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亦称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做出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包括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为目的的一切行为。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之间,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多种,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认知因素等。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可以从认知训练,情绪宣泄,意志培养和行为干预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 标签: 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可以造成他人身体、心理的严重伤害,音乐治疗可以有效干预攻击行为。音乐治疗是以音乐为媒介,经专门训练过的有能力的治疗师运用音乐的手段达到非音乐目的的心理治疗。通过情绪释放、认知改变及生理的变化,来达到干预攻击行为的目的。

  • 标签: 音乐治疗 攻击行为 临床应用 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ICU,许多烦躁的病人可能因为病情的影响,环境的因素,无家人陪伴等各种原因引起躁动不安,非计划性拔除自身的各个管道,不愿意配合治疗,严重的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因此,约束带在临床被广泛的使用,但是有利有弊,使用的过程中会带来一系列的危险,如使用约束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红肿,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坏死等;约束带过松则引起患者挣脱约束带,导致拔管,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治疗。使用约束带会给病人带来意外的伤害,而如何减少意外受伤的危险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 标签: ICU 烦躁 约束带 意外受伤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躁狂发作患者约束护理体验的认识。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院早期干预二科对躁狂发作进行约束的患者进行观察、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对患者约束存在以下问题约束方法不妥;约束时间太长;患者的尊严受到侵犯;对约束患者照顾欠缺。结论做好对躁狂发作患者的约束护理,必须理解患者的约束体验,遵循“尽可能不约束或少约束;尽可能单肢约束;尽可能短时间约束”的原则,制定安全、舒适、人性的约束制度。

  • 标签: 躁狂发作 保护约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身体约束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某部位1。临床医务人员经常用身体约束来维护患者安全及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近来国外研究显示,身体约束也会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结果,不恰当的约束甚至还会引起死亡2-3。

  • 标签: 脑外科 约束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4名有高攻击性的青少年学生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在活动前后施测人际反应指标(IRI)和攻击性问卷(AQ)。结果实验组后测的共情总分高于前测,攻击性得分低于前测;实验组后测的共情得分高于对照组,攻击性得分低于对照组。讨论团体心理辅导这一共情训练方式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共情水平,并减少其攻击行为。

  • 标签: 青少年 攻击性 共情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本文选取典型个案,通过介绍基本情况、自我分析、他人反映、初步的评估与诊断等准备工作,经过五次具体的心理咨询,达到了改善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的目的。

  • 标签: 攻击性行为 儿童 心理咨询
  • 简介:目的探讨新入监罪犯攻击行为与EPQ各维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的外颈攻击量表封43例新入监罪犯进行连续10天的行为观察,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结果MOAS量表检出人数为33例(N-43),检出率为76.7%。罪犯的言语攻击、自体攻击攻击总分都与P分呈顾着负相关(P〈0.05),物体攻击与P分的相关也接近0.05水平。结论罪犯的攻击行为与其精神质人格特点有关。

  • 标签: MOAS EPQ 攻击行为 个性 罪犯
  • 简介:摘要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神经系统发育活跃,自我意识增强,所以,也是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同样是心理危机高发期。这个年纪的学生,可能会逐渐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自尊心明显增强,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不能让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矛盾,很可能会引发冲突,甚至攻击性行为。而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学生攻击性事件,让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不当行为逐渐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各教育界专家、学者纷纷对此展开了研究。本文经查阅大量资料,着重分析中职生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试图探讨其相关对策。

  • 标签: 中职生 攻击性行为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约束带保护使用的特征及临床护理分析,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6月在某医院328例住院患者中,使用约束保护62例,分析其诊断、病情、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约束的原因和约束后的效果。结果首次入院的患者依从性差,预防性约束保护率高,约束保护的指征不够明确及约束护理不够完善。结论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 身体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尽量减少危重患者身体约束的发生,保障无约束下患者的安全。方法对ICU患者运用FOCUS-PDCA程序找出身体约束的原因,制定减少约束的措施,包括加强医护合作,职责明确,细化原有制度,增订约束执行流程细则,明确身体约束使用指征、评估要求、解除指征等,减少刺激,避免患者躁动。并评价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施FOCUS-PDCA后,身体约束使用率低于实施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执行FOCUS-PDCA程序在ICU身体约束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FOCUS-PDCA程序 重症监护病房 约束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躁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对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中收治的躁狂症患者100例,其中包含50例具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和50例不具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将具有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制定为A组,无攻击行为的患者制定为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对比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暴力因子均有明显下降,躁狂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A组患者攻击行为以及暴力行为次数也有了明显减少。结论对躁狂症患者采用合理的心理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症,降低患者的攻击危险性,从而将患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 标签: 躁狂症患者 攻击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暴力攻击风险评估表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7年1月—11月在我院收治住院150位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攻击风险评估表”评估,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结果精神分裂症的一部分住院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所致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攻击风险。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后,存在暴力攻击风险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暴力攻击风险。结论对精神科存在暴力攻击风险住院患者经过风险评估且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暴力攻击风险的发生有明显预防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 暴力攻击风险评估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的有关预测因素。方法随机选择160例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0例健康者,对其一般资料、外显攻击行为、临床症状、社会支持进行评估,并对血清皮质醇进行检测,分析攻击行为产生的相关预测因素。结果青年女性产生攻击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是皮质醇和阳性症状,青年男性产生攻击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是皮质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结论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是皮质醇水平、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

  • 标签: 青年精神分裂症 血清皮质醇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社会排斥是一种广泛受到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当个体被社会排斥后,会产生挫折从而增加个体的攻击行为。认知风格是个体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场依存的个体依赖环境感知信息。本研究探讨了认知风格作为调节变量在社会排斥下对个体攻击性产生的影响。实验选择54名大学生被试,发现社会排斥会增加场依存个体的攻击性,场依存的个体在社会排斥的情况下产生更强烈的攻击性,但同时也发现在没有被社会排斥的情况下,场独立的被试产生更强的攻击意向。

  • 标签: 社会排斥 认知风格 攻击性
  • 简介:摘要宫妊娠发病率低,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但误诊或漏诊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超声检查为主要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方面要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恰当的方案,尽可能保留患者生育能力。本文对1例早孕期宫妊娠破裂报道,并就最新宫妊娠诊治新进展做文献复习。

  • 标签: 宫角妊娠 超声 宫腔镜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以制订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对策。方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分析兴奋躁动期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7.86%,其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结论需要及时治疗和加强监护,减少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30例ICU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所收治的30例ICU清醒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约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在ICU护理中予以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ICU病房 清醒患者 身体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科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后拟定出相关的整改对策。方法选取45例进行过保护性约束病人出现的问题缺点进行解析整理。结果出现的问题缺点均与在进行保护约束过程中实施方法不当、责任护士的履职尽责能力欠缺、相关的工作流程落实不对。结论提高责任护士履职尽责的能力,增强精神科责任护士护理技术的操作的能力、对病区责任护士进行技术操作量化考核和对治疗性沟通技巧进行培训,做好健康宣教的告知,是减少实施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出现问题缺点和不断完善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有效方法。

  • 标签: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 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