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心脏”,它担负着全院所有医疗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的重要任务。因此,国家卫生局于2016年重新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对消毒供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规范中提出消毒供应中心必须有完善的信息追溯系统,目的是更好的开展消毒供应工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临床一线服务。现将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作出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手术室患者行基于信息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基于信息的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负性情绪、围术期应激。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评分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患者行基于信息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负性情绪,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手术室 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护理 围术期应激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管理在康复护理信息系统当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0名女护士所开展的规范管理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构建管理团队,按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比较开展规范管理前后,康复科护理问题出现率、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开展规范管理之后的护理问题出现率、投诉率较比未开展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信息系统 规划化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应用对冠心病相关基因进行有效分析。方法:将冠心病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获取,将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来,并对差异基因展开KEGG,GO和PPI网络分析,并将Webgestalt进行应用,实现对冠心病患者miRNA和转录因子的预测,促进miRNA-TF-gene调控网络的有效建立。结果:得出1449个差异基因,在将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冠心病样品中有726个上调基因,下调基因为723个,差异基因与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差异显著。结论:将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应用,对冠心病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准确分析,保证获取冠心病基因通路,miRNA和转率因子,了解冠心病特性,从而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相关基因 生物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干预对HLAP治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人文精神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文精神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293,4.025,P=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χ2=6.982,P=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予以人文精神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人文关怀 叙事医学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作用。方法:(1)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的500份没有应用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病案做为分析对象,命名为常规组。讨论病案信息管理中出现过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后于2018年1月实施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再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应用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后的500份病案做为对照,进行病案信息记录合格率比较。(2)抽取2016年1月份-2019年12月份一直在我院工作的40名医生和60名护士,对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前后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1)应用了病案信息管理技术以后,对照组病案信息记录的合格率为100%,高于常规组的98%。(P<0.05),有统计学意义。(2)实施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后,医生和护士对于病案信息管理技术评分分别为97.50%和95.00%,高于实施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实施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病案信息记录合格率,医护人员满意度更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 医院等级评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等级评审中病案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我院医护患三方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初期作为对照组,实施后期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医师知识掌握度、医生及编码员的认知状态、病案信息管理技术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两组医师知识掌握度、医生及编码员的认知状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案信息管理技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病案信息管理技术效果理想,可以提高护士和医师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等级评审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 运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医院中药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8月,选择我院100例中药治疗患者(100份处方)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实施信息技术管理措施,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未实施信息技术管理的100例患者(100份处方)与之进行对比,并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信息技术管理方案实施后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P

  • 标签: 医院中药管理 信息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城市医联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是从本质层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助于优化整合医疗资源结构整体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逐步下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整体保证医疗服务体系能效,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结合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精准性解决措施,助力城市医联体有序建设

  • 标签: 医联体建设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基层医院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家财政支撑、内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部门协作等方面存在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能力,须转变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基层医院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全电子信息排班系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2-2021.02,以我院手术室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班方式,研究组采用全电子信息排班系统。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护士的每日手术排班耗时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士的手术通知单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电子信息排班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可减少排班耗时,降低手术通知单错误率、提高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全电子信息排班系统 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PACS系统影响放射科技术队伍建设的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引进PACS系统的某医院,对PACS系统接入工作前后,医院放射科技师工作流程耗费时间,以及设备可靠运行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引入PACS系统后,放射科技师在患者预约、患者检查、匹配图像和申请单、书写报告、审核报告、送达报告的时间上,有了明显缩短现象,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的时间大幅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S系统在放射科科室中成效显著,可以实现放射科技师工作耗费时间的显著下降,提高设备的运行时间,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应重视该系统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

  • 标签: PACS系统 放射科 技师队伍建设
  • 简介:摘要:从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肝纤维的研究进行整理概括,总结其研究规律。提出今后可从从肝纤维化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角度探究中药在治疗肝纤维中的作用机制角度对中医药在肝纤维防治上进行探索。

  • 标签: 肝纤维化 中医治疗 肝积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规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规培护士进行研究,共96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调查护士的心理状态,并使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调查职业观,分析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护士采用scl-90量表评估,分数为102-145分,平均值为(125.46±12.23)分。结论 规培护士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需加强心理健康管理,有效消除负性情绪,预防不良情况,提高管理质量,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规培护士 心理健康管理 影响因素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于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研究两个组别。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34例)采用人性管理。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人性管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突出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人性管理有助于推进护理工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持续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常规管理 门诊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晚期肿瘤患者接受癌痛规范护理的必要性。方法 参与本次癌痛护理实验活动的晚期肿瘤患者总数为100例,所有研究样本都是随机选出,基础组、比较组患者分别应用基础护理模式和癌痛规范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比较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98.00%)均高于基础组(86.00%);疼痛程度、焦虑情绪评分则低于基础组。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在癌痛规范护理流程干预下,疼痛程度减轻,情绪状态转好,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临床护理工作更满意。

  • 标签: 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 晚期肿瘤患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