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椎间开窗治疗稳定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83例稳定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双侧椎间开窗治疗。结果76例平均随访1.5(0.5—6)年。疗效采用Nakai评分标准:优5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2.1%。1例因多节段双侧椎间开窗导致医源性腰椎失稳行二次手术。结论双侧椎间开窗法是治疗稳定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管狭窄 腰椎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稳定心绞痛( SA)与不稳定心绞痛( 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 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 各 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 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 71.11%、 67.78%和 73.33%, 不稳定组分别为 87.78%、 85.56%和 90.00%。不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 UA, 可以有效降血脂, 改善心电图, 缓解心绞痛症状, 提高中医证候积分, 值得在 UA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rug treatment between stable angina (SA) and unstable angina (UA).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group and unstable group, 90 cases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metoprolo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71.11%, 67.78% and 73.33% in stable group, 87.78%, 85.56% and 90.00% in unstable group,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in the unstabl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abl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etoprolol capsule is more suitable for UA.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ood lipid, improve ECG, relieve angina symptoms, and improve TCM syndrome scor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UA.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手法复位加上小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3例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资料,观察利用手法复位加上小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记录患者治疗3个月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37例痊愈,27例显效,19例有效好转,没有无效病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加上小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患者,且治疗效果能使患者基本满意,能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固定 跟骨牵引 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FrankelⅢ矫治器对前牙反[]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反[]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前牙反[]儿童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8.2岁,用FrankelⅢ矫治平均时间9个月,将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FRⅢ治疗后,上颌前牙唇倾度,SNA角,ANB角及下颌平面角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RⅢ矫治器对于功能性及轻度骨性反[]疗效显著,宜在替早期开始治疗。

  • 标签: FR Ⅲ |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错()畸形伴列缺损行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0年01月-2021年06月本院纳入的60例错畸形伴列缺损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单一口腔正畸治疗和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成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牙齿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牙齿固定评分高于参照组,软垢指数及牙菌斑附着指数较低(P

  • 标签: 错牙畸形伴牙列缺损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2*4矫治技术对替期前牙反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替期前牙反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牙齿矫治,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结果在治疗之后,患者的反已全部纠正正常,覆覆盖无异常,且改善了患者软组织的侧貌,具有美观性。结论2*4矫治技术在解除反患者具有良好、快速的矫治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2*4 矫治技术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列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和对照组(修复治疗)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舒适度优良率(95.83%>66.67%,χ2=4.923)、美观度优良率(91.67%>66.67%,χ2=4.547)、对于修复效果的满意度(91.67%>62.50%,χ2=5.779)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84.93±4.19)分>(75.74±4.30)分,t=7.49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错列缺损的临床治疗,选择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牙齿功能,恢复其美观度,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错牙合伴牙列缺损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稳定心绞痛( SA)与不稳定心绞痛( 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 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 各 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 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 71.11%、 67.78%和 73.33%, 不稳定组分别为 87.78%、 85.56%和 90.00%。不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 UA, 可以有效降血脂, 改善心电图, 缓解心绞痛症状, 提高中医证候积分, 值得在 UA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错[]伴列缺损患者治疗以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开展错[]伴列缺损治疗的58例患者为样本资料,以红蓝球的方式实施随机小组划分,29例以口腔正畸实施治疗的为参照组,剩余29例以口腔正畸+修复治疗的为研究组,评估并统计治疗开展相关指标状况。结果:研究组实施治疗后有效率计算值较参照组略高(P

  • 标签: 错牙合 牙列缺损 口腔正畸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受社会大环境因素影响,当下的人们大多没有一个较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口腔护理意识。因此,近些年因牙周炎到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从实际的牙周炎临床治疗工作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都存在咬合关系不良的问题。而且有相关资料表明,咬合关系不良会导致牙周组织发生改变,进而发生创伤引发牙周炎。因此,现就将本人的实际临床口腔牙周炎治疗工作经验,结合近些年有关牙周炎与创伤关系的研究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并进行论述,供业内人士共同分析讨论。

  • 标签: 牙周炎 ( 牙合) 创伤 新进展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例幼儿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3、16个月;致伤原因均为汽车碾压伤.损伤情况:1例女性患儿右髂骨骨折、右耻骨上下支骨折、左骶髂关节脱位,伴有失血性休克和右股骨转子间骨折;另1例男性患儿耻骨联合分离,左髂骨骨折,伴有左股骨干骨折.2例患儿骨盆骨折按Torode-Zieg分型均为Ⅳ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5、18d.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本组2例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6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400mL.2例患儿术后分别获48、19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2例均为优.2例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12周.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分别为91、95分,疗效评定均为优.末次随访时2例患儿双下肢均等长,行走无疼痛,下肢无旋转,步态良好.结论儿童骨盆骨折临床并不多见,<2岁的幼儿更是极其罕见.对于移位明显且伴有耻骨联合分离及骶髂关节脱位的幼儿骨盆骨折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不同干预方式对比,对照组应用普通干预方式,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脂水平、SAS、SDS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血脂等指标对照组比对照组高,SAS及SAS分值对对照组高,所以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讨论在不稳定心绞痛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干预,可提升护理效果,使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 标签: 不稳定型 心绞痛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侧集中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应用于全D义齿修复的系统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全D义齿修复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观察组用舌侧集中全口义齿。结果:观察组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修复1个月和修复6个月拒绝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1个月、修复6个月 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口义齿修复采用舌侧集中系统的效果优于解剖式双侧平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舌侧集中牙合 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结合口腔修复的方法,来治疗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错合并伴有列缺损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龄在15--40岁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名患者.治疗组先采用方丝弓对患者的牙齿进行矫治,然后再对患者的牙齿进行美观修复.而对照组则直接对牙齿错伴有列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牙齿矫治和修复情况,牙齿功能的修复情况,以及会回访病人的满意程度.结果采用正畸和修复结合的方法治疗牙齿错合并伴有列缺损的患者的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错伴有列缺损的患者中用口腔正畸和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美观修复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列缺损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5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在错()伴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错()伴列缺损患者60例,对照组直接接受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口腔功能评估量表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错(牙合) 牙列缺损 正畸治疗 修复治疗 口腔功能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