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腺鳞癌(Lung adenosquamous carcinoma,LASC)是一种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亚型,占所有患者的0.4-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肺肿瘤分类》,LASC被定义为混合型肿瘤,由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组成 。然而,它在病理上是异质性的,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非小细胞肺癌亚型,比传统的肺腺癌(LUAD)和鳞状细胞癌(LUSC)更难治疗,通常预后较差 。许多研究表明,基因突变是肺癌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诱发和维持恶性肿瘤的分子改变被称为驱动基因,包括EGFR,KRAS,HER2,PIK3CA,BRAF,MET基因突变和ALK,ROS1和RET基因重排。RET属于原癌基因,负责编码一种称为RET的跨膜蛋白,该蛋白属于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独特的细胞外结构域,在120个氨基酸序列中包含4个钙粘蛋白样结构域和16个半胱氨酸残基 。RET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或重排,进而激活RET基因,并可能编码出具有异常活动的RET蛋白,其将传递异常信号并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细胞生长、生存、侵袭、转移等。持续的信号传递会造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因此导致肿瘤的发生与进展 。本文将报道1例RET基因突变型肺腺鳞癌患者诊治的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腺鳞癌 RET 晚期 转移
  • 简介:摘要:对2023年0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DUOX2基因突变所致先天性甲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患儿,女,1天,因“发现炎性指标升高半天”入院。体重2.4Kg(小于胎龄儿),身长47cm(小于胎龄儿)。患儿父亲、母亲无相关表型,患儿基因检测示DUOX2基因有2个杂合突变。先天性甲减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格和精神发育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本研究报道2023年0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DUOX2基因突变所致先天性甲减的患儿,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DUOX2基因,先天性甲减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癌是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近年来PTC发病率急剧上升,甲状腺乳头状癌分为经典型,高细胞亚型等亚型。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见基因突变类型,是近年来分子研究热点,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增加甲状腺癌诊断精确性,与PTC侵袭性密切相关,术前检测可有效指导PTC治疗方案选择,在PTC诊疗方面意义重大。研究综述BRAF V600E突变对PTC的临床研究,从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阐述,探讨相关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BRAF V600E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1例KCNJ11基因突变致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的治疗过程、药学服务与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患儿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供药学服务,简化给药方式,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医疗成本。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新生儿糖尿病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CYP2C19基因突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符合要求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45例)与氯吡格雷组(45例)。替格瑞洛组于PCI术后次日口服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组于PCI术后次日口服氯吡格雷治疗,2组疗程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替格瑞洛组总有效率高于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术后1天和7天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术后6个月LVESD和LVEDD低于氯吡格雷组,而LVEF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CYP2C19基因突变型ACS患者行PCI术后疗效优于氯吡格雷,且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突变型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