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崔陈陈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东区,安徽合肥230000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在新生儿胆红素护理实践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所取得的价值。方法:对15例新生儿胆红素(2020年1月-2020年6月)患者予以选取,均施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临床护理效果、初次胎便时间、胎粪转黄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本组研究中护理总有效率为100%,各项临床症状指标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新生儿胆红素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利于缩短患儿病情指标恢复时间,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精细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低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将66例出现低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60例浓度在正常范围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进食差、躯体疾病多、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偏大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低的主要原因。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低由多种原因引起,要采取综合干预。

  • 标签: 老年患者 精神病 低血钾症 原因 护理
  • 简介: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新生儿时期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有可能引起部分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远期智力低下、听力损害及神经异常。采取合理治疗与积极护理措施,对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具有重要作用。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儿科收住新生儿胆红素患儿10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蓝光床与蓝光箱治疗胆红素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60例胆红素,符合光疗指针且直接胆红素基本正常,仅以间接胆红素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蓝光箱,治疗组使用蓝光床,每天照射12h,连续照射3天,观察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光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值下降显著,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光疗副作用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蓝光床与蓝光箱比较,具有疗效好、方便、舒适、副作用少等优点。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治疗 光疗法 蓝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功能监测在新生儿重度胆红素中的作用,以期为新生儿重度胆红素患儿的诊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我院收治的重度胆红素的新生儿,收治时间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100名患儿根据是否合并胆红素脑病分为两组,非胆红素脑病组40人,胆红素脑病组60人。对100名患儿进行脑功能监测,同时还进行MRI检查和BAEP检查,通过三种检查的相关性来判断脑功能监测在新生儿重度胆红素中的作用。结果:根据最终的统计数据显示,100名患儿脑功能监测、MRI检查和BAEP检查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胆红素脑病组中60名患儿脑功能监测显示背景活动异常的有56例,其中24例重度抑制、21例重度抑制和11例轻度抑制;MRI检查有52例有T1W1信号增高;BAEP检查有49例异常。非胆红素脑病组中40名患儿脑功能监测显示背景活动异常的有5例,无重度抑制;MRI检查有7例有T1W1信号增高;BAEP检查有10例异常。结论:脑功能监测对于新生儿重度胆红素的神经功能的评估有积极的意义,其与MRI和BAEP结合,对于新生儿重度胆红素脑功能检测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脑功能监测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到本院诊治的血液透析98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传统干预,研究组49例给予饮食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磷、钙、钙磷乘积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满意度95.92%比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能使患者的磷、钙指标得到改善,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饮食干预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胆红素有病理性与生理性两种,与新生儿期胆红素异常有关。近几年,全国新生儿胆红素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病理性黄疸必须经过相应的治疗才能消除,要做好治疗后的护理,以提高疗效。加强对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总结可行的护理措施,合理地进行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预防维持性透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比较两组磷、钙水平、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组磷、钙分别为(1.40±0.20)mmol/L、(1.52±0.10)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1.92±0.23)mmol/L、(2.15±0.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护理 维持性血透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MHD合并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前后血清磷、血清钙和各项营养指标。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前后行生活质量测评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营养干预后,血清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磷水平,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透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DPMAS是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的简称,是肝衰竭及胆红素治疗中的新型方式。本文主要是对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及胆红素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选取某院收治的18例肝衰竭及胆红素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48小时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及总胆酸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经分析可知,在使用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达到45%以上,治疗效果良好。且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及总胆酸各项指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有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这足以说明该治疗方式有效,值得在临床加大推广。

  • 标签: DPMAS 肝衰竭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新生儿胆红素护理中采纳优质护理的效果及价值进行详细讨论。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间开展开展实验,将该期间我院收治的胆红素患儿作为纳入样本,共计人数80例,采纳奇偶数字划分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舒适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整理统计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差异。结果: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血清红素、初次排便时间、护理有效率数据,两组间差异明显,且研究组皆优于另一组,表明P<0.05,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胆红素患儿临床症状尽快恢复,护理效果理想,显现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芜湖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中降低血液中磷水平的情况。方法选取透析中中心血透患者 50例,通过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对 25名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各项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磷水平状况改善透析质量,降低磷引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血液透析降低磷水平尚不理想,通过我们的干预能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磷水平,提高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磷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芜湖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中降低血液中磷水平的情况。方法选取透析中中心血透患者50例,通过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对25名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各项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磷水平状况改善透析质量,降低磷引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血液透析降低磷水平尚不理想,通过我们的干预能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磷水平,提高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磷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胆红素冷光源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胆红素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冷光源蓝光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于患儿出生后3d开始观察记录奶摄入量、每日睡眠时间和NBNA评分,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整理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胆红素(HB)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常累及多器官及免疫系统,如脑、肝、肾、心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其中最严重的是对神经系统的损害[1].当未结合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可能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耳蜗外毛细胞.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干预 神经心理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抚触在新生儿胆红素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72例新生儿胆红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抚触在新生儿胆红素患儿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抚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早产新生儿胆红素应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早产新生儿入选时间为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依据护理模式选择的差异性将4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模式)和对照组(基础护理),而后比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胆红素发生率、经皮胆红素水平、胎便排尽用时数据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间P<0.05。结论:早产新生儿选择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避免胆红素的出现,进而将胆红素水平进行降低。

  • 标签: 早产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饮食宣教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抽选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饮食宣教,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磷、钙、BMI、上臂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磷、钙明显低于对照组,BMI、上臂周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饮食宣教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行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6)。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改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肾衰竭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