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同期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上前牙缺失、牙槽骨厚度为3mm-4mm的患者,联合采用骨挤压、骨引导再生技术,植入Frialit-2种植体17颗,于植入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同时测量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本组共17颗种植体,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平均为2.8mm±0.6mm,修复完成后观察12-20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采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后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量,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 标签: 种植 牙种植 骨挤压 骨引导再生
  • 简介:目的:了解种植体挤压植入后界面骨的早期组织学变化.方法:18颗Compress种植体挤压植入3头小型猪的下颌骨中,在植入4小时、3天、7天处死动物,切割含种植体的下颌骨,制作HE染色的脱钙骨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结果:3天时髓腔内大量纤维样间充质细胞增生,并部分替代凝血块,7天时在间充质细胞中及骨切剖面有新骨形成.结论:种植体挤压植入后的骨结合一周内已开始形成.

  • 标签: 种植体 骨挤压 小型猪 组织学变化
  • 简介:目的评价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9年福州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区牙缺失伴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种植患者28例,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填入骨粉,行骨引导再生术后同期植入40颗种植体,术后4~6个月内完成上部修复。术后1年,通过临床检查、全景片等观察效果。结果术前、后牙槽骨平均宽度分别为(3.2±0.89)mm、(6.5±0.75)mm,平均增加了(3.3±0.34)mm。术后牙槽骨宽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t=2.47,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仅1例患者的1颗牙种植失败,种植近期成功率达97.5%。结论对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同期种植体植入,可增加骨量,获得种植体的同期植入,减少患者痛苦,改善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骨劈开 骨挤压 骨引导再生 种植
  • 简介:征文要求:论文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始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来稿需全文及500字以内中文摘要。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全文及摘要均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要求同时交打印文稿1份(Word格式)及相应Word格式的电子文件文本。

  • 标签: 专题研讨会 征文通知 修复工艺 技术学 论文摘要 征文要求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市口腔医院承办的第五次全国口腔修复工艺学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大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的专家及代表近300人参加了盛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颜景芳教授、马轩祥教授亲临指导,全国口腔修复工艺学和口腔修复学界近20位专家、教授出席会议,日本和韩国齿科技工士会的两位副会长分别率代表团到会表示祝贺。

  • 标签: 会召开 修复工艺学 全国口腔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日进齿科材料有限公司协办的2009年“日进杯”口腔工艺技术展评,以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口腔职业教育论坛,

  • 标签: 口腔工艺技术 职业教育 中华口腔医学会 论坛 专业委员会 口腔修复工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