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HBeAg阳性的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的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及耐药变化。结果替比夫定疗效好,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1%、80.0%、57.8%和30.0%。初治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序贯组(P〈0.05),但有早期应答的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早期应答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均显著好于无早期应答患者,而且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疗效肯定,初治疗效好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患者,但后者有早期应答反应时其治疗10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与初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早期抗病毒应答反应,及时进行优化治疗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病毒学突破 序贯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常规输注(30min)和延长输注时间(3h)两种给药方法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肾清除率增加(ARC)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单盲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住院的需要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老年H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g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使用静脉输液泵匀速维持30min,每8小时给药1次;研究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g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使用输液泵匀速维持3h,每8小时给药1次。两组至少用药7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将40例患者中肌酐清除率(Ccr)≥130(mL/min)/1.73m2的患者列为A1组,其余患者列为A2组。将对照组和研究组中Ccr≥130(mL/min)/1.73m2的患者分别列为B1组和B2组。单独比较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治愈率和28d生存率明显升高[临床治愈率:70.00%(14/20)比50.00%(10/20);28d生存率:85.00%(17/20)比65.00%(13/20),P均〈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降钙素原(PCT)明显改善[CPIS降低值(分):(2.88±2.51)比(1.25±1.67);PCT降低值(μg/L):(2.43±0.68)比(1.05±0.27),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与A2组比较,A1组临床治愈率,28d生存率明显降低[临床治愈率:44.44%(4/9)比64.52%(20/31);28d生存率:66.67%(6/9)比77.42%(24/31),P均〈0.05],CPIS评分及PCT下降值亦有明显差异[CPIS降低值(分):1.62±1.61比2.19±2.2;PCT降低值(μg/L):(1.41±0.39)比(1.84±0.5),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

  • 标签: 美罗培南 延长输注时间给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肾清除率增加
  • 简介:目的观察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sAg低水平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序贯q干扰素(IFNα)治疗的疗效,并探讨HBsAg消失的相关因素。方法长期接受NA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HBV-DNA〈1000拷贝/mL,持续时间〉12个月),且HBsAg低水平(HBsAg≤〈2000U/mL)的HBeAg阴性CHB患者,转为IFNα治疗4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48周时血清HBV-DNA定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和血常规,停药后随访24周。以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HBsAg〈10U/mL为疗效评价指标。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确定HBeAg阴转史及HBsAg变化情况对治疗后HBsAg消失的预测价值。结果83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停药24周时,15例(18.1%)获得HBsAg消失,5例(6.0%)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9例(10.8%)达到HBsAg〈10U/mL。HBsAg消失组中HBeAg自发阴转的患者比例高于HBsAg未消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27,P=0.002)。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0.5logU/mL者治疗后更易实现HBsAg消失(X^2=16.576,P〈0.001),其预测HBsAg消失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95%CI:0.686-0.935,P〈0.001)。结论经NA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sAg低水平的HBeAg阴性CHB患者,序贯IFNα治疗可获得较高HBsAg消失率;HBeAg阴转史及治疗早期HBsAg变化情况可用于预测及指导治疗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Α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 简介:1994年开始,泰国-缅甸边境广泛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治疗恶性疟,使得恶性疟的发病率有了显著的降低。近年青蒿素联合疗法的疗效有所下降,作者对疗效下降与恶性疟原虫中K13基因突变(对青蒿素耐药的基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恶性疟原虫 联合疗法 青蒿素 遗传变异 疗效 恶性疟疾
  • 简介: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华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国际化疗学会、亚太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和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定于2017年9月14-17日在上海召开。

  • 标签: 抗微生物化疗 感染性疾病 抗微生物治疗 临床微生物 上海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