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食醋减肥把脂肪都“”走在欧美一些国家,醋因被当做一种健康减肥食品而畅销,美国的肥胖症患者掀起了一股饮醋减肥热。据报道:男性单纯肥胖症患者每日早中晚三餐饭后各服上好食醋20ml,连服1个月以上,体重即有明显减轻,最多的可减3~5公斤。食醋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能干扰脂肪的合成,起到消耗身体脂肪的作用。又可以使糖、蛋白质的新陈代谢顺利进行,增强机体对脂肪的代谢作用,排泄过多的“肥肉”,故有辅助性的减肥效果。小编分享喝醋减肥方法,正确使用便能轻松排脂,瘦就是这么容易。

  • 标签: 体脂肪 氨基酸 食醋 肥胖症患者 减肥食品 新陈代谢
  • 简介:目的评价唑来膦与帕米膦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所有病例均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唑来膦组29例,帕米膦二钠组25例。给药方法:唑来膦4mg+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15min;帕米膦二钠6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4h;均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缓解情况:唑来膦组完全缓解(CR)15例(51.7%),部分缓解(PR)9例(31.0%),临床获益[CR+PR+轻度缓解(MR)]93.0%;帕米膦二钠组CR11例(44.0%),PR7例(28.0%),临床获益88.0%。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结论唑来膦与帕米膦二钠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的疗效;两药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相似,但唑来膦使用更为方便。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 简介:无论是对米非司(Mifepristone)药理学机制或是其他实验研究,其目的均是旨在和临床密切结合,提供临床解决疾病与治疗干预的关键问题。基础研究的深入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如抗粘附、抗侵袭、抗血管形成以及芳香化酶抑制剂,环氧化酶抑制剂,抗孕激素,抗糖皮质激素作用等都为“靶向治疗”带来了生机。

  • 标签: 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 芳香化酶抑制剂 环氧化酶抑制剂 抗糖皮质激素 药理学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孕三烯配伍小剂量米非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来潮第2天开始服孕三烯,2次/周,2.5mg/次,米非司1次/d,12.5mg/次,连服12周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保肝药;观察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测定用药前后生殖激素水平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64例月经得到控制,阴道无不规则性流血。缓解36例,占56.25%,改善23例,占35.94%;总有效率92.19%;用药前后生殖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6例(9.38%)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4例(6.25%)体重增加1.5~3.0kg。结论孕三烯配伍小剂量米非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RU486)治疗异位妊娠成功后的宫内再孕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月之间收治的98例有生育要求的、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为米非司(RU486)治疗成功,40例为甲氨蝶呤(MTX)全身治疗成功,并经门诊及电话随诊.结果RU486治疗者宫内再孕率51.7%,MTX治疗者宫内再孕率52.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U486保守治疗的宫内再孕率和MTX保守治疗的宫内再孕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且前者无明显副作用,血β-hCG下降明显,患者更易接受.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妊娠率
  • 简介: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为宫外孕84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盆腔包块消退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且观察组的盆腔包块消退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

  • 标签: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宫外孕
  • 作者: 郎晓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 313008
  • 简介:目的:分析口服黄体胶囊联合雌激素注射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6月份期间所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50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雌激素注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口服黄体胶囊进行治疗干预。分析对比组间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指标主要包含: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止血时间等。结果:组间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经过口服黄体胶囊联合雌激素注射实施治疗干预,可以获得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使得患者身体各项指标都可以达到更优,获得良好预后,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黄体酮胶囊;雌激素注射;子宫异常出血;治疗有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宜兴市中医医院妇产科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3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研究组68例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同时每天口服米非司200mg连续3d,两组均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β—HCG)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60例)88.2%,对照组治愈率(56例)8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治疗异位妊娠效果优于单独使用MTX。

  • 标签: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salviamih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部。其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入药历史悠久。丹参(tanshinone,Tan)为丹参根部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按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分为丹参Ⅰ(Ⅰ)、丹参ⅡA(Ⅱ)、丹参ⅡB(Ⅲ)、隐丹参(Ⅳ)等15种成分。大量研究显示丹参ⅡA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诱导分化和凋亡作用。

  • 标签: 丹参酮 乳腺癌
  • 简介:目的评估米非司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经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月经延期1周内的80例妇女,给米非司150mg口服,48小时后复诊,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阴道出血、不良反应、阴道是否有排出物等。结果80例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阳性51例(51/80,63.75%)为妊娠组,其中45例(45/51,88.24%)完全流产;2例(2/51,3.92%)出血时间超过10天,行清宫术,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证实为蜕膜组织;4例(4/51,7.84%)无出血,10天后B超诊断为宫内妊娠,行负压吸引术。血清和尿HCG均阴性29例(29/80,36.25%)为非妊娠组,给米非司后48小时,15例(15/29,51.72%)出血,给米索前列醇72小时后,12例(12/29,41.38%)出血,累计27例(93.10%);2例HCG阴性,观察至45天后出血。结论药物催经是减少手术流产的一项可供选择的补救方法。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催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8—2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的健康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常规行羊膜腔内穿刺术,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同时顿服米非司100mg;B组为对照组50例,单纯用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结果:米非司对宫颈的质地、颈管长度和宫口位置有明显的作用,对宫颈有软化和扩张的作用;米非司组平均引产时间(注药至宫缩时间)为(36.10±9.50)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米非司组完全流产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米非司组在引产后1h内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配伍依沙吖啶作为中期妊娠引产用药,能明显提高引产的有效性,减少引产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中期妊娠引产
  • 简介:目的拟建立白假丝酵母菌对环吡胺的耐药模型。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的环吡胺体外诱导妇产科门诊外因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方法对试验中0.03、0.06、0.125、0.25、0.5、1、2、4和8μg/ml各不同药物诱导浓度下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用环吡胺诱导白假丝酵母菌20代,菌株对环吡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0.5μg/ml。结论采用环吡胺浓度梯度递增方法,在20代诱导中不能使白色假丝酵母菌株对其产生耐药。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体外诱导 环吡酮胺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50例,诊断性刮宫后每日口服米非司10mg,6个月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米非司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出现闭经,根据B超检查结果,米非司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8.58±1.77)mm,治疗后为(3.82±0.71)mm,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子宫内膜转化良好。米非司治疗后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及ki-67的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增殖,降低子宫内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对细胞周期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其对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绝经过渡期功血 子宫内膜 ER PR KI-67
  • 简介:目的:对丹那唑与米非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服用药物不同分为二组,采用米非司治疗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丹那唑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4个月,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组有效率、复发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谷丙转氨酶升高、阴道出血、体重增加等,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与丹那唑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治疗作用,且二种药物治疗效果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米非司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丹那唑,因此,在临床上治疗上应首选米非司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 标签: 丹那唑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数据库,并通过筛选与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3篇已发表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合计2045例,其中米非司片联合利凡诺引产1028例,单用利凡诺引产10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米非司片联合利凡诺组)与对照组(利凡诺组)比较,引产失败率低[WMD=0.22,95%CI(0.14,0.35),P<0.001];规律宫缩开始时间[WMD=-9.17,95%CI(-11.15,-7.18),P<0.001]、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缩短[WMD=-6.37,95%CI(-8.78,-3.96),P<0.001]、总产程缩短[WMD=-6.12,95%CI(-7.64,-4.61),P<0.001];阴道出血少[WMD=-51.00,95%CI(-67.60,-34.39),P<0.001];胎盘、胎膜残留率低[WMD=0.17,95%CI(0.11,0.27),P<0.001];软产道损伤少[WMD=0.08,95%CI(0.04,0.16),P<0.001];研究组有减少子宫破裂的风险,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7,95%CI(0.06,1.36),P=0.11]。结论米非司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及安全性显著增加,规律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及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及软产道损伤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片 利凡诺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引产 系统评价
  • 作者: 杨海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313008
  • 简介:目的:分析炔诺酮联合黄体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份至2022年6月份期间所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6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比较组间患者的止血效果,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治疗前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治疗,可以获得更为显著效果,使得患者获得更为良好止血效果,使得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向正常值恢复,有效促进预后,在临床治疗之中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炔诺酮;黄体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止血效果
  • 作者: 徐光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2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重庆长寿401223
  • 简介:目的:研究黄体联合益宫颗粒对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院内收治的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黄体胶囊治疗,观察组联合益宫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通过黄体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控制阴道出血,值得推广。

  • 标签: 黄体酮;益宫颗粒;药物流产;阴道出血;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无创,且痛苦小、副作用少的死胎引产方法。方法:应用米非司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进行药物引产。结果: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产后大出血、感染及其他情况,副作用少。结论:本方法用于中期妊娠死胎引产效果肯定。避免了以往引产方法给病人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及后遗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 标签: 中期妊娠 死胎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引产
  • 简介: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可能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细胞自身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通过抑制凋亡和减少DNA损伤使肿瘤细胞存活;另一种是细胞传递药物的功能(包括增加药物外排、降低药物摄取、解毒作用等)受损。这两种途径均可以造成药物的吸收减少及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加快[1]。当肿瘤细胞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时,也会对一系列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产生耐药性,继而对其他结构、细胞靶点和机制迥然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即多药耐药性(multipledrugresistance,MDR)[2]。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卵巢上皮癌 化疗耐药 恶性肿瘤细胞 交叉耐药性 化疗药物
  • 简介:意外妊娠或某些原因不能继续妊娠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终止妊娠。通常是根据孕周长短及患者意愿决定终止妊娠的方法,我院长采用:药物流产,人工流产,药物+人工流产,药物+钳夹术等,本文主要分析10~16W妊娠时,在我院采取米非司-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后行钳夹术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并将近4年来在我院施行该手术的52例患者的治疗经过作一次回顾性总结。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钳夹术 10~16W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