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气候剧变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易于发生变化.现收集我院1997~2001年住院病人中410例COPD病例,统计如下:

  • 标签: COPD 气候剧变病情变化 调查分析
  • 简介:我国老年肺结核是指年龄60岁以上的肺结核患者。其发病机制有以下两种类型:(1)原发感染后在肺部遗留下的潜在病灶,当老年免疫力低下时,潜在病灶“复燃”属内源性发病(2)年老体弱,抵抗力低下而感染,属外源性感染发病。我国调查结果显示“三高一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菌阳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重视老年肺结核的诊断,进而达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诊治 发病机制 肺结核患者 免疫力低下 抵抗力低下
  • 简介: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主病原微生物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入住我院的6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rious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SCAP)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对有显著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以了解病原微生物类型。结果35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流感嗜血杆菌4例,嗜麦芽假单孢菌3例,肺炎链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肺炎支原体2例;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慢阻肺、有创机械通气、年龄≥65岁为独立危险因素,初始抗菌联合用药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患者病原学总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初始抗菌联合用药的患者预后较好,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慢阻肺、有创机械通气、年龄≥65岁的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调查 预后因素
  • 简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所形成的肺炎,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随着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鉴于VAP作为ICU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病机制 病因 PNEUMONIA 机械通气治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
  • 简介:目的观察嗜麦芽寡氧单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体外耐药特征.方法对36例嗜麦芽寡氧单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在36例感染病例中,全部患者在感染前均应用过广谱抗菌药物,94%患有各种严重基础疾患,67%的患者接受过超过3天的糖皮质激素治疗,56%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药敏提示该菌多种耐药明显,敏感率大于60%,仅有头孢他定、环丙沙星、TMP-SMZ.结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缺乏特征性,由于该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抗感染治疗困难.

  • 标签: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麦芽寡氧单胞菌 耐药现状 体外药物敏感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 广谱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