛,容易误诊,该病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所以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晚发性 维生素K 颅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探析。方法对医院于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7名患者均给予10-40mg/d的维生素K静脉注射;对于临床上严重出血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新鲜的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的复合物进行辅助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结论对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进行确诊可以采用测量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的方法;同时,应用静脉注射维生素K对患者治疗的方法行之有效,可以在临床上加以运用。

  • 标签: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 凝血因子缺乏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治疗成人急性粒细胞缺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给亚胺培南(1~2g/d,分3~4次滴注);观察组静脉滴注美罗培南(50mg/ml,每8h一次),治疗1周后,以病原菌清除率为指标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77.78%(70/90)、61.11%(55/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粒细胞缺乏治疗效果较为良好,优于亚胺培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药学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1β-羟化酶缺乏(11β-OHD)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11β-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9岁男性患儿,男性性早熟、高血压、低血钾,伴有双侧肾上腺增生。基因检测发现CYP11B1基因移码突变,确诊为11β-羟化酶缺乏。结论11β-羟化酶缺乏是一种罕见病,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CYP11B1基因检测。

  • 标签: 11&beta -羟化酶缺乏症 CYP11B1 基因突变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抗甲状腺药物(ATD)所致粒细胞缺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ATD所致粒细胞缺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7.3±2.1)d、住院时间(17.5±3.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ATD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可获取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和内江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发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对两地区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进行初筛,对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静脉血用杜氏改良NBT比值法进行确诊。结果共筛查新生儿53283例,初筛疑似G6PD缺乏345例,阳性率为0.65%,其中男婴324例,女婴21例;阳性召回人数340例,确诊G6PD缺乏325例,阳性预测值为95.58%,其中男婴93.85%(305/325),女婴2.23%(20/325);男患儿中97.08%为重度缺乏,1.17%为轻度缺乏;女患儿中37.5%为重度缺乏,12.5%为轻度缺乏。结论自贡市和内江市新生儿G6PD缺乏发生率略低于高发地区平均水平,确诊患儿中以男婴重度缺乏者居多,需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尽早采取措施以预防G6PD缺乏引起的疾病。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 简介:摘要(M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机体多种生理活动的调控,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正常代谢,激活金属酶消除自由基等。人体的暴露主要来源于食物,其次是空气、肠外营养和职业接触。成年人摄入的含量在最大耐受量以下时,对机体体现健康效应,但过高的暴露也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毒性作用。

  • 标签: 暴露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发生特点。方法我们对2016年8月-2017年5月近10个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收治黄疸的新生儿28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斑点法对其进行G6PD筛查1,同时进行随访,另计算G6PD缺乏与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0例黄疸患儿中有32例为G6PD缺乏,其中男性G6PD平均水平为(423±36),明显低于女性患儿(P<0.5)。而男性患儿胆红素平均水平(386±35.2)u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儿(P>0.05),患儿体内G6PD降低水平与胆红素升高水平呈直线相关(r=0.91)。结论掌握G6PD缺乏的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对于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G6PD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了解碘缺乏病的发生现状,并探讨相应防制对策,为今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8岁~15岁健康儿童的尿样,并通过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水平,并根据碘缺乏病发生的特点探究其防制措施。结果采集尿样2832份,尿碘值介于10.2~916.1μg/L,仅有4个社区儿童尿碘中位数高于200μg/L,且性别与儿童的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今后防治碘缺乏疾病的工作中,不仅要对碘缺乏病监测及报告系统进行加强与完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存在防制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人们在保证碘水平处于正常营养范围内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多摄入碘量。

  • 标签: 碘缺乏病 健康儿童 防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