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的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定期做消毒和监测环境空气、人员的预防控制和麻醉恢复室的设置与合理布局、监控污染物品的处理措施及消毒管理麻醉恢复室可重复使用物品,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结果自麻醉恢复室建立以来,至2015年12月与麻醉恢复室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均合格。结论通过实践,探索出有效的麻醉恢复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通过监控,对各级人员的各项消毒隔离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促使间接感染途径得到有效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医院感染 麻醉恢复室 应用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手段,越来越能让病人接受与肯定。而控制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也是我们医护人员更应重视的环节。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不断增多,影响了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自身的成长进步。文章主要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诱因及特点,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心理诱因 特点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治疗的静脉输液反应患儿36例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分析输液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静脉输液患儿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后,及时控制住了输液反应,降低了患儿的痛苦,并有效控制了患儿输液反应的发生。结论患儿静脉输液反应后加强护理措施,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控制输液反应,降低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速度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还可有效的控制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保证患儿安全的接受输液治疗。

  • 标签: 静脉输液反应 处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患者的诊治方法,探讨其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32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12例给阴道取出;2例经开腹取出;2例经阴道行后穹窿切开术取出;16例在腹腔镜下取出,所有患者均在节育器取出后临床症状得以消失。结论计生人员要掌握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症与手术适应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定期随访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旦发生宫内节育器异位,需尽快通过适合的手术方法取出。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异位 诊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结肠造口并发症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搜集整理病案中有利于研究分析的信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应用效果等。结果结肠造口常见并发症为感染性皮炎、造口粪便梗塞、出血水肿、造口狭窄、造口脓肿等,经及时处置,36例患者处理有效,有效率为90%。结论结肠造口医疗技术的实践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和挑战,围绕预防措施的研究意义非凡。

  • 标签: 结肠造口 并发症 常见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及查阅资料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加强自我意识和规范化操作后手术室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强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防护意识,减少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锐器伤的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对本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2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类型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导管脱落,差错,坠床跌倒,压疮,液体外渗等,并分析了相关原因,主要与年轻护士评估不到位,制度落实及技术规范执行不到位,护士长管理不严格有关。只有加强安全风险管理,落实核心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强化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护士长多外出培训学习,加强管理力度,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其满足临床各种监测、治疗的需要的同时,一些危重患者、免疫力下降等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仍困扰着临床,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简述了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以及抗感染导管在临床的应用情况。

  • 标签: 中心静脉 导管插入术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的36例住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人数均为18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严密的预防院内感染措施,对病房内环境进行严密消毒和灭菌工作,提高预防院内感染的意识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比组患者则仅采取常规住院制度。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疾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率为10%(1/18人),对比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率为36%(6/18例)。观察组患者感染率要显著低于对比组患者。结论院内感染逐渐被人们越加重视,而有效的采取预防与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情况。

  • 标签: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采血前的心理疏导、采血中主动积极的与献血者交流沟通、采血后递上一杯饮料,并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与其攀谈,分散注意力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工作人员的整洁仪表、和蔼的态度、礼貌的用语、良好的心理暗示均可顺利完成采血任务,减少和降低献血反应率。

  • 标签: 献血 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肺结核疫情,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在学校与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例紧密接触过的师生,通过结核菌素(PPD)试验、胸部x线及痰涂片检查。结果1292人密切接触者中行PPD检查1292人,胸部X线的检查208人,痰涂片检查42人。查出有活动性肺结核10例,其中3例涂阳肺结核均入院治疗,7例涂阴肺结核在校治疗。结论因学校的结核病防控措施不足,成为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地段,故对学校与肺结核病例的密切接触的人进行筛查,成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学校 肺结核 疫情 控制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对人群聚集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为今后风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基本情况,采集疑似病例的双份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测定。结果对前10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疫情。首先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晨检,搞好个人卫生,每日环境卫生,通风,消毒以及搞好宣传教育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其次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尤其应对没有纳入免疫规划的5岁及以上年龄儿童、中小学生等高危人群,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风疹 暴发 控制措施 流行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高频电刀18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临床给予预防高频电刀灼伤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8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电灼伤,护理措施得当。结论高频电刀以其高频率、电流密度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其使用安全性能要求严格,只有给予有效地预防护理措施,处理得当及时,可以有效防止电刀灼伤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 高频电刀灼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术后发生创伤性精神障碍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28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9%,护理后心理健康、生活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为(80.4±5.2)、(86.5±3.2)、(78.0±4.9)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要分析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危害、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急诊 创伤性精神障碍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动物咬伤后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本卫生院接受治疗的动物咬伤患者150例参与研究,对患者实施预防护理,观察结果。结果4例患者出现全身或者局部轻微不良反应,占2.67%,没有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没有患者发生狂犬病。结论及时处理被动物咬伤后的患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做好咬伤患者的狂犬病预防护理,能够避免出现狂犬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动物咬伤者 狂犬病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5月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术后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应激性溃疡、褥疮、深静脉血栓等。通过对常见并发症的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正确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并发症 护理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