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最新的护理观念,其核心是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最新、最佳的科学证据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循证护理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将循证护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从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临床实习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既巩固护生的理论知识,又使护生获得基本技能训练。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多注重对护生的临床指导,忽视对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造就出来的“空腹形”人才与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护理专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近几年,我国护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改革。2004年5月-2005年7月我院对在我院实习的2004届护理本科生的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基础上侧重了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旨在使护理本科毕业生成为会临床、会教学、会管理、会科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经实践认为多元化、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护理本科毕业生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实习教学 护理本科生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方法 临床护理教学 本科毕业生
  • 简介:<正>近年来,循证护理的开展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循证护理的观念被人们广为接受,中国护士已经认识到:所有的护理行为应根植于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证据。其次,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得到了良好的推广。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证据",临床护士常常会产生困惑:如何将证据运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对某一疾病或症状是否存在一整套以临床研究为依据、较为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为此,循证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应运

  • 标签: 循证护理 临床护理 实践指南
  • 简介:[摘要]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搜索,归纳总结国内外叙事护理的发展和现状,来明确叙事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必要性,提出叙事教育在临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和展望,为以后大力发展叙事教育提供依据和借鉴。

  • 标签: [] 叙事教育,临床护理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带教和多种教学技巧应用在精神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我科2020-2021学年在我科实习的64名护生,采取临床路径带教和多种教学技巧应用,在入科和出科进行问卷调查搜集资料及考核,分析效果。结果 实习出科考核时,护生对带教满意率、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有提升、社会责任感均提高。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采用临床路径和多种教学技巧应用能帮助护生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护生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 护理带教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护理微查房运用于临床实践,评价实施效果。 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及外出参观学习,建立专科微查房制度与流程。微查房制度包含了查房目的、查房要求、查房特点、具体实施四个方面,流程包含了三个阶段:1.查房前准备:由护士长或教学组长选择适合病例,或责任护士主动提出可查房病例。查房护士提前1-2天摘简要病史,回顾护理过程,在科室微信交流群发布病例基本信息,其余护士应提前查看患者及病例了解病情。2.查房进行时:查房护士简要汇报病史(基本信息、主要病情、治疗护理、主要存在问题、需要讨论的主题等),其余护士积极补充或提出新问题及相应措施,护士长或教学组长提问2-3个疾病相关问题,由护士或实习护生回答;最后护士长对查房内容进行小结。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查房,并为其解疑答惑。3.措施落实与评价:完善记录,落实讨论后确定的相关措施。责任护士先自我评价措施的有效性,护士长或教学组长在微查房后3日内再次评价,并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将上述制度与流程作为普通查房的补充形式,自2018年1月开始应用于我科临床实践,每周实施1-2次,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组织方式与查房形式。实施一年后编制问卷调查实施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微查房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提高22.7%,2018年平均满意度较2017年增长11.6%;责任护士对病史的凝练及汇报能力明显提升,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明显提升。 结论 实施护理微查房,促进患者掌握专科疾病知识及满意度的提高;促进责任护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了病区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微查房以问题为导向,形式灵活、言简意赅,且耗时相对较短,值得在临床护理查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微查房 临床实践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护理在急诊科的临床实践。方法  将我院2020年5月~12月期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120例急诊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6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于常规护理同时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及其对疼痛控制的效果评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两组肺癌疼痛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疼痛专项护理(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肺癌疼痛患者的疼痛专项护理实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疼痛 临床护理 疼痛控制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世界性的多元文化研究在护理学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护理学科的分支:多元文化护理。在世界各国人民交往频繁的今天,多元文化护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运用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就多元文化护理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意义作一阐述。

  • 标签: 多元文化护理 临床护理实践 价值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CT检查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并评估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医院中选择了100名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的患者。为了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脹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了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了高质量的护理干预。研究目的是比较这两组患者在负面情绪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到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AS评分都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CT检查在临床护理中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诊断工具。它能够提供详细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然而,在应用CT检查时应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CT技术的改进和新的应用领域,以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 标签: CT检查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为做好自学考试护理大专生临床带教工作,根据自学考试实习学生的特点制订带教计划.方法突出一个特色,即因人施教的特色;强化两个环节,即理论教学环节和操作带教环节;做好三个阶段,即统一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常规阶段,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阶段,模拟考试的强化训练阶段;培养四个能力,即培养交往沟通能力,培养个案书写能力,培养运用整体护理观念能力,培养护理管理能力.结果毕业临床考核通过率为96%.结论优秀的带教老师是保证临床实习质量的前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临床实习考核的基础,因人施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临床实习质量的保障.

  • 标签: 护理教育 自学考试 临床带教
  • 简介:目的围绕校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框架,结合护理本科教育中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加强校外临床护理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的对策。方法着眼于建设与评估,构建政府、学院、基地3方互相融合的校外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模式和评估指标体系,对我院15所校外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水平评审。结果通过初步实践,将部分校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成具有一定教学和管理水平的优秀基地。结论通过加强校外临床护理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赋予了校外临床教学基地新的功能与内涵。

  • 标签: 护理 临床教学基地 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学校教师主导护理临床见习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在44名护理大专生的临床见习中,应用“学校教师主导”的带教模式。在见习前、后采用临床见习学生观察能力评价量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见习后,学生的观察能力总分及观察认知、观察能力品质维度得分高于见习前(P〈0.05),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见习前(P〈0.05)。结论学校教师主导护理临床见习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临床实习 医院 教学 教育 护理 学校教师主导
  • 简介:目的探索改进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实习带教工作的方法,深化临床教育内涵。方法针对本科护理实习生的培养目标,从设置实习计划、营造良性实习环境、培养临床工作综合能力等方面人手,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结果本科护理实习生普遍认为带教计划安排全面,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临床实习得到很大提高。结论通过改进临床带教工作,使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保证了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标签: 护理 临床教育 实习生 本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组观察对象临床实习护生30例,进入研究后,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观察组(n=15)实行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教学,一组对照组(n=15)实行常规教学,对比不用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表中认知、耐心、勇气各维度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临床护理教学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临床技能培训对医学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通过对一组医学护理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并与未接受培训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培训组的临床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培训包括模拟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医学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好的准备。

  • 标签: 临床技能培训,医学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模拟操作,技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分析临床实践导师制度能否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能力。方法:2022年1月以后设置为观察期,以前设置为对照期,各选择30例护理专业实习生,分别接受临床实践导师制度带教和常规带教。比对两个时期实习生的考核结果及对带教实习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期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期,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实习的总满意率达到96.67%,高于对照期的66.67%,P<0.05。结论:临床实践导师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 标签: 临床实践导师制度 护理专业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呼吸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统计学分析法用于该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23名呼吸科护理学生为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实践教学,另选取同时期的23名传统护理教学的学生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科护理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因此,呼吸科护理教学可以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进一步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

  • 标签: 临床路径 呼吸科护理 临床教学 护理实践能力
  • 简介:教学方法要符合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和未来职业要求,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对专业和学习的兴趣。临床实践护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学生在实际护理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做好准备[1]。李小妹[2]也提出,护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综述文献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护理实践越来越强调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大量的事实和调查证明,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更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的护理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走的是职业教育的道路,所以护理教育的重点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关怀教育的发展[2].马芳等[3]对护理本科生的关怀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评分,总体情况略低于国外水平,提出应加强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自2011年起,我院开展实施中医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教学 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