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三大主要的认证体制PKI,IBE和CPK中,基于身份标识的组合公钥体制CPK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大规模认证中密钥管理、离线验证和跨域认证等难题。首先,介绍CPK算法原理;其次,详细分析CPK的体系结构、密钥产生、密钥分发和管理、密钥存储以及密钥更新等问题;再次.对CPK各版本的演进进行介绍;最后,指出CPK有自身的优势应用,其主要运用于身份认证、离线认证、多域和跨域认证。总之,CPK作为一项推动我国信息安全发展的核心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组合公钥 种子矩阵 密钥管理 共谋攻击 ID证书
  • 简介:本文主要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研究身份认证技术,首先介绍目前主流的身份认证技术,剖析用户认证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之后对比分析每种认证方式的安全威胁和应用情况等,最后给出了组合认证模式的综合推荐分析结果。

  • 标签: 身份认证 安全风险 撞库攻击 暴力破解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当前整个舆论生,态正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网络流媒体技术,使得尚存优越感的电视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而大数据、云计算和4G/5G时代的来临,使得网络媒体借助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一下子甩开传统媒体,从而使网络媒体拥有了对海量信息加工的巨大增值空间。

  • 标签: 媒体融合 技术平台 长江云
  • 简介:证明了针对匿名RFID身份认证协议ARAP协议可以进行假冒伪造攻击,并提出了改进版的ARAP协议。攻击的实质在于协议中运用的异或运算会将相同的值消去,或者可以设计特定的随机数实现重放攻击。提出了一种新的运算操作——置换操作,并在改进版的ARAP协议中将原协议的部分异或运算改为置换操作。改进版的ARAP协议还能抵抗跟踪攻击、非同步攻击和重放攻击等。

  • 标签: 无线射频识别 身份认证协议 假冒伪造攻击 ARAP协议 置换操作
  • 简介:可信计算已经从前几年的大造舆论、广泛宣传,转入到实现阶段。但是当前可信计算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可信计算平台远程证明(以下简称远程证明)的实现。首先说明了基于PKI的远程证明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身份的远程证明方案。对新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设计了一个基于身份的远程证明协议,然后使用模型检测工具SPIN对其进行了形式化分析。

  • 标签: 远程证明 基于身份 安全协议
  • 简介:对传统基于安全断言标记语言的单点登录机制进行了改进,结合组合公钥体制建立了统一身份鉴别机制,实现同一安全域内用户对多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各安全域的统一身份鉴别服务器间通过可信链路共享组合公钥系统的公钥矩阵参数,构建了跨安全域的统一身份鉴别模型,实现用户在不同安全域之间的单点登录,适应动态信息基础设施随需伸缩的特点,同时能够保证身份鉴别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动态信息基础设施 统一身份鉴别 组合公钥体制 安全断言标记语言
  • 简介:色彩管理终于在数码印刷中显示了其重要作用。从北京相关部门得到消息,北京在制作第二代身份证时,由于采取了色彩校正软件,现在每天已经可以制作3万张身份证。

  • 标签: 色彩管理 身份证 难题 采集 人像 数码印刷
  • 简介:如何对手机用户进行合法有效的控制,在安全部门逐渐得到重视。最近,由世界知名的开源组织GNU下属的GNURadio小组开发出一种开源的基站项目,OpenBTS。使用OpenBTS,可以搭建一个安全监管基站系统,通过构建新的GSMBCCH广播信道消息,引导移动终端与安全监管进行信息交互并提取用户手机的身份信息。

  • 标签: 移动通信 身份感知 基站 安全监管
  • 简介:品牌的历史1969·Spendor成立。“BCI”上市(到1994年)。1973·“BCⅡ”上市(到1993年)。“BCⅢ”上市(到1992年)。1980·“SA2”上市(到1985年)。“SA3”上市(到1995年)。1982·“LS3/5A”上市(到1998年)。1989·顺应“SA3”的潮流推出“S100”(到1994年)。

  • 标签: SPENDOR 监听器 BBC 英国 传统 LS3/5A
  • 简介:多目标跟踪问题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研究问题之一。现有的目标跟踪算法严重依赖于目标检测器的性能,如果目标检测器的虚警率或漏警率较高,数据关联将会失败,导致目标跟踪精度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学习策略的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技术,可在目标检测和数据关联并行化框架下有效地实现多目标跟踪。文中首先通过结构化学习为每个对象训练一个模型,并将目标跟踪问题建模为拉格朗日松驰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一种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TINF)技术进行结构化学习的推理。在学习期间,通过搜索使目标身份感知网络流量代价函数最小化的一组轨迹,确定最被违反约束和序列在下个时间段的最优轨迹,推断出视频片断中所有目标的最佳位置。最后,利用多种高难度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性能优于其他最新算法。

  • 标签: 多目标跟踪 数据关联 结构化学习策略 拉格朗日松驰 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