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宁波市鄞州区畜牧业技术服务站孙时军等,选择18头(其中杜洛克6头、大约克6头、长白6头)年龄1年左右.健康无病、同品系体重相近的种公猪,分成6组,每组9头。采用2×2复拉丁方试验计,即2个处理,2个试验期,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 标签: 有机微量元素 精液质量 种猪 畜牧业技术 试验期 服务站
  • 简介:本文用26个扩增效果好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镜鲤(CyprinuscarpioL.)养殖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指导其群体选育。本研究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08~400bp,平均等位基因数(A)5.884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2.862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0.5063,平均期望杂合度(He)0.56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5292,表明该繁育群体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用χ2检验和遗传偏离指数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群体处于平衡状态,但在多个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严重,显示出人工选择的痕迹。用PHYLIP3.6软件绘制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依据亲本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以避免近亲交配为原则,建立最佳亲本配组体系,繁育获得2个选育群体,以常规群体繁育子代群体作为对照组,对子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数量性状分析显示,选育群体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5414~0.5449之间,其生长速度较对照群体快14.81%~63.71%。连续2年的生长实验证实,微卫星标记指导群体选育技术在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避免近交衰退,快速建立优良种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微卫星 镜鲤 群体选育
  • 简介:自从Schwarz和Mertz等人于1957年首次分离出啤酒酵母中的葡萄糖耐量因子(GTF)以来.研究者相继在诸多的牧草、动物的肝、肾脏中发现了GTF样物质,并进一步证实GTF的活性中心为二三价铬离子(Cr^3+)。1959年Schwarz和Mertz发表了有关铬的第一篇论文,现在人们已经证实并公认铬为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进行大鼠和人的铬营养研究.结果表明,铬通过GTF协同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影响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现在.铬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人的医药、保健品和食品中。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在动物养殖和配制饲料时却很少或根本没有对铬的含量、需要等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对铬的生理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关于铬的实际饲养效果及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很少,以及尚未发现或意识到动物明显的铬缺乏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铬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至今为止的众多试验研究结果均表明,饲料中添加铬对动物的繁殖、生长、免疫、胴体品质等均有影响。最近几年,铬在畜禽生产与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及经济效益。本文仅就铬的营养作用及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情况作一概述。

  • 标签: 有机铬 应用 SCHWARZ 养猪业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 简介:野猪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是现代家猪的祖先,因而野猪是可用于改良家猪品种的宝贵遗传资源之一。本文从野猪的核内基因、野猪线粒体DNA与家猪的起源进化关系及家野猪杂交利用方面对野猪的遗传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野猪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野猪 分子遗传学 线粒体DNA 杂交
  • 简介: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标记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和育种家的重视。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目前DNA分子标记在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分子标记技术 凡纳滨对虾 应用
  • 简介:60年代各国面临严峻和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有毒无机物特别是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随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逐步控制和渐趋缓和,80年代起有毒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世界上日益尖锐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77年美国环保局(简称EPA)颁布129种优先监控的污染物中114种为有机物(占总数的88.4%),其中可能引起“三致”(致癌、致畸、

  • 标签: 化工废水 有机污染 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 环境问题 有毒有机物
  • 简介:利用虹鳟Oncorhyncusmykiss的引物,采用PCR及胶回收测序的方法找到一种高效区分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is和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fontinalis的简单、快速、可靠的分子鉴定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无直接亲缘关系的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和虹鳟进行鉴定,结果发现:AF346686引物扩增的分子标记可以准确迅速地鉴别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和虹鳟。

  • 标签: 白斑红点鲑 美洲红点鲑 分子标记
  • 简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渔业生物近缘种及产地的判别由形态学深入到了蛋白质和DNA水平。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经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色谱、免疫学判别以及蛋白的电泳、DNA的序列分析、PCR-RFLP、RAPD、AFLP、SNP、SSRI、SSR、Real-TimePCRs、pecies-specificprimerPCR和PCRlab-on-a-chip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把握了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水生生物 近缘种 产地 判别
  • 简介:我国很多地方猪种表现出国外猪种所没有的优良特性,本文报道了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部分中国地方猪种的与肉质相关的肌内脂、肌纤维等相关的性状及与抗病相关的MHCⅡ型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提供了一定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 标签: 地方猪种 肉质 MHCⅡ型 分子生物学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Ⅱ型猪链球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已发现的Ⅱ型猪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包括英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蛋白质片段和IgG结合蛋白、溶血素等。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上述致病因子的致病机理及其基因的结构特点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进一步阐释.现对这些成果做一综述。

  • 标签: Ⅱ型猪链球菌 致病因子 分子生物学
  • 简介:广州广牧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调查了广州几家猪场大肠杆菌对常用饲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检测了复合有机酸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的基础上;试验选用24日龄断奶仔猪,分别用金霉素、牧丰宝(广州广牧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机酸型酸化刺,总有机酸≥70%)+金霉素、磷酸型酸化剂+金霉素,分别观察对断奶仔猪的保健和促生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几家猪场肠道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常用饲用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尤其是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土霉素钙、金霉素、硫酸粘杆菌素等的耐受性较为明显;一定浓度的牧丰宝对这些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机酸型酸化剂牧丰宝和磷酸型无机酸酸化剂与金霉素合用较仅使用金霉素的对照组,日增重分别提高13.6%、4.1%,料重比分别降低9.92%、2.85%,腹泻率也有较明显降低。且牧丰宝+金霉素的效果好于磷酸型酸化剂+金霉素。

  • 标签: 促生长作用 有机酸制剂 断奶仔猪 金霉素 保健 饲用抗生素
  • 简介: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影响初级生产力与遮目鱼生产之间的关系。其次是:①浮游生物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①测定水中硝酸盐与际酸盐含量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施用 无机肥料 初级生产力 淡水鱼塘 浮游生物 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