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螺旋CT诊断的临床基本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患,共有61例,经手术切片与病理观察,所有病患均被确诊为肺癌病患,对所有病患实施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此类检查方法的运用效果。结果对比螺旋CT检查结果与肺癌病患病理分型检查结果,经螺旋CT检查病理分型检查结果来看,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运用于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极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肺癌患者 诊断价值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单用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中选取9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参照组患者单用卡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低于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癫痫患者使用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癫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分期针灸治疗应用于周围性面瘫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形式将某院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5)与试验组(n=3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分期针灸治疗,对比分析经不同干预之后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7.14%、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为(87.52±5.24)分,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12%、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61.57±6.21)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期针灸治疗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针灸的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分期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患者胃肠减压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86例施行胃肠减压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174例,失败12例,成功率为93.5%。因固定不当导致胃管脱落11例,患者因不慎拔出胃管8例,因感觉不适自主拔管5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达12.9%。结论分析胃肠减压前、中、后的护理以及一次性置管失败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完善相关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普外科 胃肠减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重症监护室)谵妄患者强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接收的86例ICU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分别在治疗当日3小时内、48小时及出ICU前3小时内,采用CAM-ICU(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单)量表、APACHE-I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评分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CAM-ICU、APACHE-I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谵妄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谵妄 强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乳晕切口乳腺手术方案应用于乳腺手术的治疗有效性,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接受乳腺手术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2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分两组后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疾病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疾病得到改善,并且采用常规术后护理,配合后,患者手术切口均得到良好愈合。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手术入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同时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治疗感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乳晕切口 乳腺手术 手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剖宫产肌瘤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2例,实施单一剖宫产手术,研究组为42例,予以剖宫产术与肌瘤切除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各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产后恶露排净时间、住院时间,均要长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宫缩素使用量以及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剖宫产肌瘤切除术,治疗效果优异,于临床中进行推广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肌瘤切除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瑞芬太尼麻醉,曲多组加用曲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结果曲多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曲多组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曲多组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8.26±1.24分、24.21±1.50分、8.26±1.24分、24.21±1.50分低于对照组19.31±1.15分、32.42±1.25分、19.31±1.15分、32.42±1.25分,P<0.05。结论曲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曲马多 瑞芬太尼 麻醉 早期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当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年之内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析,根据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改良组患者则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对比无差异,但是改良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双方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中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而言,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早期 脑卒中 偏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2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性局部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全面腹部超声诊断,记录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临床诊断时间、延迟诊断率以、检查费用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中诊断符合105例,不符合5例,诊断符合率为95.5%;对照组中诊断符合88例,不符合22例,诊断符合率为80.0%;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超声检查时间长、临床诊断时间短、检查费用高、延迟诊断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诊断急腹症时,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急性阑尾炎的漏诊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 急腹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疗法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诊治支气管扩张的患者15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79例,对照组78例。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有助于加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雾化吸入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腺导管插管术(ERCP)插管困难患者二次ERCP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ERCP插管困难患者中选取87例作研究对象,在其常规插管失败后,进行乳头预切开,再次尝试插管,若1h后插管操作仍未成功,则择期进行二次ERCP插管。结果①本组患者的总体ERCP的插管成功率是93.10%,与首次ERCP插管成功率64.37%相比较高(P<0.05);②本组患者首次ERCP插管时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4.94%,与二次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3.45%相比较高(P<0.05)。结论ERCP插管困难患者二次ERCP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显著提升ERCP插管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可行性均较高,可借鉴。

  • 标签: ERCP 插管困难 二次ERCP 并发症 插管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患实施剖宫产术麻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取的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患,根据病患血小板计数的不同进行分组甲组(5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23例)、乙组(3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21例)和丙组(血小板计数<30×109/L,16例)。所有甲组病患与乙组病患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而丙组病患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对比三组病患手术相关数据、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甲组、乙组及丙组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甲组病患新生儿Apgar评分(1min)最优、其次为乙组和丙组,丙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与甲组和乙组比较(P<0.05);甲组病患新生儿Apgar评分(5min)最优其次为乙组和丙组,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5min)比较(P>0.05);三组病患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患的剖宫产麻醉选择中根据病患的血小板数量、出血病史、凝血功能综合判断,才能保障病患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症 剖宫产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胸食管胃超胸顶机械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1例应用经胸食管胃超胸顶机械吻合术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两组患者均使用国产吻合器经胸食管胃超胸顶机械吻合术来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发生胸腔积液,1例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全部痊愈出院。出院后的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出现,患者身体情况明显改善。结论经胸食管胃超胸顶机械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癌切除术 机械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中耳炎患儿进行分组,采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两组患儿均基础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79%;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为87.8%,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护理干预 满意度分析
  • 简介:电子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该项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痛苦或配合欠佳,而导致检查失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疗质量,我科自2005-03开展了无痛肠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肠镜检查/护理 麻醉 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ADL评分、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ADL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34±3.64min,对照组为80.25±8.95min,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治疗脑积水,其疗效与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相当,对于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恢复均具有积极作用,且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患者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临床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保证有效确保临床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的手术,气管切开术在我国哦临床上使用已有多年历史。人体在正常状态时,其机体中的鼻、咽腔以及机体呼吸道对患者所吸入气体发挥着加温湿化的生理作用,当对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机体吸入的气体将会绕开发挥加温湿化功能的呼吸道,这将导致进入人体中的气体作用相对干燥,继而导致患者粘液纤毛系统出现临床损伤,进而导致该系统中异物清除作用削弱。同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炎症等疾病临床症状。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曲多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8例ASAI-Ⅱ级患者,均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曲多低剂量组)、C组(曲多中剂量组)、D组(曲多高剂量组),每组12例。B、C、D三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静脉注射曲多注射液1mg.kg-1、1.5mg.kg-1、2mg.kg-1;A组不给予曲多注射液治疗。给药前(T1)、给药时(T2)、给药后10min(T3)和30min(T4)分别测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Rike镇静和躁动评分(SAS)。结果在T4期,A、B组患者的MAP、HR有明显的升高,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的HR有明显的降低,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T4期,C、D组患者的MAP、HR与A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C、D3组患者在T4期S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SAS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曲多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好,其中以1.5mg.kg-1给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马多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处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7%,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较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病程,是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 标签: 脑梗塞 恢复期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