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科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选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棉纱寸带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橡胶输液用压脉带固定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重新固定导管次数,更换导管时间,调整松紧度的频次,调整导管系带松紧度的时间,气切护理过程中接触系带后执行手卫生的次数,固定系带下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经过数据分析显示,在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中采用输液管加橡胶输液压脉带固定气管导管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纱布带或者棉纱寸带缺点,达到随时灵活调整系带松紧度,避免系带过紧造成压力性皮肤损伤,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改良气管切开导管固定方法 棉纱寸带固定法 橡胶输液用压脉带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外固定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有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64%,显著高于观察组的7.69%,(P<0.05)。结论 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外固定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控制感染和稳定骨折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外固定器 四肢开放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了解护士和患者使用新型压力传感情况固定带满意度情况,评估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在护士和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采用李克特量表和随机调查的方法,对我院ICU工作的在同一时间使用过胶带及新压力传感固定带的76名护士以及在我院ICU治疗的200例使用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患者被分为使用胶带实验组与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对照组。结果发现相对于胶带,护士与患者对新型压力传感固定带的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护士患者 新型压力传感器固定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支气管阻塞与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胸科手术应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月,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为单肺通气麻醉,对照组实施常规双腔支气管插管,观察组为支气管阻塞。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科手术中,采用支气管阻塞通气麻醉效果也较为理想,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 支气管阻塞器 胸科手术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在牙釉质脱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1-12至2022-12月时间段内,42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病人纳入样本,观察病人矫正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在牙釉质脱矿程度方面,0级脱矿程度发生几率明显较高,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经不刷牙次数统计显示,每次刷牙次数超过3次病人脱矿指数以及软垢指数评分更优,组间结果相差较大(P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 脱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固定矫正正畸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分析牙龈指数和牙釉质脱矿情况。方法:纳入时间在2021年8月到2023年10月,本院收治60例固定矫正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口腔护理干预)各30例,比较两组牙龈指数、牙釉质脱矿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各项牙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口腔护理价值高,能够改善患者牙龈健康,减少牙釉质脱矿情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固定矫正器正畸 牙龈指数 牙釉质脱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管气管异物是儿童专科医院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和危重症,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在医院,规范的诊疗、术前/术后护理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环节;在家庭和社会,有效预防异物的发生是避免意外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总结儿童气管气管异物的诊疗、术前术后的护理、异物的预防,为保障儿童气道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异物 诊疗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lon骨折采用临时骨牵引外固定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时,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35名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采用分期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一期手术时采用临时骨牵引联合外固定下,对患者骨折进行稳定改善患者组织条件,二期手术时对患者的关节面进行精确复位,根据患者的骨折原始畸形和粉碎程度,选择对应的支撑钢板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35名患者均得到随访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3~2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切口恢复正常状态,无切口感染或复位丢失的问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骨折愈合状况良好,愈合时间为10~16周,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2周。末次随访中针对患者的优良状况进行评价,发现本次研究中恢复结果:优21名,良12名,差2例。结论:在针对Pilon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手术术作为治疗方式,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分析手术的处理方案能够降低二期手术内固定手术时的复位难度,使患者手术后的恢复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Pilon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心静脉导管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其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病死率,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住院费用。而CRBSI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医院感染,因此我们要分析引起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感染途径,采取措施积极预防,从导管的选择、插管部位、消毒液的选择、操作环境、无菌技术、敷料更换、接头的消毒、输液装置的更换、导管堵塞的预防以及导管的维护等各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经验,依靠循证医学证据,使其可防可控可治,实现零风险、零感染、零宽容的目标。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PICC导管置入术的原则是将中心静脉PICC导管插入外围。PICC导管穿过肘部前部的外周静脉,然后沿着血管进入上部中空静脉。(外周静脉是有价值的静脉的首选,其次是肘中静脉和垂直静脉),这使得可以以高速和高速将药物直接注射到静脉中,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留置 PICC导管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许多优点,如并发症少、静脉停留时间长。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是PICC导管堵塞。本文论述了国际贸易条约原则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性,并分析了预防和补救措施。

  • 标签: PICC导管 导管堵塞 预防护理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中心静脉导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外相关资料,查找微型中央导管的使用情况,研究现状及其他方面的文献,对迷你中线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结果:迷你中线导管具有较经外周静脉放置中心静脉置管经济,较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降低,较短套管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和留置时间延长的显著优点。结论:目前国外迷你中线导管临床应用和研究比较多,主要分布在儿科急诊和监护室等关键科室。我国对于迷你中线导管使用不多,导管临床使用实践,并发症防治及静脉导管质量管理和控制均有局限性。今后可进一步探讨迷你中线导管操作适应证与禁忌证,相关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并为我国迷你中线导管的实践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迷你中线导管 静脉输液装置 静脉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导管堵塞的现状及进展。方法 通过阅读近5年的资料,分析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降低导管堵塞的处理方法,并对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后溶栓药物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应用尿激酶溶液溶栓效果显著,应用乙醇+肝素封管及应用阿替普酶溶栓还需在国内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实践。结论 需加强对静脉输液规范操作培训,溶栓方法有待继续研究及验证。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堵塞原因 溶栓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内窥镜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气管异物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64例气管异物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异物,对照组则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的一次取出率1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8.13%),且观察组无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并发症患者有2例,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的手术平均时间(41.1±11.2)少于对照组的手术平均时间(49.5±13.3),组间差异P<0.05。结论 采用内窥镜治疗气管异物,具有效果显著,手术时间少,患者痛苦小,并发症概率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窥镜 气管异物 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高龄患者经导管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减少高龄患者在植入起搏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压力性损伤及穿刺处感染,后期随访未出现心悸胸闷晕厥等情况,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Micra无导线起搏器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