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北京地区13个气象台站1979~2005年的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1990~2005年的三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气象站点3km半径缓冲区内土地利用/及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气温变化在不同下垫面状况下的差异,分析了北京地区3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建设用地对气温升高的影响最显著(0.822℃/10a),林地、草地、耕地混合类型次之(0.296℃/10a),林地最小(0.197℃/10a);2)利用“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后,建设用地的OMR年均温升温趋势依然最大(0.527℃/10a),林地、草地、耕地混合类型次之(--0.012℃/10a),林地最小(--0.118℃/10a),表明建设用地对气温升高具有增强作用,而林地对气温升高具有抑制作用;3)当土地利用/类型向城市建设用地类型转化时,转化的面积越大,气温变化量越大。

  • 标签: 土地利用 覆被 “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 气温趋势 北京地区
  • 简介:为验证基于TM影像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复杂地区地表信息提取的可行性,以地处西南地区的渝北为例进行实验。利用样本数据对各个波段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取得对各波段探测能力的初步认识;基于光谱特征的多尺度分割,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其分类: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8.42g,和0.8547,将其与监督、非监督分类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椒盐”现象,取得较好的分类结果。

  • 标签: 面向对象 遥感 地表覆被 渝北
  • 简介: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分析了四川省隆昌县10a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表明,2000~2010年,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城镇、交通用地面积增加。分析表明,隆昌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化因素、政策导向,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和制约。

  • 标签: 3S技术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隆昌县 驱动力分析
  • 简介:网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1概述果树病害似乎每年发生,并且多发生在局部。在受害多的地方为了预防果树表层损害,网方式广泛推行。2处理据日本报导,采用一个网一个不的两个果园。除南面是旱地外,周围用3m高的防风墙围着。果园的梨棚高度为1.7m,地百长有草...

  • 标签: 小气候 透过率 太阳高度 果园 试验区 气象要素
  • 简介:高古4井煤成气重大突破展示了临清坳陷良好的勘探前景,增强了勘探者的信心。在研究禹城地区深部构造和区域构造应力背景的基础上,发现了禹城推构造,这一发现改变了对禹城地区构造特征的单一认识。本文认为,这种挤压褶皱是在印支压应力环境下发育,经多期构造应力叠加改造与加强形成的。该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地质及勘探意义。

  • 标签: 推覆构造 应力背景 深层 禹城地区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汽车购买能力和汽车保有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各个汽车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不仅要在配套服务、售后和营销策略等方面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汽车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逐步成为了产品差异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主要表现为汽车的品牌形象和个性化设计两个方面。仪表板是汽车设计和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集装饰性、舒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等功能于一身的核心部件,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汽车仪表板的分类和性能要求及包工艺。

  • 标签: 汽车 仪表板 包覆工艺
  • 简介:本文论证了新疆阿拉套山推构造的存在以及形态特征。初步探讨了本区推构造与平移断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推体的差异运动导致平移断层的产生,平移界定了推体的侧向边界。本构造推运动发生在古生代晚期、侏罗纪末、第三纪末。指出山前中新生代盆地的边缘为推体所掩盖,从而在推体下发现了侏罗系煤层和油气显示。为煤、油气的普查勘探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新疆阿拉套山 推覆构造 平移断层 油气
  • 简介:摘要:本文以黑眼泉煤矿A1煤层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确定了A1煤层上岩层“三带”高度,结果表明:黑眼泉煤矿A1煤层开采后,岩垮落带沿竖直方向的高度约为15.01m,沿煤层法向的高度约为14.63m,约为采高的5.18-5.04倍,裂隙带沿竖直方向的发育高度约为55.78m,沿煤层法向的高度约为54.35m,约为采高的18.74-19.23倍,弯曲下沉带范围为0-179.21m。

  • 标签: 垮落带 裂隙带 弯曲下沉带 发育高度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城市隧道的建设将有效减緩城市拥堵问题,但隧道的开挖也将会对临近建筑结构产生破坏影响。为此,采用数值软件 MIDAS讨论分析隧道施工引起的上建筑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与破坏形式。结果表明 :(1)隧道开挖对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框架结构柱子的弯矩影响较小,对边柱影响较大,且此影响随着边距的增大而减小 ;(2)楼板与梁链接处在荷载作用下形成负弯矩,使得此处的楼板上部开裂,在跨中的地方则形成正弯矩而使得楼板下部开裂。

  • 标签: 隧道开挖 建筑结构 应力分析 破坏形式
  • 简介:一般认为,张性的正断层导水,而压性的逆断层不导水.阜凤逆冲断层是一压性断层,使寒武系灰岩、砂泥岩推于二叠纪煤系地层之上.该断层是否导水,对推体下安全采煤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测试了阜凤推体岩石化学成份并进行了含、导水性分析;研究了阜凤断层带构造岩的微观特征,并通过崩解试验分析了断层带介质的水稳定性及地下水迳流的有利条件;最后利用灰岩浸溶试验及碳酸平衡原理进一步研究了阜凤断层带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结论是:阜凤推构造带属开放系统,具有地下水补给和迳流的必要条件,是导水的.其导水性随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而增强,此结论已在煤矿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

  • 标签: 断层带导水性 构造岩 崩解试验 浸溶试验 开系统 闭系统
  • 简介:通过实地考察并综合区域及深部物探资料,研究了北天山逆冲推系统的构造样式、结构特征和组合方式;认为北天山晚古代洋盆为板内地壳扩张活动形成的裂陷构造产物,存在时限短暂、对生物群迁移基本没有阻隔作用,不应具有分隔岩石圈板块的大地构造意义。

  • 标签: 北天山 奎屯河 巴音沟 逆冲推覆构造 晚古生代洋盆 大地电磁测量
  • 简介:摘要  城市地铁因其便利性,逐渐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城市地铁线路因其规划的原因部分线路及段场会采用高架及露天布置的形式,此部分线路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地铁车辆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时,雨雪冰冻天气对接触网的影响尤为突出。

  • 标签:   冻雨 覆冰 接触网 中断行车
  • 简介:摘要:土地整治工作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同时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重视土地的合理、集约化使用,密切关注土地整治问题至关重要。然而,经相关文献整理与分析,土地整治往往容易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此,本文对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拟提升土地整治工作的合理性,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 标签: 土地整理 复垦
  • 简介:目前低渗透致密油气藏开发主要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形成的大规模缝网中有相当部分次级裂缝未被填砂,在地层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会发生闭合或者剪切滑移,对储层渗透率改善具有重大影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致密砂岩岩心人工闭合裂缝渗透率随压增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工裂缝即使在完全闭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比岩心基质渗透率平均增大950.4倍;裂缝错位后的渗透率也比闭合时的渗透率有所增加,其增大程度与错位程度和裂缝壁面的粗糙度有关,错位程度和粗糙度越大,渗透率增加幅度就越大。实验还表明,压增大对人工裂缝闭合和错开时的岩心渗透率影响均不大,在6%范围以内。

  • 标签: 渗透率 覆压 人工裂缝 闭合 错位
  • 简介: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对攀枝花宝鼎矿区太平煤矿第二水平1#、3#和5#急倾斜多煤层开采采场围岩压分布、裂隙带特征进行了究研。结果表明:①在进行三个煤层回采工作过程中,采空区附近的围岩应力不断变化;②保护煤柱附近的煤层回采时,在煤柱附近会形成应力集中区域,当回采工作继续向下进行时,采空区又对保护煤柱产生类似于“解放”的效果,煤柱附近的应力集中现象得到缓解;③在煤层回采完后,上部保护煤柱发生塑性破坏,形成了导水通道。

  • 标签: 太平煤矿 覆岩压力 裂隙带 攀枝花
  • 简介:建设项目压矿产资源调查中评估范围一般依据建设工程影响范围确定,与评估区影响或压的矿产种类有关,压范围根据实际压或影响确定。对评估范围内的地质概况调查及评价评估范围内的地质概况调查及评价,压部份一般采用留设保护矿柱的方法进行分割确定,本文对建设项目压矿产资源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矿产资源 压覆 评估 资源储量
  • 简介:摘要:由于传统方法对极近距离煤层上采空区积水推测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提出极近距离煤层上采空区积水推测方法研究。首先利用瞬变电磁探测仪对上采空区进行测量,获取到上采空区相关水文地质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最后通过对上采空区积水数据分析,推测出上采空区积水量,以此完成极近距离煤层上采空区积水推测。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推测误差小于传统方法。

  • 标签: 极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 瞬变电磁探测仪
  • 简介:首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近日公布。从点位监测看,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耕地点位超标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高达19.4%。此外,重金属镉污染加重,全国土地镉含量增幅最多超过50%。

  • 标签: 镉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 地被 超标率 普查结果 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