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呼吸机的变化,为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比较13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1d和2d时的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耐受时间和吸气耐受时间。并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呼吸功能和呼吸变化差异。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术后1d的呼吸功能及呼吸显著降低(P<0.01),术后2d呼吸功能及呼吸与术后1d相比有些许回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下降比例显著高于颈椎和腰椎手术患者(P<0.01),且颈椎手术患者高于腰椎手术患者(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降低水平显著低于肿瘤患者(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显著降低,且胸椎手术和肿瘤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影响较大。

  • 标签: 脊柱手术 呼吸功能 呼吸肌力
  • 简介:男性,25岁,汉族,武警某部队战士。因活动后胸闷1周,伴晕厥1次入院。入院前1周在下楼时突觉胸闷,随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约2min后自行清醒。血D-二聚体3.2mg/L(正常〈0.3mg/L)。胸片:双肺纹理增多。心电图:不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V1-V3导联T波倒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晕厥 右束支传导阻滞 导联ST段压低 V1-V3导联 血D-二聚体
  • 简介:胸腺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生率占纵隔肿瘤的20%-40%,绝大多数胸腺瘤位于前上纵隔。异位胸腺瘤少见,可发生于中后纵隔、颈部、甲状腺、心包、肺实质、胸膜、支气管及胸壁等部位[1,2]。而发生于膈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位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膈肌 纵隔肿瘤 发生率 上纵隔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PT、APTT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中除PT值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2,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抗凝治疗对改善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

  • 标签: 肺癌 凝血指标 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一系列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TLs)病例的关键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表现。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的(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学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到的变化。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Cs)和11个小细胞肺癌(SCLCs)。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的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有一个是周围的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对应了中央的、浸润的和非均质肿块及继发的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LGNCs和SCLCs表现。LCNCs和SCLCs的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的组织学类型的发挥相关作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的CT表现。方法5例临床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重症患者共8次胸部CT扫描(复查3例)资料。结果5例中均为双肺多叶、多段实变灶,无明显肺叶、肺段或特定体位分布趋势;大片肺实变表现为双侧沿支气管树分布的肺段实变;内有明显的空气支气管征;相邻肺段实变融合或在叶间裂处相邻的肺叶实变扩展,于影像接触部位融合,形成更大片实变影;肺内小病灶均为双肺多发,呈类圆形或棉团状,沿肺纹理分布最多见;大片肺实变可呈均匀致密实变、磨玻璃样变、蜂窝状实变,小病灶与大片实变灶一致,磨玻璃样变可出现在初诊和吸收期病例;反应性胸膜增厚及胸膜积液常见;无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CT改变提示:甲型H1N1重症病例并肺炎在病程发展阶段,病变有经支气管肺泡系播散的特点。

  • 标签: 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既往体健,否认吸烟史及慢性病史。2009年3月起出现胸闷,平地快步行走20米感气促,半年内体重下降5kg左右,在多家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检查心电图,胸部CT,心脏超声,头颅CT,均未见异常,但患者感症状进行性加重,稍活动即感胸闷气促,2010年2月26日做肺功能,

  • 标签: 活动后气促 神经元病变 胸闷 运动 2009年 进行性加重
  • 简介:目的探讨癌性淋巴管炎在CT上的征象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癌且有癌性淋巴管炎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癌有典型的癌性淋巴管炎,1例肺癌和癌性淋巴管炎CT表现均不典型。结论典型的癌性淋巴管炎CT表现是诊断肺癌的重要征象。

  • 标签: 癌性淋巴管炎 肺癌
  • 简介: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的患者32例,根据是否使用globulin,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松龙和单纯使用甲泼尼松龙,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Hughes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半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Hughes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呼吸肌麻痹 丙种球蛋白
  • 简介: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以肺部及淋巴系统最为常见,表现为上皮样肉芽肿.累及神经系统情况较为少见,其发生率约为5%,且无特征性症状及体征,表现多样,容易造成临床误诊.本文通过一例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要表现的结节病病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能提高对结节病神经系统累及表现的认识,从而减少相关误诊的发生.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文献复习 主要表现 结节病 肉芽肿性疾病 上皮样肉芽肿
  • 简介:目的常规呼吸训练增加麻醉科的可视化血氧饱和度(SpO2)指导肺切除术患者呼吸锻炼的效果及依从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分成传统常规锻炼(N)组、可视化锻炼(V)组,各63例进行呼吸锻炼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其中V组按SpO2按标准指导。记录2组掌握深呼吸程度、入室时深呼吸锻炼达标率、术后7天深呼吸锻炼达标率、主动订立运动计划率。结果2组比较宣教知情评分、入室时自学深呼吸达标率无差异(P〉0.05)。术后7天深呼吸达标率V组高于N组(P〈0.05)。全组术后总感染率5.3%,组间无差异。结论麻醉医生利用时间和技术的优势,延续外科术前呼吸训练,首次锻炼时以可视SpO2即时新锻炼指标,能提高锻炼效果,且能提高患者锻炼信心,对提高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参与长期运动锻炼计划,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肺切除术 呼吸锻炼 效果 血氧饱和度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弹性成像技术(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用于评价周围型肺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使用ARFI技术,测量肺部肿块剪切波速度值(SWV),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之间SWV的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评价SWV对周围型肺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良恶性病灶SW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组中肺腺癌和肺鳞癌SWV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SWV=1.2m/s作为鉴别良恶性病变截断点。结论声脉冲辐射弹性成像技术对于评估周围型肺部肿块的良恶性具有可行性,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检查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 周围型肺部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不同病情程度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60例OSAHS患者和50例非OSAHS患者,检测血清Nesfatin-1浓度,并通过疲劳度评分和Epworth嗜睡度量表(ESS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Nesfatin-1(12.5±2.2μg/Lvs.3.7±0.6μg/L,P〈0.001)、AHI(30.3±8.6次/小时vs.2.9±0.2次/小时,P〈0.001)和Tmax(39.6±7.4svs.3.6±0.3s,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LSaO2(70.2±11.6%vs.93.6±5.5%,P〈0.0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OSAHS组患者ESS评分(16.2±4.2分vs.4.1±0.9分,P〈0.001)、躯体疲劳感(14.6±2.3分vs.8.3±1.2分,P〈0.001)和心理疲劳感(12.3±1.6分vs.9.4±1.1分,P〈0.05)均高于对照组。轻度亚组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7.1±1.1μg/Lvs.13.4±2.2μg/L,P〈0.05)、AHI(8.3±3.5次/小时vs.35.7±3.2次/小时,P〈0.05)、ESS评分(10.4±2.4分vs.17.9±4.1分,P〈0.05)、躯体疲劳感(10.5±2.1分vs.17.2±2.1分,P〈0.05)和心理疲劳感(10.2±1.4分vs.16.8±2.3分,P〈0.05)均明显低于轻度亚组患者,而LSaO2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者(84.5±4.1%vs.60.7±7.2%,P〈0.05)。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与ESS评分(r=0.682,P〈0.05),躯体疲劳感(r=0.661,P〈0.05)和AHI(r=0.620,P〈0.05)呈正相关,LSaO2与ESS呈负相关(r=-0.633,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 摄食抑制因子1 疲劳感评分 嗜睡度量表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