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进行康复的112例脑胶质瘤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干预,包括社会文化干预、心理干预、生理康复干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简易智状况检查量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26.8%;P〈0.05)。结论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在脑胶质瘤术后的应用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的智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胶质瘤 术后护理 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夹闭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开颅夹闭术治疗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夹闭完全82例,夹闭不全3例。出院时GOS评分1分5例,3分4例,4分6例,5分70例。60例出院后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1.5年;病情均有进一步恢复。结论采用个体化入路,早期手术,尽早打开颈动脉池,酌情阻断载瘤动脉等方法夹闭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 前循环动脉瘤 夹闭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痛点局部封闭治疗颅脑手术后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到2014年5月收治开颅术后合并枕大神经痛89例,在枕大神经痛点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2%利多卡因5ml封闭治疗。所有病人随访6~12个月,以疼痛发作消失为显效,疼痛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为有效。结果封闭1次的89例中,显效61例(68.5%),有效28例(31.5%);封闭2次的28例中,显效23例(82.1%);封闭3次的5例均显效。随访期间4例复发,经再次痛点封闭治疗后显效。结论痛点封闭治疗颅脑术后枕大神经痛安全、有效。

  • 标签: 颅脑手术 枕大神经痛 封闭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本课题为了研究早期手术与初始保守治疗对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到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脑损伤48h内的患者,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分组后12h内手术清除血肿)和初始保守治疗组(治疗后期如认为有必要方行血肿清除术)。如患者少于两处大于10mL的血肿以及无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则满足条件。主要预后的评估是对患者6个月的情况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问卷调查。对患者6个月进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问卷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早期手术治疗组58例中34例(75.6%)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为预后好,较初始保守治疗组的29例(50.0%)高,相对危险度(OR):0.43;95%置信区间(CI):0.21-0.88;P=0.02。初始保守治疗组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死亡率更高[21(36.2%):7(15.6%),P=0.023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6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对创伤性脑实质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治疗较初始保守治疗能使患者有更好的结局。

  • 标签: 创伤性脑实质出血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现代白领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法是一种传统、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保健方法,对一些顽固性的现代身心病症如失眠等有安神、除烦、自我保健作用。本研究采用CPC睡眠测评及红外热成像测评等客观手段,来评价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现代白领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自述失眠状况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减轻,睡眠质量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患者CPC、PSQI评分差异明显,CPC评分明显升高,PSQI评分显著降低,疗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结论中医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在治疗现代白领失眠症中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中医足部反射按摩法 失眠症 CPC睡眠测评
  • 简介:目的分析裂隙脑室综合征临床过程和病理生理学机制,探讨裂隙脑室综合征的适当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式选择以及预后;其中6例行更换分流管系统或重新脑室腹腔分流,25例行腰大池.腹腔分流。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完全缓解,视力损害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良好;3例术前检查发现有横窦狭窄或闭塞的,术后半年复查头MRV显示横窦重新开放。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相对简易、安全,适用于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蛛网膜囊肿或者脑积水分流手术应选择可调压抗虹吸的分流管系统,利于后期调整合适压力,减少裂隙脑室综合征的发生率;裂隙脑室综合征可以出现颅内静脉窦变窄,随着颅压恢复正常后,静脉窦狭窄可以消失。

  • 标签: 裂隙脑室综合征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静脉窦狭窄
  • 简介:舌下-面神经吻合术(HFA)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术式,经典的端端吻合术式需切断舌下神经,而侧端吻合术在修复面神经功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留同侧舌下神经的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面瘫的手术治疗现状、HFA术式演变和侧端吻合神经再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舌下神经 面神经 神经吻合 侧端吻合
  • 简介:目的总结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5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锥颅软管穿刺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以及组合方式治疗。结果术后存活142例,出院时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4例,Ⅱ级36例,Ⅲ级43例,Ⅳ级29例,Ⅴ级10例。死亡11例。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选择,无需拘谨于单一手术方式,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急性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在伤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ASIA脊髓损伤评级和评分标准(AIS),分别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进行评判,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36例患者中,AIS的1例为A级(3%),17例为B级(47%),18例为C级(50%);出院时,13例(77%)的B级患者和15例(83%)的C级患者AIS评级得到改善;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分别由入院时的(20.60±9.78)、(86.30±10.35)增至(56.20±10.71)、(159.20±1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后早期手术治疗可在急性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治疗中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急性 成人 颈髓损伤 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锁孔内镜和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锁孔内镜组28例和传统开颅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锁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组(92.1%±3.9%vs86.5%±9.1%,t=3.007,P=0.004),锁孔内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138min±15minvs232min±16min,t=-23.041,P=0.000),锁孔内镜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组(21.4%vs50.o%,χ^2=5.119,P=0.024)。两组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1.754,P=0.079)。结论锁孔内镜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锁孔 神经内镜 微侵袭外科
  • 简介:目的儿童中颅窝蛛网膜囊肿(MFAC)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颅内占位性病变,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其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方法仍有很大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意在结合我们临床实践经验及文献复习对这些争议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行神经内镜辅助囊肿-基底池造瘘术(39例)及囊肿-腹腔分流术(3例)的42例儿童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儿童MFAC的外科治疗指征,手术方式,临床及神经影像学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36月(平均随访18月),39例(92.8%)临床有效(至少有一种症状改善或完全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者为30例(71.4%)。临床症状中高颅压表现缓解最为明显(治愈率达81.25%;有效率100%)。造瘘术后囊肿缩小及消失37例(95.0%),无一例患儿死亡及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结论相较于囊肿-腹腔分流手术,神经内镜囊肿-脑池造瘘术同样安全有效,但创伤小。所以对于儿童MFAC的治疗,建议应采取相对积极的态度,治疗方法首选神经内辅助囊肿-脑池造瘘术,但对于每个个体病例需行严格评估,选择最优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儿童 中颅窝 蛛网膜囊肿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畸形不同外科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4月至2017年6月手术治疗的690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资料。其中,枕骨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9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10例,单纯后路减压术治疗90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3-13(平均8.20±4.34)分,术后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JOA评分和影像学改善情况进行1-14个月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随访期内,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为7-16(平均12.13±3.38)分,较术前分值显著提高(t=-5.976,P=0.002)。术后3d颈椎CT显示所有患者的螺钉位置良好,寰枢关节脱位完全复位者485例,颈髓MRI显示脊髓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3月颈椎CT显示骨性融合良好,颈髓MRI显示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改善者512例。结论根据患者颅颈交界畸形是否稳定而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关节不稳定性 复位 骨螺钉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2月采用血管内方法治疗的25例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15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5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例A1段宽颈动脉瘤合并烟雾综合征予以球囊辅助栓塞,1例微小动脉瘤使用2枚enterprise支架重叠释放置入,3例行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9例,Ⅱ级5例,Ⅲ级1例;无弹簧圈突入载瘤血管、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17例,1分5例,2分1例,4分2例。16例术后临床和影像学随访3~24个月,未出现再出血和脑缺血并发症,mRS评分0分11例,1分3例,2分1例;2例复发,均为单纯弹簧圈填塞的动脉瘤,继续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方法治疗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安全有效,为保证成功栓塞,需要结合各种辅助技术和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A1段 血管内治疗 疗效
  • 简介:太极拳是一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拳术,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太极拳对失眠有着很好的改善及治疗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太极拳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疏通经络等相关理论的探讨及分析,为太极拳干预失眠及其推广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以期使太极拳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失眠等慢性疾病的治疗或干预中。

  • 标签: 太极拳 睡眠 中医理论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实时CT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24例(对照组),采用CT实时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24例(观察组)。结果两组术后血肿体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P〈0.05)。发病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近期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12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6个月,按Barthel指数评估远期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68.13±19.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9.17±26.73)分;P〈0.05]。结论术中实时CT监控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治愈率。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术中实时CT监控 微创手术 疗效
  • 简介:为了提高中医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医心理学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丰富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掌握心理护理手段,提高岗位胜任力,改善护患关系,改善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创新团队的和谐工作氛围,北京广安中医心理研究院将举办"中医心理临床治疗技术培训班",学习期满,

  • 标签: 临床治疗技术 医护质量 医院医护人员 创新团队 报名回执 培训地点
  • 简介:目的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IVN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目前国内外关于I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尤其是低龄儿童)的疗效分析相对少见,本研究旨在明确I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是否安全有效,并分析探讨IVNS对不同癫痫综合征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搜集基线信息,记录IVNS术前术后的发作情况(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后状态、发作类型等)、药物和刺激参数的调整、不良事件等,以平均发作减少率、有效率及MeHugh分级为评价指标,评估IVNS的疗效。结果研究中共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连续接受IVNS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32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时的平均发作减少率分别为8.79%、50.85%、40.67%、56.54%及66.62%,有效率分别为21.87%、62.50%、57.14%、69.23%、77.78%。对不同癫痫综合征,IVNS也有不同的疗效,其中WEST综合征的平均发作减少率从术后1个月的37.64%逐渐增加至术后12个月的83.3%,Lennox—Gatuat(LG)综合征的平均发作减少率从术后1个月的27.42%逐渐增加至术后6个月的55.10%。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具有安全和有效性,且有时间累积效应。此外,WEST综合征和LG综合症对IVNS治疗的反应较好。

  • 标签: 迷走神经电刺激 儿童 难治性癫痫 癫痫综合征 手术
  • 简介:目的探索经蝶骨内镜辅助切除垂体腺瘤对患者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网页检索PubMed、Webof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获取有关内镜切除垂体腺瘤的文献,根据文献纳人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经两位工作人员分别提取文献内资料,用Stata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文献筛选后,最终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包括1080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GH[危险度差值(RD)=0.18;95%可信区间(CI):0.06-0.27];PRL(RD=0.20;95%CI:0.14-0.27);ACTH(RD:0.02;95%CI:0.14-0.17)。小腺瘤和大腺瘤两组间,GH和PRL的术后恢复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治疗垂体腺瘤术后,ACTH恢复率在小腺瘤和大腺瘤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GH和PRL的恢复率在小腺瘤要高于大腺瘤。

  • 标签: 垂体腺瘤 生长激素 催乳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