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眼科手术安全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眼科工作的护士26名,2015年2月开始运用PDCA循环对26名护士进行手术安全管理培训,持续进行5个月。由质控小组考核培训前后安全隐患得分情况。结果2015年1月与2014年1~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6月安全隐患改善率分别为61.4%、75.0%、90.9%、93.2%、95.5%显著高于2014年1~6月及2015年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理总满意度87.5%显著高于培训前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眼科 手术安全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以2010年—2012年我科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采用PDCA循环教学,对两组护生进行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将护生的理论、护理操作及综合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培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应用到护生的教学中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 标签: PDCA循环 儿科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管理模式。方法应用PDCA循环。结果2016年上报数量和质量有了提高。结论PDCA循环可以不断地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中心
  • 简介:摘要为提高出院病历回收率,应用PDCA循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1。通过对迟交病历的分析、对流程的改造,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认真执行病历质量奖罚制度,出院病历回收率显著提高,从46%提升至85%。实践证明,PDCA循环是提高出院病历回收率的一种科学的、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法 出院病历 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逐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取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全员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定期检查、分析、反馈与总结。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手卫生依从率医师由实施前的44.44%上升至实施后87.50%;护士由72.55%上升至9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663,P<0.01;χ2=22.3973,P<0.01)。PDCA实施前护士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医师人群(X2=7.82831,P<0.0051);PDCA实旋后,医师和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相近,没有统计差异(χ2=1.4000,P<0.2367)。结论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PDCA循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本院后勤管理尚未实施PDCA循环时的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实施PDCA循环后的管理情况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50例患者及30名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及工作人员对后勤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实施整改,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以及患者对后勤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 后勤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7年4月实施PDCA循环的护理管理情况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5月以前未实施PDCA循环的护理管理情况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患者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对增强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护制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普及。

  • 标签: 医院感染 PDCA循环法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实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护理管理过程中给予PDCA循环干预,并将其与PDCA循环干预前的3274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PDCA循环干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2.65%、72.73%,干预前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5.04%、95.11%,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干预后医务人员手清洁、医疗器械物品表面清洁以及空气清洁等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提升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DCA(计划、实施、检查、执行)循环实施的可行性与医疗机构药库药品供应管理的联系。方法根据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医疗机构药库采用PDCA循环前后不同情况作出调查分析。我院共发放药品86100件。把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发放42954件药品设为对照组,2010年3月至9月的43146件药品设为观察组。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两组药品不合格、有效使用、药品去向等情况的变化。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药库管理使用有效率上升为99.40%(P<0.05),药品去向明确率上升到为99.50%(P<0.0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下降到1.50%(P<0.05)。结论PDCA循环在医疗机构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药库 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将手术室所有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工作质量(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与2012年1月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相比较。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较实施前显著上升。(P<0.05)。讨论医院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是手术器械管理中有效的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器械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改进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结果我院供应室的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断改进,逐步规范。

  • 标签: PDCA 灭菌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殖中心护理人员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分析该方法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作用。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将2010年1月—2018年12月的15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1例,各方面护理工作以常规方式展开;实验组800例,对应护理人员以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生殖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评分等方面,实验组均存在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到生殖中心护士管理中,可有效提升对该类患者健康教育能力。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生殖中心 健康教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中的效果。方法通过PDCA的方法开展工作,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对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法 门诊药房 发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房管理中PDCA循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发放的药品80000件为研究对象,将PDCA循环的推行时间作为界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工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核查差错检出率、调配正确率和审核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PDCA循环运用在中药房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调配正确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标签: 中药房管理 PDCA循环法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用于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发放药品39800件为对照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方法药品43200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药品使用、报损及去向。结果观察组药品使用有效率(99.4%)及去向明确率(99.99%)均高于对照组,报损率(0.0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实施PDCA循环,药品使用有效率增加,使用去向明确率提升,报损情况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PDCA循环法 药品管理 药品供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及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药房PDCA循环管理前后调剂差错率、精麻药物差错率及近效期药品登记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调剂总差错例数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DCA循环实施后精麻药处方不合格率及近效期药品未登记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降低调剂差错率、精麻药处方不合格率及近效期药品未登记率,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法 住院药房 调剂差错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围手术期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0例本院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为基础施加PDCA循环护理,并对护理质量进行动态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一期治愈率为91.5%,愈合27例。尿瘘发生率6.8%共2例,行二期手术后效果较为理想。尿道狭窄发生率1.7%共1例,实施尿道扩张术后好转。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护士护理质量和整体水平提高,对预防术后尿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有着积极作用,促进手术成功率提升,住院时间有效缩短,确保患儿身心健康,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尿道下裂 围手术期 PDCA循环法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运用PDCA循环对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现实意义。方法筛选20例MDROs患者,2017年为运用PDCA循环前,我院从2018年1月起运用PDCA循环,加强管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问题,并将2017年—2018年期间的医院感染防控成效、护理人员处理能力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于2018年,未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运用后的感染防控成效明显优于运用前(P<0.05);运用后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处理能力高于运用前(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成效可观,可有效控制与防治院内感染,对确保患者安全、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管理 PDCA循环法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PDCA循环对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的效果。方法采取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进行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全员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定期检查、分析、反馈与总结。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53.75%上升到实施后的92.5%;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由实施前的73.83%、71.33%上升至实施后91.50%、9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4,P<0.001;χ2=78.329,P<0.001)。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知晓率、依从性及正确率。

  • 标签: PDCA循环法 NICU 手卫生 知晓率 依从性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各种类型的颈椎骨折患者62例,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对颈椎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修正护理计划,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动态评价护理质量,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达到持续改进。结果62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42.5岁,住院天数平均缩短1~2d。结论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提高护士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法 颈椎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