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12月9日,上海。作为亚洲领先的国际性设计盛会,2016年度"设计上海"将以更精彩的内容与更强大的阵容强势回归,于2016年3月9至12日期间亮相于上海展览中心,预计将迎来超过300家展商和42000位观众,众多全球顶尖品牌将藉此机会展示出旗下数百件最新设计作品。在为期四天的展会期间,除了国际设计品牌及艺廊将会参展之外,更有引人入胜的装置艺术、

  • 标签: 上海展览中心 装置艺术 顶尖品牌 中国设计师 创意总监 朱晖
  • 简介:武之藏想送给女朋友一个特别的礼物,既小巧精致又能容纳整个宇宙,这样的想象当然不是幻想,因为已经有设计师创作出来了!这个晶莹剔透、每一个又独一无二的玻璃球有一个专属名字——"宇宙玻璃",是日本玻璃手工艺术家以固体结实(加粗或者变色)、耐滑(加粗或者变色)、轻质(加粗或者变色)的耐热玻璃为载体,配以纯金纯银粉,通过各自特殊手法跟艺术理解所制作出的手工艺术品。

  • 标签: 设计师 活动周 上海 玻璃球 耐热玻璃 艺术家
  • 简介:重磅来袭.2016上海浦东国际汽车展览会来了2016上海浦东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2016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经过两届的积淀和锤炼,浦东车展已经成为双年华东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汽车专业展览会。今年浦东将延续往届的盛况,致力于打造主题鲜明,模式创新、服务精细、紧跟时代、面向未来的专业汽车展览含,不断提高展会的规模和质量、激发媒体的报道热情和优化观众的参展体验。2016上海浦东国际汽车展览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的特别支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含上海浦东分会共同主办。

  • 标签: 汽车展览会 专业展览会 机械工业联合会 日至 专业汽车
  • 简介:在21世纪,设计是改变企业和国家形象的核心战略。为期两天(11.24-11.25)的中韩设计论坛,旨在提高中韩两国设计竞争力。作为“2006韩国设计展”的一部分,论坛将分以下4个部分进行探讨,即设计趋势、设计定位、设计经营、设计创新。在上海银河宾馆宴会厅举行的本届论坛,将通过中韩两国专家的演讲与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问题。以下简单介绍中韩两国设计行业而临的问题和未来,以及本届论坛讨论的主题。

  • 标签: 设计趋势 论坛 上海 对话 设计创新 设计行业
  • 简介:展会概况·上海国际建筑工业化展览会(BIC)是大中华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建筑工业化行业展览会之一。·工程项目云集:齐聚房地产开发商、政府职能部门,建筑设计院所为主的项目负责人,就拟建、未建项目深度剖析。·全产业链的交易平台:贯穿建筑工业化整个生命周期,涵盖建筑设计、工厂制造、现场施工、装配式钢结构与木结构系统。·国际化平台和高端会议:Betontage与BIC全面合作,诞生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建筑工业化国际论坛BetontageAsia,在引领行业的同时,

  • 标签: 建筑工业化 建筑设计院 地产开发商 全产业链 大中华区 工厂制造
  • 简介:本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三种课程模式的优劣,认为既要坚守循序渐进、打好扎实基础、实施平台+模块的课程模式,又要推广导师工作室制,加强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对其存在弊端,认为可通过保有艺术专业的灵活性、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增加专业的地域特色和国际视野,关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动向等措施加以改革。

  • 标签: 高校 艺术设计 课程模式
  • 简介:文章指出了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对高校的重要性,阐述了选择和建设实习基地的原则和方法。文章指出要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合作的企业,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基本稳定的原则下,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聘任、不断适应合作机制、不断加大硬件投入,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对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高校 实习基地 选择 建设
  • 简介: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体验设计的概况进行了调研,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对其体验设计分环境、产品、服务三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基于其体验设计的问题与应用,文章给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体验设计提出了系统性与延展性、人性化与包容性、年轻化与智能化的设计原则。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体验设计 设计原则
  • 简介:7月12日下午,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主办方宣布第二届米兰国际家县(上海)展览会将于2017年11月23至2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本届展览会将带来超过100个意大利顶级品牌展示其最新设计和产品,展示面积亦将大幅增长。品质和创新是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的绝对坚持,因此本届展会将持续上届纯正的意大利血统和顶级品质。

  • 标签: 上海展览中心 展览会 国际 米兰 家具 品牌展示
  • 简介:高校导向标识系统作为校园环境的配套设施,是视觉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文化品位、创建大学品牌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因此,高校的导向标识系统作为视觉识别的媒介,在设计时应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内涵,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等通过抽象语言转换为具体符号概念。文章就这一论点,分析了高校文化的特色,并探索了高校导向标识系统的各种艺术性形式的可能性,望更多的高校导向标识系统能凸显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 标签: 导向系统 标识系统 高校 艺术性
  • 简介:我国在艺术的教育方面发展越来越快,在艺术设计当中,素描是一门最基础的必须要学习的课程科目。其实有很多人想知道学习素描课程的意义在哪里,素描它是一切创作的基础,创作者通过素描去表现自己的特色,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艺术创作并不只是在平面上进行的,有立体的、实物的作品需要通过素描的方式去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表达。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之中,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继承,但是也要融入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 标签: 艺术设计 设计素描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 简介: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优良的校园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对学生以及教师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高校生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因素。而公共艺术具有对校园文化、历史发展脉络、区域景观形象塑造具有良好的美化功能,对校园文化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基于文化背景发展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有效的促进高校公共艺术的发展。

  • 标签: 文化背景 高校 公共艺术
  • 简介:艺术设计与创新思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想促进艺术设计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就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在强化和优化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完善化,从而不断为艺术设计业培育出极具创新思维的优质人才。

  • 标签: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思维教育
  • 简介:设计管理所担当的角色就象一曲交响乐的指挥,在指挥的引导和塑造下,各个声部汇集到一起形成了有序而流畅的美妙音乐。设计管理引导和定义着整个设计团队,高效地进行资源管理,以成就一个更大的目标。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7位专家。以他们的学识和慧眼,在与媒体的对话中,阐述“设计管理”的精妙所在。

  • 标签: 设计管理 媒体 团队 经验 资源管理 目标
  • 简介: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应以育人为本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以具体参与实践方法为内容进行展开。使参与实践的学生能够了解企业项目运行的真实需求和过程,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化大生产进行社会创新做一定准备。职业化的工作方法、正确的财富观、以及真实团队合作经验应是在实践教育中学到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实践教育 工业设计 教育目的
  • 简介:2017年9月12~15日.中国国际家具展与摩登上海时尚家居展揭幕,FRANKCHOUDESIGNSTDUIO于上海世博展览馆H3L11带来工作室代表作、设计新品,以及部分酋次发布的品牌合作产品。同时,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中国国际家具展主展场中。

  • 标签: 国际家具展 上海浦东 代表作 中国 新国际博览中心 工作室
  • 简介:文化衍生品设计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仅要具有产品本身的实用功能,还要充分表现高校特色文化才能实现这一目的。文章对视觉艺术在高校文化衍生品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提出高校视觉艺术文化衍生品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宣传传播价值和纪念文化价值,正因为以上众多的价值说明视觉艺术在高校文化衍生品的发展中的地位重要,希望通过此文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关注视觉艺术在高校文化衍生品的发展。

  • 标签: 视觉 艺术 高校 衍生品 文化 价值
  • 简介:2017年9月6日,在“2017年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CONNECT2017)”上,华为与达索系统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展开密切合作,推动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上线华为云。

  • 标签: 华为 合作 系统 达索 服务行业 3D
  • 简介:主题: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动画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革新,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先导的人才培养方式势头愈益强劲,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动画设计专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时代。方法:对高校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论:适应不同层次的培养模式,设计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校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发展理念,以提高高校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 标签: “互联网+” 动画设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