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及相关致病因素,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40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04例,对照组为未发生患者301例,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头孢菌素的各系统不良反应。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单因素为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饮酒习惯、过敏体质、情绪和环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酒习惯、体质过敏和过敏病史的不良反应具有特别的危险因素(P<0.05);头孢菌素的各系统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最高,有48例,比例为46.15%,其次是消化道29例,比例为27.89%,还有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结论医生应充分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药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服务专业素质,掌握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颅脑疾病患者中应用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右美托咪定神经外科患者的应用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30例颅脑疾病患者出现低血压,心跳减慢,肺部感染,为此减少右美托咪定剂量或及时停止应用,防止并发症的加重。结论:右美托咪定有镇静作用,但会引起心跳及血压改变,对老年患者或意识欠清晰的患者尤为注意,如出现类似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神经外科 不良反应
  • 简介:外周静脉置管与深静脉置管相比较,具有留置安全、创伤小、留置时间长、携带方便等显著优点,已作为护理人员可独立完成的一项侵入性操作广泛用于长期输液、肠外营养、静脉化疗患者,而与此相随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导管断裂就是其中严重并发症之一。

  • 标签: 导管治疗 PICC导管 深静脉置管 留置时间 肠外营养 预防处理
  • 简介:随着炎热的夏季到来,人们容易出现口臭、便秘、头昏沉、目不清等症状。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叶珊介绍:这是湿热之邪在作怪。湿热之邪不仅有外热来袭,也有身体内生的湿热。天气炎热和多雨潮湿是外感湿热的主要原因;此外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躲在空调房内,造成毛孔闭塞,汗出不畅,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也是引发湿热病症的一个主要原因;肝炎病毒的侵袭也是外感湿热毒邪的一个常见原因。

  • 标签: 外感湿热 湿热之邪 脾胃病 毒邪 肝炎病毒 湿浊
  • 简介:龋病是以细菌为主要因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3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1]。在口腔医学领域,儿童龋病是一个主要问题,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在发展中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较高,并且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儿童龋病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十分严重,且治疗率极低,儿童龋病可出现牙痛,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咀嚼功能降低,同时会出现根尖炎等口腔疾病,甚至影响恒牙胚的正常发育。本文就龋病的病因、龋病的治疗和龋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简要综述。

  • 标签: 儿童龋病 治疗 预防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现状及解决对策,进一步为临床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统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例数,根据感染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性以探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统计发现30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共出现46例,感染率为15.3%,感染部位主要以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统为主;经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者,其感染率均较高,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较无侵入性高,住院时间≥15天的感染率较<15天高,抗生素应用时间>2周的感染率较≤2周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患者年龄、抗生素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引起注意。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可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对患者的接触传播,尽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健康
  • 简介:我周围的一些老头伙伴,部有不同程度的排尿不畅现象,有的已经诊断患上前列腺增生症,有的虽未诊断,但八九不离十,必然也是此病在作怪。是不是所有老头儿都难逃此劫?有没有预防的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预防 排尿不畅 未诊断
  • 简介:当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各类医院不可忽视的问题,医院院内感染一方面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医患关系,目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加强对院内患者感染的研究,降低院内感染率,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院内感染 综合医院 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 探视时间 洗手消毒
  • 简介:目的探讨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及消毒状况,为改进托幼机构的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应用资料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某地区托幼机构的消毒情况予以调查分析。结果本研究所调查的托幼机构均制定了隔离、卫生消毒制度,大多数开展每日晨检,然而保健室感染管理较薄弱,且配餐间防鼠害、防蚊蝇以及洗手消毒设施不甚齐全;大多数托幼机构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玩具、毛巾和环境消毒,以消毒碗柜清洗餐具与饮水杯,但消毒器械索证不全,消毒剂往往过期,其中私营机构的不合理消毒现象比较突出。结论所调查托幼机构中的私营机构缺乏基本的消毒设施,应强化传染病的预防和消毒等知识培训,提升监管力度。

  • 标签: 托幼机构 传染病 预防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采取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孕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高危妊娠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2016年7月30~31日,由北京大学药学院主办,深圳福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癌症化学预防论坛-北京2016”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多家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化学预防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植物化学物质 化学预防 癌症 中药 饮食 北京
  • 简介:目的评价窝沟封闭术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淄博市张店地区2014年一年级9188名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实做窝沟封闭6851名,另外有2337名未做。在复查的时候从实做的人群中随机的抽选120例为观察组,其中共计有432颗第一恒磨牙,在未做的人群中随机的抽选60例为对照组,共计有210颗第一恒磨牙,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龋齿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12个月后的复查和随访,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进行窝沟封闭的对照组儿童而言,观察组牙齿的患龋率明显要低,两组儿童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龋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窝沟封闭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窝沟封闭技术 龋病 预防
  • 简介:目的探索预防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应用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258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照组实行产褥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行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水平,并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褥期 抑郁 预防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可达龙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至2014年入院治疗,在使用可达龙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患者23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分别从药物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几个方面分析该因素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程度。结果回顾性分析表明,因使用可达龙而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中,药物因素占主要方面;护理因素、患者因素影响程度依次降低。结论可达龙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可达龙致患者静脉炎的危害。

  • 标签: 可达龙 静脉炎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电动床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电动床站立训练配合基础预防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电动床站立训练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电动床 站立训练 脑卒中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很多老年人都会有这个感觉,自己一直坚持补钙,成效却并不好,仍然出现了骨质疏松的症状。对此,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开信表示,骨质疏松症和肾、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肝和肾的健康又是由脾胃所吸收的营养物质来支撑,脾胃一旦虚弱,肝和肾的营养也都得不到良好的补充。之所以很多老年人坚持补钙却成效不好,就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营养无法吸收,肝和肾也不能正常运转,久

  • 标签: 骨质疏松 脾胃虚弱 骨折风险 中医骨科 副主任医师 屈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唑啉用于选择性剖宫产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产科收治选择性剖宫产病例120例,依照不同给药方案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唑啉预防感染,观察组术后断脐即刻静脉滴注头孢唑啉2.0g一次,术后不再使用,对照组患者用药至术后48小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0.15±0.01)d显著短于对照组(1.16±0.37)d(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产褥病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孕妇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预防性使用头孢唑啉预防感染(的效果)与使用时间无明显关系,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并不会降低术后产褥病发生率。

  • 标签: 选择性剖宫产 头孢唑啉 感染 用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维生素AD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出生7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维牛素AD滴剂(A1500u,D500u/粒)(胶丸)口服一年,对照组未服或少服维生素AD,一年后以调查问卷形式随访一年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明显较未服用维生索AD减少,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出生后常规服用维生素AD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维生素AD 预防 呼吸道感染 免疫
  • 简介:目的:了解本校教学实习基地医院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1调取教学医院计算机医嘱管理系统同期外科电子病历及电子医嘱500份,对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类别、品种、使用率、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度外科共应用抗生素7类26种,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使用率为92.06%,其应用例次和使用频度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硝咪唑类、大环内酯类;单一用药比例71.47%,二联用药比例24.29%;抽样调查不合理用药比例34.62%,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品种选择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联合应用不当、溶媒不当等方面。结论: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中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必须加强对医师合理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知识培训和用药监管。

  • 标签: 预防性抗生素 合理用药 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