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就硅酸盐水泥来讲,即便硫酸盐含量不高,但是非常复杂、通过充分认识其特性,了解其对混凝土性能造成的影响,有可以为水泥生产和应用提供便利。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硅酸盐水泥中硫酸盐的特性和硅酸盐水泥中硫酸盐对混凝土性能造成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 标签: 硅酸盐水泥 硫酸盐特性 混凝土性能 影响
  • 简介:臼齿(MolarTooth,简称MT)碳酸盐岩是产于元古代、并具有特殊全球性意义的碳酸盐岩类型之一。MT特有的微亮晶结构、严格的时空分布范围以及百余年来众多的成因解释,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地质学家对其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讨。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作者近10余年成果积累及新近对MT微观组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若干新认识。MT是由原始晶核及同沉积期增生、加大而形成的微晶集合体;元古代时期属于还原或弱氧化环境,具有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浅海海底碳酸盐灰泥固结缓慢;这些灰泥中丰富的有机质不断分解产生气体,封闭体系中的气体浓度持续增高、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灰泥中裂隙形成;裂隙形成或可借助其他外力作用,并不断扩大或变形、甚至被破坏;在有机质的催化作用下,裂隙内隙间水中迅速析出CaCO3,形成初始晶核;晶核进一步增生加大并组合成微晶集合体(MT),发生石化作用,充填于原始裂隙中;元古代古海洋的物理、化学条件是MT形成的背景,也提供着沉积物的来源和动力条件,控制着MT的时空发育与分布。

  • 标签: 臼齿碳酸盐岩 成因 元古代 古海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烷基苯磺酸生产装置的节能技术改革。为了进一步提升烷基苯磺酸生产装置的应用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全流程应用低压优化设计,尽可能的降低系统运行压力,降低空气中的干燥暴露点,改变转化系统装置的升温模式以及磺化反应器的应用形式,提升气体转化率与烷基苯磺化率,做好产品节能改造的最优化处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烷基苯磺酸生产装置的节能技改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烷基苯磺酸 生产装置 节能技改
  • 简介:如果不包括中东的资源,相当一部分世界油气储量(甚至更多)都蕴藏在碳酸盐岩油藏中。碳酸盐岩油藏孔隙度通常低并且可能是裂缝性的。除了原油与混合润湿岩石特性外,这两个特性通常导致采收率低。当采取EOR策略时,注入流体很可能通过裂缝网络流动,波及不到岩石基质中的原油。裂缝网络渗透率高,但是其等效孔隙体积小,导致注入流体早期突破。有效地采取加密钻井方案和井波及策略(大部分是堵气和堵水)以便缓解注入流体早期突破并且提高采收率。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采收率还是达不到OOIP的40%~50%。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文献中报道了大量在碳酸盐岩油藏中实施的EOR油田项目。通过实施油田项目证明了其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能力并且估算出了长期作业费用。采收率的提高直接增加了储量,延长了不同油藏的开采期限。但是,在当时油价环境下,技术效果与其经济可行性相差太大。尽管有希望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大量的前期投资给技术应用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在其它情况下,高边际成本抵消了从提高的采收率中获得的所有效益。后一种情况特别符合基于化学和热方法的EOR工艺。像在下文中将看到的那样,在过去的30年期间,不断的技术进步降低了每桶增油的成本。...

  • 标签: 油藏矿场 矿场经验 碳酸盐岩油藏
  • 简介: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礁丘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储层及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赋存体。过去对它的研究仅限于浅海透光带中的礁体,并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成因模式:生物礁、丘灰岩是一种生物成因的岩石,具有原地生长的生物骨架,由群体生物生长组成的格架捕获、粘结、障积了碳酸盐的颗粒、灰泥等物质充填于骨架之间形成的岩石。生物礁丘的生长需要一个比较严格的外界条件。现代碳

  • 标签: 碳酸盐岩 热水喷溢作用
  • 简介: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的研究,根据地理位置、坡度、封闭性和镶边性把碳酸盐岩台地分为以下类型:缓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缓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开放型无镶边台地、陡坡封闭型无镶边台地、缓坡开放型有镶边台地、缓坡封闭型有镶边台地、陡坡开放型有镶边台地、陡坡封闭型有镶边台地、礁滩型孤立台地、岩隆型孤立台地。总结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特征并建立了沉积模式,用以指导当前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最后,探讨了不同类型台地形成和发育的主控因素,认为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古地形(貌)和水体能量控制台地和沉积物的类型,海平面的升降控制台地类型及沉积物的变化。

  • 标签: 碳酸盐岩台地 碳酸盐岩台地类型 镶边台地 沉积特征 主控因素 碎屑灰岩
  • 简介: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广泛分布于塔北、塔中、巴楚等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勘探的重点,也是塔里木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层系之一.由于埋藏深度大、反射信号饺酢⑿旁氡冉系?更由于岩溶型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使得储层预测的难度增大.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从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逐步探索并建立了技术、岩溶型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岩溶型储层地震描述技术、应变量分析技术为手段的溶型储层综合评价技术.在塔北、以地质概念模型为基础,以基于层序格架的潜山古地貌恢复塔中等地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相继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塔北轮古西地区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效果.

  • 标签: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 地震预测 地震描述技术 应变量分析技术 塔北轮古西地区
  • 简介:EMRT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仪是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成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目前已在国内外油田商业应用.通过介绍EMRT工作原理、仪器性能,并结合EMRT在碳酸盐岩油藏勘探中的实际应用,将其质量控制参数、解释结论与常规测井质量对比分析,证实了EMRT在碳酸盐岩油藏勘探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油、水、气的T2谱峰特征明显,各种孔隙度计算更为准确.

  • 标签: 核磁测井 碳酸盐岩 性能 应用
  • 简介:岩石物性的三维空间分布受控于两种地质作用,即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虽然人们知道岩石物性的三维空间分布最初由沉积结构的空间分布控制,但大量的储层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储层与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岩石物性有很大不同。成岩作用一般会减小孔隙度、重新分配孔隙空间并改变渗透率和毛细管特性。

  • 标签: 连通性孔洞碳酸盐岩储层 空间分布 岩石物性 成岩作用 地质作用 沉积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APA-500测定西安市地表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通过国标滴定法GB11892-89和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对实际样品和国家标准物质分析,从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方面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仪器法的检出限为0.28mg/L,相对标准偏差0.75%~1.15%,相对误差-0.22%~0.14%,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和国标滴定法比较,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分析样品,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完成加液、加热、移取、滴定、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智能化等优点,尤其分析大批量的样品中更具优势,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水质 自动分析 高锰酸盐指数
  • 简介:针对史深100断块高压低渗油藏孔喉细小、渗流阻力大、影响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难题,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优选史3-10-斜12井组进行石油硫酸盐降压增注先导试验取得成功。该试验的成功解决了史深100断块“注不进水”的矛盾,将有效改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开发管理水平。

  • 标签: 高压低渗油藏 降压增注 硫酸盐 石油 注水开发效果 低渗透砂岩油藏
  • 简介:应用地震资料识别地层中的流体是储层预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地层中流体的识别是通过流体识别因子实现的。依据地震剖面识别储集层中的油、气、水层所使用的流体识别因子是由纵横波速度和介质密度或其函数构成,主要函数有纵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等,其均为基于纵横波速度和介质密度对流体响应的差异而构建的。本文对常用流体识别因子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个高灵敏度流体识别因子。在基于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不同识别因子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能力。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其他流体识别因子相比,该因子对流体的识别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 标签: 碳酸盐岩 流体识别 识别因子 灵敏度分析
  • 简介:摘要:硫铝酸盐水泥具有其优越的性能特点,在特殊的环境下应用比较广泛,受到建筑行业的欢迎,而预拌砂浆的产品比现拌砂浆具有更好的稳定和可控性能,同时环保的特点,成为砂浆的发展发现。为了使建筑业有更好的发展,要重视建筑材料的不断研发。本文简单分析了硫铝酸盐水泥特种预拌砂浆的优化,这是一种新型的、稳定性好以及耐腐蚀的建筑材料。

  • 标签: 硫铝酸盐水泥 特种 预拌砂浆 研究
  • 简介:针对海上某油田奥陶系潜山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物性差,常规DST测试无产能,又难以实施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的问题,从油藏储集空间特点出发,提出利用酸化作业在储层中建立酸蚀人工裂缝、沟通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改善储层渗流条件等措施,提高油井产能。经实施2口井酸化作业,酸化后日产油均达100m^3左右,且产油量稳定。分析酸化施工曲线以及试井曲线特征,选用“井筒储存+无限导流+均质油藏+无限大地层”的试井模型进行拟合,得到井筒及储层物性的各项参数,表明酸化作业能够有效沟通储层中的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起到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同样的增产效果,是提高此类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产能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特低渗储层 酸化 试井曲线 人工裂缝 增产效果
  • 简介:SaihRawl油田(阿曼)的Shuaiba石灰岩储层是一个几乎无断层的大面积低起伏构造。渗透率较低(1-10mD),受基质控制。储层含有约90×10^6m^3的轻质油(35°API),油柱高度一般为15-30m。油田的工业生产始于油田有效引进水平井技术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此时距它的发现已有二十年。如今,油田的面积注水开发中运用了每口井拥有7口分支井的多侧向注水技术。单井在储层中钻穿的裸眼总长度已达11km。迄今,钻穿的生产井的裸眼长度是166km,注水井的裸眼长度是107km。有着167口水平分支井,原油生产水平达到9000m^3/d(60000bbl/d)。原始开发井与其注水分支井之间的井距原先是250m,现已逐渐缩短为60m,但还是符合经济标准。在2000-2001年间,为找到短期和长期意义上的更长远的开发目标,油田回顾了自身的开发历史。在油田内,运用一系列的油藏管理新方法来预测储层对不同开发方案的反应效果。为检测这些开发方案和广泛收集数据,确定出一块监测区,最后开展实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此次回顾制定了短期和中短期开发活动的投资组合方案,包括加密钻井至井距为40m和在现有的注水井间补钻注水分支井;还识别出油田冀部的开发地区的上盘(油柱下部的15m);以后将对鱼骨结构式的侧向钻井以及将水反注入现有生产井的措施进行试验,其间计划将波及优化方法,如封水法及再次增产措施法的目标定为采收率达到50%。

  • 标签: 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 多侧向 注水开发 侧向井 分支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