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201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孕妇经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86.7%。选择再次剖宫产100例。结论剖宫产不能作为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如无剖宫产指征,应于试产,因为阴道分娩创伤小且花费低。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实行阴道分娩的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初次分娩的产妇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产程、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产后出血量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的有34例,失败6例,成功率85.0%;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的有3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2.5%。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患者应该结合其自身状况建议行阴道分娩,以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临床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及子宫肌瘤病的年轻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随之增加,其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临床突出的问题。本院12年~13年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成功共20例,结果表明产前充分评估,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条件,产程中严密监护,部分孕妇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低位产钳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缩短二产程,迅速安全娩出胎儿的应用及安全性临床价值。方法对40列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资料分析组1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钳助产10列。组2为再次剖宫产手术25列。比较2组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损伤,软产道撕伤的,产后感染,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结果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绝对指针。在有急救条件的医院,掌握阴道试产条件,评价妊娠期瘢痕愈合情况,无试产禁忌,在严密监测下阴道分娩并应用产钳可有效缩短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不增加先兆子宫破裂和新生儿窒息及软产撕伤,可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效控制剖宫产率。结论瘢痕子宫在阴道分娩中应用产钳助产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钳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产前心理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84例阴道分娩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将产妇等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研究2组的产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第一、二产程时间要显著性短于对照组(P<0.05),而第三产程时间对比相仿(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更少,产后抑郁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前实施心理护理,对缩短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与降低产后抑郁有良好效果,适合临床普及。

  • 标签: 产前护理 心理护理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成功阴道分娩经验,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来本院住院分娩孕妇,排除前次手术原因为固定性产科高危因素,筛选出有阴道试产条件者共90例,经详细了解前次剖宫产原因、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指征及新生儿情况等,综合评估各项指标后,进行阴道试产。结果经严密观察产程及胎儿情况下,试产成功阴逍分娩60例,试产中改行剖宫产30例,试产成功率达66.66%。结论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掌握前次剖宫产的原因后,对有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再次剖宫产,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减少医疗资源及医疗费用。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试产 阴逍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产及剖宫产患者分娩后的性生活质量。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其中A组为阴道产组,B组为剖宫产组。采取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及6个月的性生活满意度。结果经调查显示,产妇分娩后3个月,A组患者性生活不满度明显高于B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生活不满意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阴道分娩方式会对产妇产后3个月的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产后6个月基本无影响。医院应该提倡阴道分娩方式。

  • 标签: 分娩方式 经阴分娩 剖宫产术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1日诊治的4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结果45例阴道分娩后出血产妇中有34例(75.56%)出血时间为产后120分钟之内,64.86%的产妇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小于1000毫升;产后出血患者中53.33%比重患者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也容易引起分娩妇女出血产后出血症状。结论医院要重视对孕妇阴道分娩后出血症状的有效预防,为了有效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要坚持早发现和早治疗原则。

  • 标签: 临床 措施 原因 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与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58例阴道分娩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出血因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结果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患者36例,胎儿娩出后2小时以后出血22例。从患者出血量上看,有32例患者出血量在500至1000毫升之间,26例患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子宫收缩乏力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相关因素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患者的出血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出血发生率,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阴道分娩 影响因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66例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66例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应对措施。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度、临床产前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因素、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接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影响因素较大,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筛查,减少宫腔操作,则有利于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控制。

  • 标签: 妇产科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将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产科护理常规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50例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初产妇,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2800例初产妇,对这两组患者进行问卷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关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较多、第三产程时间较长、贫血、妊娠高血压性疾病是阴道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母婴早接触吮吸是其保护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导致阴道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且研究分析对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产妇实施无痛分娩与常规分娩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妇产科中收治的108例健康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药物进行常规分娩,而试验组患者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患者在产程中的临床效果,主要对比住院时间、产程时间、剖宫率、切口感染、胎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及产程的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伤口感染率以及胎儿窒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与常规分娩方式比较,其无痛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较高,同时患者在生产时具有较小的痛苦,产程时间较短,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剖宫率。

  • 标签: 产程进展 常规分娩 无痛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分娩镇痛导乐仪与药物镇痛分娩对缩短产程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有镇痛分娩需求的、无产科合并症、麻醉禁忌症的产妇共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100人,应用分娩镇痛导乐仪,行镇痛分娩;2)试验组100例用芬太尼及布比卡因等药物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均在产程活跃期开始用于镇痛。结果两组有一定差异,结论药物麻醉镇痛分娩效果确切,但有损伤、需麻醉师操作且参与监护,费用较高;分娩镇痛仪效果欠佳,但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安全可行,无须麻醉师参与、产房助产士即可操作,临床使用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分娩镇痛导乐仪 药物镇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穿刺患者术前阴道冲洗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经阴道穿刺术325例,根据阴道冲洗用药和时机分组,比较组间阴道冲洗效果。结果术前阴道冲洗用碘伏与生理盐水,阴道冲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24小时冲洗患者比较,术前48小时阴道冲洗患者,阴道分泌物残留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对于经阴道穿刺术,术前24小时应用生理盐水阴道冲洗一次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阴道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疼痛程度的众多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分娩结局之间存在的关系加以探究。方法选取住院分娩产妇150例,分析其各自的一般资料、分娩情况、分娩疼痛程度等数据。结果可见产妇年龄、孕次、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乃至于产前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可能对其分娩疼痛程度产生影响,同时后者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程进展情况乃至于分娩方式、产后情况等。结论采取相应方式对分娩疼痛加以减轻的做法,可以对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等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分娩疼痛程度 相关因素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对本院门诊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经微生物学检查无合并其他阴道炎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18例,用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治疗,B组102例,用甲硝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的有效率,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一周,A组有效率94.92%,B组为93.14%。复查复发率A组14.41%,B组24.5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 标签: 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 甲硝唑栓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收治的78例女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外阴药物和口服制霉菌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32/39)(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56%(1/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甲硝唑治疗女性阴道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阴道炎 甲硝唑 制霉菌素
  • 简介:摘要探究产时体位护理对分娩结局及分娩并发症的影响。对我院近段时间收治的350位分娩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把所有待产妇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人数为175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产妇在产前和产时的状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体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通过不同层次的护理干预对分娩后结局和分娩后并发症的影响。具体对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对比胎儿电子监护、缩宫素使用和人工破膜结果。由两组产妇对比数据结果显示护理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组在阴道手术产、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全部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数据显示发现护理组产妇通过体位护理可以大大提高自然分娩,从而提高分娩率,降低产妇阴道手术产和剖宫产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体位护理对产妇分娩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硝唑阴道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尼尔雌醇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奥硝唑阴道栓,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阴道PH值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高于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阴道PH值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阴道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取得较好效果,且局部给药用药方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奥硝唑 老年性阴道炎 尼尔雌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