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相位对比动力学MRI无损伤性探测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方法应用相位对比动力学MRI探测了170例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其中正常人群组79例,高血压人群组30例,颅内疾病人群组61例(本组分为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和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3组).所选择的参数为最大流速(Vmax),最大流量(Fmax),到头端峰值时间(TimetoVr)及脑脊液流动图.结果79例正常人群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为等动力学;高血压人群组为高动力学;交通性脑积水为超高动力学;梗阻性脑积水为不规则动力学;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组为低动力学.结论相位对比动力学MRI对于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相位对比动力学MRI 中脑导水管 高血压 交通性脑积水 梗阻性脑积水 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 简介:目的评估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含钆造影剂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脑内单发囊实性病变行常规T1WI、T2WI、液体反转恢复序YO(FLAIR)、弥散加权成像和钆增强MRI检查。分析脑脓肿(22例)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27例)DWI信号及强化特征并进行囊变坏死区ADC值测量。所有图像分三组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Ⅰ组为DWI结合常规序列;Ⅱ组为CE-MRI结合常规序列;Ⅲ组为DWI、CE—MRI两种序列联合并结合常规序列。结果DWI上20例脑脓肿呈高信号.24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为低信号;14例脑脓肿、12例囊变坏死性脑肿瘤呈壁较薄而均匀环形强化。大部分脑脓肿的ADC值明显低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fP〈0.05)。Ⅰ组、Ⅱ组、Ⅲ组诊断脑脓肿的敏感性分别为90.9%、63.6%、95.5%,Ⅰ、Ⅱ组间及Ⅱ、Ⅲ组间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Ⅰ、Ⅲ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WI较CE—MRI能更敏感地发现脑脓肿,ADC值的测量可以为脑脓肿与囊变坏死性脑肿瘤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脓肿 脑肿瘤 图像增强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影响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护士的忠诚、减少护士流失成为医疗服务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护士忠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影响护士忠诚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护士忠诚的策略和途径,旨在为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稳定护理人才队伍提供参考。

  • 标签: 忠诚度 护士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郑州市40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流行现状。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要求的郑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11366例,采集人口学、卒中危险因素、既往用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结果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11366例社区居民,其中卒中患者344例,卒中标化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3.3%vs2.5%,Z=-2.649,P=0.004),逐步调整各项影响因素后,卒中的患病率与居住地为农村呈正相关(OR1.77,95%CI1.31-2.38)。心房颤动、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既往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农村低于城市(P〈0.001),吸烟比例农村高于城市(P〈0.001)。结论郑州市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显著,卒中防控工作应当针对当地卒中防控的薄弱环节,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卒中社区防治策略。

  • 标签: 卒中 城市 农村 社区防控
  • 简介: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两种术式的术后影像学表现。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肿胀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中分别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术后脑嵌顿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术后中线移位、环池受压情况及术后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运用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有助于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止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硬脑膜成形
  • 简介:目的探索早期脑梗塞的有效疗法。方法选择发病6h内脑梗塞患者93例,随机分为动脉组(32例)和静脉组(61例)。除一般治疗外,静脉组予以尿激酶25万U/d静脉滴注,连续7d。动脉组经股动脉穿刺,将多孔微导管插入血栓,按1万U/min注入尿激酶,每使用25万U即测凝血指标并行血管造影,血管开通后,再注入25万U以溶解迁徙性血栓。结果两组3个月后疗效显示,动脉组有效率为87.5%,优于静脉组的60.65%(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动脉组亦优于静脉组(P〈0.05)。结论采用动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优于静脉溶栓。

  • 标签: 脑梗塞 溶栓
  • 简介:目的:应用医院顾客满意指数模型(HCSI)理论和缺口分析的方法进行门诊患者满意调查。方法:根据HCSI理论和缺口分析设计满意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618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缺口分析理论探讨改进措施。结果:该医院门诊患者在感知质量方面的满意得分为8.48分,患者对医院有较高的期望和忠诚,对医院诊疗质量方面满意较高;缺口分析发现等候时长和便捷服务方面缺口较大。结论:利用HCSI理论和缺口分析可以有效评估患者满意和缺口,为医院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依据,为医院患者满意测评提供新的切入点。

  • 标签: 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缺口分析 门诊患者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采集17例高血压脑出血拟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头颅CT数据,运用3D—slicer免费软件进行虚拟现实重建并设置标记物后,将重建图片导入智能手机,应用相机功能程序进行头皮与重建图片准确融合,精确描画脑内血肿体表投影,实现增强现实技术,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进而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运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可成功完成脑内深部血肿穿刺,并经神经内镜观察证实到达目标部位。结论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定位指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增强现实 智能手机 神经内镜
  • 简介: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符合医院业务需要的手术室洁净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数量,全程监控与管理。通过应用该系统有效控制了人员的流动,降低了手术感染率,提升了医院手术室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感染控制 人员管理 洁净度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住院病人满意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4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住院病人满意。结果:病人年龄、性格,经济状况、担心费用、焦虑等影响住院病人满意的得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针对住院病人满意的影响因素,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其满意

  • 标签: 住院病人 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认可、满意及就业前景评价,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和2008级护理专业本科生60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对护理及其专业性质的理解尚不够清楚;各年级普遍对专业认可比较低,年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4级与2005级以及2006级与2007级学生之间对护理专业的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8级与2004级学生之间对护理专业的满意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8级与2004级、2005级以及2006级与2007级护生之间对护理专业就业前景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生对护理教学总体评价较好,对护理就业前景不乐观,学校教育应从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可、满意及就业前景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专业认可度 就业前景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满意,为进一步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5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满意得分排在前5位的是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护士长的支持力度、科室培训、患者身份识别、生命体征录入、保证患者安全方面的作用;排在后5位的是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手写功能、便携性、数据传送速度、网络稳定性。结论: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身份识别、保证患者安全、生命体征录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作用表示满意,但对无线网络的稳定性、PDA本身的性能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表示不满意,应通过改进PDA的软硬件,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提高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

  • 标签: 护士 移动护理 信息系统 满意度
  • 简介:目的:修订编制“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量表”,检验其信,效。方法:以台湾“家庭照护品质量表”为基础修订量表各维度及条目,遴选7名专家测评其内容效。通过173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调查研究,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和内在一致性信度,并抽取其中的50例检验其评价者间信度。结果:形成具有5个维度,27个条目的评价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135,各维度α系数为0.6461-0.8170;评价者间信度为0.851。结论: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可用于评价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家庭护理 量表 效度 信度
  • 简介:目的了解40岁后在岗与下岗职工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某工厂120名40岁后的在岗职工,井随机选择同年龄段的某区120名下岗职工,应用SAS、CES-DE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测数据作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二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着(P<0.01),下岗时间与婚姻状况是影响JC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40岁后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增进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下岗职工 心理状况 对比分析 心理健康状况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SPSS统计软件
  • 简介:目的比较简易头皮下定位锥颅单孔引流与多孔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头皮定位单孔引流31例[血肿量(52.9±13.2)ml],头皮定位多孔锥颅24例[血肿量(55.3±15.4)ml],术后给予尿激酶溶解血肿。比较引流时间、血肿残留量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多孔引流组引流时间[(6.5±2.7)d]明显短于单孔引流组[(10.6±3.2)d](P〈0.05);在治疗后3个月,多孔引流组的Barthel指数(71.87±7.53)明显高于单孔引流组(50.62±17.20)(P〈0.05)。结论对于较大的且形状不规则的血肿应该在定位下实施多点穿刺。微创穿刺血肿腔引流加尿激酶冲洗简单易行,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好。

  • 标签: 脑出血 锥颅引流术 多点穿刺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后循环系统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1年期预后的差异。方法以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为数据来源,根据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方法将脑梗死患者进行分型。对比分析前、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探讨其1年期全因死亡、预后不良[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3分]和卒中复发的差异。结果共8099例新发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前循环(anteriorcirculationinfarct,ACI)梗死6415例,后循环(posteriorcirculationinfarct,PCI)梗死1684例。ACI组患者年龄、心房颤动发生率、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高于PCI组(均P〈0.001)。PCI组男性居多,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更高(均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CI组在出院时[优势比(oddsratio,OR)0.53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396~0.718,P〈0.001]、3个月(OR0.592,95%CI0.472~0.744,P〈0.001)、6个月(OR0.636,95%CI0.516~0.785,P〈0.001)、1年(OR0.719,95%CI0.591~0.876,P=0.001)的死亡风险均低于PCI组。ACI组在出院时预后不良的风险高于PCI组(OR1.272,95%CI1.075~1.505,P=0.005),但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预后不良的风险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的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在1年内,后循环梗死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于前循环梗死,而在出院后卒中所致预后不良和卒中复发方面,两者风险相似。

  • 标签: 脑梗死 前循环 后循环 预后
  • 简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全年出刊24期,定价672元,国内刊号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以电子版、纸版导读同时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被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临床医师 电子版 杂志 中国期刊网 统计源期刊
  • 简介:目的探讨氧增强放疗对胶质瘤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大鼠胶质瘤动物模型,治疗组10只,高压氧处理后放疗;对照组10只,常规放疗.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增强放疗可以更有效地抑制Bcl-2、增加Bax的表达.

  • 标签: 高压氧 放疗 胶质瘤 细胞凋亡 癌基因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丙泊酚颈内动脉注射对语言及记忆功能优势半球测试的影响,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颈内动脉注射丙泊酚进行Wada试验,根据所采用剂量不同分为10mg和7mg两组。对比两组不同剂量颈内动脉注射组的语言、记忆功能测试情况,计算注药后半球失活的持续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病程、全量表智商等相关数据,分析两不同剂量组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语言优势半球测试,28例患者完成了记忆优势半球的测试。两组在年龄、病程、全量表智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药后左侧半球和右侧半球的失活时间,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记忆优势半球的测试成功率分别为56%和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均有发生Ⅰ、Ⅱ级的不良反应,但7mg组未出现Ⅲ级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丙泊酚7mg的剂量进行颈内动脉注射,可顺利完成语言优势半球的测试,提高记忆功能测试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剂量。

  • 标签: 丙泊酚 WADA试验 癫痫 语言优势 记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