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破伤风抗毒(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变态反应。因此在用药前须进行过敏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超过1周者,如再使用还需重做皮试。临床上因皮试液浓度高,常出现皮试假阳性,进行脱敏注射不仅增加护士工作量,又加大病人痛苦。为规范皮试液浓度及皮试用药量,我科2005年6月—2006年12月对200例应用破伤风抗毒病人皮试结果及脱敏注射法进行观察,无出现严重变态反应。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脱敏注射法 皮试液浓度 变态反应 皮试假阳性 护士工作量
  •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破伤风抗毒皮试假阳性率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在我科就诊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的外伤患者751例,按就诊时间单双日分为对照组362例和实验组38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操作,实验组对皮试液的配置方法、消毒方法等进行改进.比较2组患者皮试后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皮试阳性率为64.6%,实验组皮试阳性率为19.0%.实验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破伤风抗毒皮试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应尽可能排除外在因素的影响,避免假阳性的出现,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内试验 假阳性反应
  • 简介: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可以预防的。破伤风抗毒(TetanusAntitoxinTAT)是破伤风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然而对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人体注射后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皮疹,重者休克。因此在临床使用前应做TAT皮试,准确判断TAY皮试结果至关重要。若皮试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注射后引起的过敏反应给护理人员及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与烦恼,严重时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对324例外伤伴饮酒的病人做TAT皮试临床观察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临床观察 饮酒时间 抗毒素球蛋白制剂 TAT皮试 破伤风类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QCC)在降低门诊患者破伤风抗毒(TAT)假阳性率的应用。TAT假阳性反应是指在进行TAT皮试时,皮试结果呈现阳性,由于各种物理或化学原因导致局部皮丘过大,发红,或者护士过于谨慎等因素,掩盖了皮试本是阴性的结果。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门诊患者TAT假阳性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分析TAT假阳性率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基于品管圈的有效开展下,TAT皮试患者阳性率从31.96%降低到11.36%。阳性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品管圈有效开展降低了门诊患者TAT假阳性率,提高TAT皮试的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增加社会效益。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 破伤风抗霉素皮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用于破伤风抗毒(Tetanus Antitoxin,TAT)皮试的效果。方法  从2023年4月-2023年5月的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均进行TAT皮试,双盲法分为A组(90例,不实施护理干预)、B组(9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皮试阳性率、S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在外伤患者TAT皮试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TAT皮试阳性率得到显著降低,帮助患者改善皮试过程的不良情绪。 。

  • 标签: 护理干预 破伤风 皮试 阳性率
  • 简介:破伤风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感染,梭状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在灰尘、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但其必须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才能侵入人体,并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后才能致病。破伤风杆菌一旦致病,便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特舁性感染性疾病,发病越早,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

  • 标签: 破伤风病人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梭状芽孢杆菌 重型 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运用逐步回归,对1985年1月至1994年1月中所有痊愈的58例破伤风患者进行统计与分析。选取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年龄、性别、潜伏期、伤口距神经中枢的距离、入院时的体温、入院时的脉搏、破伤风抗毒(TAT)使用的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入院时的体重,分别以X1~X9代表。以住院治疗时间作为应变量(Y),用数理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抗生紊与TAT使用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早期大剂量抗生素的应用治疗是破伤风治愈的关键;TAT使用时间长短依赖于伤口的彻底恢复情况、入院时体温的升高表明有感染并发症存在及可能有严重代谢功能紊乱,病情危重,预后不佳。潜伏期与住院治疗时间呈负相关,潜伏期越短,住院时间可能越长,预后可能越差。

  • 标签: 入院 住院治疗 破伤风 潜伏期 TAT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对破伤风皮试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行破伤风抗毒( TAT)皮肤过敏试验的患者 48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232例 ,观察组 248例。两种均使用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破伤风抗毒注射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对照组采用传统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法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观察组按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破伤风抗毒说明书”( 2018年 04月 16日修改版)皮试液配制方法进行皮试 ,观察两组皮肤过敏试验试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 TAT皮试出现阳性者 25例 ,阳性率 10.08%;对照组皮试阳性 49例 ,阳性率为 21.12% ,两组比较 ,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按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破伤风抗毒说明书”( 2018年 04月 16日修改版)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可降低破伤风皮试阳性率 ,提高患者用药机会 ,对用药安全性无影响。

  • 标签: [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液配制 观察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联合呼吸机在重症新生儿破伤风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我科 2014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3 例重症新生儿破伤风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 予镇静、解痉,避免声光刺激,双氧水等清洗、消毒脐残端,破伤风抗毒进行脐周封闭,静脉用抗毒中和毒素,抗生素的应用、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评估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 例患儿均顺利撤呼吸机,治愈出院。结论 重症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应用维库溴铵联合呼吸机治疗,能有效的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大大降低患儿的死亡率风险。

  • 标签: 维库溴铵 呼吸机 重症 新生儿破伤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物致伤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局部迟发反应的护理与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2年3月-2024年2月期间因动物致伤而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n=36,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联合接种)和对照组(n=36,单纯接种狂犬疫苗)。分析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寻找疫苗接种后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的全身反应和局部迟发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动物致伤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安全性佳,但是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不良反应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动物致伤 狂犬疫苗 破伤风疫苗 局部迟发反应
  • 简介:破伤风注射液皮试阴性发生过敏反应临床极少见,笔者从2012年8月~2016年8月从事骨外科护理工作以来,本科室做过破伤风注射液皮试400多例,皮试阴性率达85%,其中遇见1例皮试阴性而发生了局部过敏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破伤风 皮试阴性 肌肉注射 局部过敏 护理
  • 简介: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那又红又大的苹果、又嫩又黄的香蕉时,是否又垂涎欲滴了?当你挑选水果时,是否只挑选个儿大、颜色鲜艳的呢?这也许是大家共同的习惯。但是,你有没有发觉,现在的苹果比以前的红了,也大了,而且长得更漂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些都是水果“美容”后的效果,“美容”后的水果与天然的水果有什么区别呢?今天西兰花就跟大家看看这些美容水果到底怎么回事,吃了这些水果会有什么反应?

  • 标签: 水果 美容 毒素 十二 西兰花 苹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内,接受过急性脑梗死手术的病例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将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行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干预,并不加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能够有效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卧床的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压力性损伤风险 预警护理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点在于评估量表的合理应用,文章将以重症病患为研究主体,综述分析常用的几种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度抑郁症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自杀自伤风险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一整年收录的52例具有自杀自伤风险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选的所有患者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12日后的自杀自伤风险评估量表分值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12日后,患者自杀自伤风险评估量表分值得到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度抑郁症患者落实综合护理干预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自杀自伤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度抑郁症 自杀自伤风险 预防作用
  • 简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Botox)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与典型的外毒素不同,肉毒毒素并非由生活的细菌释放,而是在细菌细胞内产生无毒的前体毒素,即神经毒素和血凝素或非血凝活性蛋白的复合体,待细菌死亡自溶后游离出来,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肌张力障碍疾病 应用 治疗 革兰氏阳性 肉毒杆菌
  • 简介: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受到刺激后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不断痉挛,包括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的痉挛。面肌痉挛用面部理疗和应用肌肉松弛剂,达不到满意疗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欧美国家开始将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面肌痉挛的治疗,1993年10月国内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研制了A型肉毒毒素,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5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净化对于尿毒症病患的影响分析。方法:在2020年7月-2022年3月医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病患中选择100例进行分析,并分成观察组和HD组,前者行血液灌流(HP治疗)+血透治疗(HD治疗),后者行单一HD治疗,记录对比两组的毒素清除情况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CD4+指标与CD4+/CD8+指标均高于HD组, CD8+指标则低于HD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素清除方面,观察组的PTH指标和β2-MG指标改善均优于HD组,K、P指标改善则与HD组相差较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尿毒症病患实施HD+HP治疗,可有效清除病患血液中的毒素,提高病患免疫力,效果较好。

  • 标签: 尿毒症 HP HD 毒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注射整形美容中A型肉毒素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在我院接受注射整形美容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四组,分别为额纹组、眉间纹组、鱼尾纹组、混合组,人数均为20例,为这四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注射方式注射不同剂量的A型肉毒素,对其应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差异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注射整形美容的患者注射A型肉毒素,患者对其满意度比较高,并且其面部除皱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A型肉毒素 注射整形美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本次试验采用凝胶法。本次试验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和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5g)细菌内毒素验证试验来确定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 标签: 薄膜过滤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