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西平、丙戍酸钠联用对比单用卡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接诊的2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个组类,每组各100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单用卡西平的治疗模式,对实验组患者西平、丙戍酸钠联用的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及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的数据,以此判定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由此可见,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西平、丙戍酸钠联用比单用卡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丙戍酸钠 癫痫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并发症及药物作用的影响,病死率较高,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及教育,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西平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应用卡西平的药理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卡西平有很强的抗癫痫效能,单用或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治疗部分性发作、特别是复杂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及这些发作类型同时存在的癫痫有效。结论卡西平是安全、有效、广谱、没有认知功能方面的不良反应,而得到广泛应用的抗癫痫药。

  • 标签: 卡马西平 药物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造成胎儿窘迫产妇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因胎盘早剥分娩胎儿的剖宫产患者20例,临床采取剖宫产手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手术的20例患者,胎儿正常取出,母子平安,剖宫产有效的降低了胎盘早剥造成胎儿窘迫死亡概率,20例患者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剖宫产手术是治疗妊娠晚期出现胎盘早剥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其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与参考。

  • 标签: 胎盘早剥 剖宫产
  • 简介:摘要云枝老师治疗中风以下虚上实,阴虚阳亢为主进行分析,注重辨别病性、病势、病位,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原则,辨证独特,用药恰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马云枝 中风 注重辨别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角膜屈光手术近视人群的情况。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28例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528例中男性(369例)比女性(159例)多,年龄20岁以下最多,占41.86%;职业以学生最多,占54.92%;手术目的以体检(49.65%)及升学(31.25%)为主,手术方式以全飞秒激光(占71.59%)为主流术式。结论影响我院近视人群选择角膜屈光手术的重要社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与手术目的,术式选择则倾向于最新术式。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人群 社会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探讨卡西平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万方数据网上50例卡西平重症药疹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8占例56%,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9例38%,剥脱性皮炎3例占6%。卡西平引起重症药疹与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起始剂量和潜伏期有关。结论卡西平引起重症药疹要预防在先,如用药期间有异常应该及时停药,尽早治疗。

  • 标签: 卡马西平 重症型药疹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脑梗塞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医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40例。本次患者均一般护理,而甲组加早期康复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生活自理能力、满意度。结果甲组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自理能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颅骨缺损修补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与观察组(20),对照组采用三维钛网,观察组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对比两组塑形满意度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塑形满意度、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骨缺损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可提高患者对塑形满意度,减少发生并发症。

  • 标签: 颅骨缺损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 三维钛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分析23例患腹股沟疝并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结果全部23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5~40分钟,未发现术中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对该手术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儿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疝气 腹腔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283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78例环甲膜穿刺术,5例咯血未予以穿刺,统计患者环甲膜穿刺成功率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的麻醉效果。结果278例患者环甲膜穿刺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优204例,良61例,中13例,差0例,优良率95.32%。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对患者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可有效减轻置管不适,提高患者检查舒适度,对保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安全及有效诊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环甲膜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6年2月收治35例CSP病例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结局。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保留了生育功能,27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48~72小时B超引导下清宫术,2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开腹病灶切除术,6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保守治疗。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成功保留子宫,是有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介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外科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外科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剖宫产术并在术中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的14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视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将其视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2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程度、产褥病率、恶露干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4h内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程度、产褥病率、恶露干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可比性。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剖宫产术,并在术中切除子宫肌瘤,具有临床可行性;同时研究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不仅避免了产妇再次手术的痛苦,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术 肌瘤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道支架中应用知信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食道支架植入术治疗的30例患者,依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常规护理,实验组(16例)知信模式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自我概念(20.63±9.51)分、自我护理能力(23.65±4.65)分等分值均更优,且躯体功能(54.23±13.02)分、认知功能(55.39±8.13)分等分值均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模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食道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推广。

  • 标签: 食道支架 知信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诊疗的5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7例、乙组27例。其中甲组为常规护理,乙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77.78%,显著低于乙组的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排便时间等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对胃肠道手术患者中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总有效率,改善其胃肠蠕动功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疾病 舒适护理 总有效率 胃肠蠕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选择复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的复位选择方式,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57例和23例。A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肠复位,B组给予手术复位。分析CDFI检查对两组患儿复位选择的指导价值。结果CDFI图像显示同心圆形直径≤30mm;套筒征长度≤50mm的患儿采用A组复位方式的成功率更高,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套叠发病位置于回盲瓣-升结肠近端,更适用A组复位方式,其成功率高于B组;而位置于回盲瓣-小肠近端,更适用B组复位方式,其成功率高于A组,对比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检查能够科学指导肠套叠患儿的复位方式的选择,使其治疗成功率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选择复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盆腔炎患者78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临床手段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8%(28/3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4.9(37/39),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盆腔炎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措施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腔炎 护理干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