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可以分别达到75.5%和84.7%.

  • 标签: 7S 11S 大豆球蛋白 膜分离
  • 简介: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红曲霉菌株(MonascusruberGMA4)固态发酵产MonacolinK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提高产MonacolinK的浓度,运用单因子实验筛选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为最适碳源和氮源,确定发酵产MonacolinK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0天,初始含水量为40%以及添加前体乙酸钠浓度为1.2%,通过全因子实验,对影响产MonacolinK的4个重要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2个因子:初始含水量、乙酸钠。通过最陡爬坡逼近以上2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产MonacolinK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淀粉40g/L,酵母粉30g/L,乙酸钠14.6g/L,初始含水量51.2%,32℃培养3天,再26℃培养17天。在此条件下,MonacolinK产量达到15.49mg/g,比优化前条件:葡萄糖30g/L,蛋白胨20g/L,酵母粉20g/L,乙酸钠12g/L,初始含水量40%所得到的MonacolinK浓度11.03mg/g提高了40.4%。

  • 标签: 红曲霉 Monacolin K 响应面法 优化
  • 简介:目的菌株YT-1107是一株从污染食物中分离得到的非脱羧勒克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病原菌,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菌株的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4.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对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是革兰阴性菌,属于Enterobacterasburiae。结论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初步认定菌株YT-1107与EnterobacterasburiaeLF7a为同一物种。

  • 标签: 非脱羧勒克菌 鉴定 16S RRNA 序列分析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