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晚期细胞肺癌疼痛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三阶梯止痛法,心理疏导,中药解郁止痛,抗抑郁药黛力新)的临床疗效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健脾方维持治疗脾气虚型中晚期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210例中晚期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自拟健脾益气方辅以我院院内中成药制剂平瘤康胶囊治疗,对照组不口服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目标病灶大小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肿瘤目标病灶大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肿瘤进展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评价结果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自拟健脾益气方辅以我院院内中成药制剂维持治疗脾气虚型中晚期细胞肺癌在控制肿瘤病灶、延长总生存期方面疗效不显著,但能延长肿瘤无进展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晚期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不能手术的晚期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照《中国肺癌临床指引》的DN方案长春瑞宾、多西紫杉醇为主化学治疗辅以中医治疗。治疗组30例接受心理干预治疗,采用谈话聊天方式与患者交流,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化疗及中医治疗。两组均治疗四个周期,据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理的压力,客观认识病情,CT肺癌转移发生时间延缓,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白细胞减少较常规组程度,毒性反应轻。常规组治疗后心理负担重,肺癌转移时间早,血小板、白细胞在化疗前后差别明显,减少程度大。恶心、皮肤瘙痒症状等毒性反应出现早。结论对晚期细胞肺癌患者及时正确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减少心理压力,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化疗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对可切除的细胞肺癌患者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术前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30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对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比较新辅助治疗前后患者功能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年龄为(61±8)岁,均为男性。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43%(13例),完全病理缓解(pCR)率为37%(11例),疾病控制率(DCR)97%(29例),客观缓解率(ORR)67%(20例)。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59±0.63)L,FEV1占预计值的比例(FEV1%pred)为85.27%±15.86%,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2.48±0.59)L、81.73%±15.94%](P=0.013、0.022)。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为(3.59±0.77)L,高于治疗前[(3.47±0.76)L,P=0.036],而治疗前后FEV1/FVC和FVC占预计值的比例(FVC% pr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4、0.344)。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的比例(DLCO%pred)由治疗前的83.61%±13.10%下降到治疗后的78.69%±13.85%(P=0.023);DLCO%pred下降组与未下降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比0/6;P=0.546)。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够增加MPR和pCR率;明显提高FEV1及FEV1%pred,但也导致DLCO%pred下降;新辅助免疫治疗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新辅助免疫治疗 肺功能 系列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对Ⅳ期细胞肺癌(NSCLC)伴痛患者疼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128例Ⅳ期NSCLC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36例。入院常规检测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将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45%定义为CD4高表达组,<45%定义为低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所需时间、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结果CD4高表达组疼痛控制所需时间[M(Q1,Q3)]为18.6(4.6,21.5)h,低于CD4低表达组的28.2(7.1,38.9)h(P=0.012);CD4高表达组吗啡用量[M(Q1,Q3)]为88.6(42.5,295.0)mg,低于低表达组的145.8(82.5,442.5)mg(P=0.010);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肠梗阻、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高表达组的OS和PFS[M(Q1,Q3)]分别为12.5(8.1,13.8)、8.5(3.1,9.4)个月,均高于CD4低表达组的8.6(4.1,12.9)、6.5(2.1,7.9)个月(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4高表达是影响患者OS(HR=0.876,95%CI:1.224~6.641,P=0.004)和PFS(HR=0.675,95%CI:1.742~5.930,P=0.031)的保护性因素。结论CD4阳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Ⅳ期NSCLC伴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时间更短,吗啡用量更少,OS和PFS更长。

  • 标签: CD4阳性T淋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预后
  • 简介:摘要细胞肺癌(NSCLC)约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0%~85%。针对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人群靶向药物的研发显著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近些年研究者们发现了NSCLC中除EGFR及ALK外越来越多的非常见基因突变,如c-ros原癌基因1(ROS1)、BRAF V600E、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1(NTRK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间充质上皮转移因子(MET)、原癌基因(RET)、EGFR 20外显子插入以及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G12C突变等。针对这些非常见突变的多种靶向药物得以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其中很多药物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建议在初诊时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尤其是非鳞NSCLC患者进行可以涵盖非常见突变的基因检测,对于非常见突变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非常见突变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但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应用时长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有效的患者是用够一定的时长停止,还是越长越好?病情进展的患者是否要立即停药,还是可以继续应用?同时考虑到免疫治疗独特的不良反应、有限的有效率及较高的治疗费用等临床实际问题,免疫治疗应用的合理时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免疫治疗的原理、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应用时长的研究数据等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免疫治疗的起点-应用时机、终点-停药时机以及延长指征的分析,探讨免疫治疗的合理应用时长,以期为患者的精准治疗和更多获益提供依据。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时长
  • 简介:摘要KRAS基因突变在恶性肿瘤组织中频发,可预测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针对RAS基因的分子抑制剂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 标签: KRAS 肺癌,非小细胞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肿瘤、淋巴结与转移(TNM)分期系统已被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采纳接近50年,在此期间N1淋巴结评估标准几乎没有被修订过。但是,N1病变的异质性必须被重视,因为不同N1期患者之间生存情况差异巨大。既往研究中探索了不同N1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的差异,但缺乏13/14组淋巴结信息一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内淋巴结分检的前提下,本研究团队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N1转移淋巴结的解剖位置进行N分期:累及内区淋巴结(12~14组)被定义为新N1a,累及门区淋巴结(10~11组)被定义为新N1b。改良的分期方法能够更好地辨识N1病变异质性,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更为有效的N1淋巴结分期策略。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病理学N1 TNM分期 改良N1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度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晚期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恩度+DP方案及单纯接受DP方案化疗,至少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7.O%,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3个月;而单用DP方案化疗组的有效率和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3%和2.8个月。两组病例治疗后ECO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60.2%和5.3个月,对照组分别为37.2%和2.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恩度联合DP方案能够提高晚期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延长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1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内转移淋巴结解剖部位与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38例N1期NSCLC患者资料,男79例,女59例,年龄26~81(59±10)岁。分别依据以内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分期方案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进行分期,其中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分为门组(第10、11组,mN1b)(36例)及内组(第12~14组,mN1a)(102例)。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复发风险及生存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种分期方法在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评估两者对具有不同疾病复发和生存风险的患者进行分期的有效性。结果根据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其亚组间(mN1a组比mN1b组)5年DFS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9.5%比35.7%、81.2%比56.0%,均P<0.05),而根据AJCC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其亚组间D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期提示改良N1分期对于DFS(HR=1.814,95%CI:1.005~3.275)及OS(HR=3.919,95%CI:1.918~8.009)均为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第八版肺癌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并非DFS(HR=1.360,95%CI:0.767~2.412)及OS(HR=1.620,95%CI:0.839~3.131)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依据N1期NSCLC患者内转移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定义的改良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可以有效预测疾病复发风险及预后,且优于AJCC第八版N1站淋巴结分期方案。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病理学N1 TNM分期 改良N1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在晚期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2例晚期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中医组41例和西医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中医疗效评价系统评价,中医组总有效率为82.9%(34/41);西医组总有效率为65.8%(27/41),中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瘤体缓解率相比较,对晚期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中医肿瘤疗效评价系统,更能够反映出中医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中医肿瘤 疗效评价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细胞肺癌(NSCLC)则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5%左右。在所有NSCLC患者中,约30%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但目前国内外指南较少关注该类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尤其是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分子检测、辅助治疗及随访管理,均欠规范且存在诸多争议。而近期奥希替尼辅助治疗Ⅲ期全球注册研究(ADAURA)、吉替尼辅助治疗Ⅲ期研究(ADJUVANT)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优化的靶向治疗方案。鉴于此,本指南在充分吸收全球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经多学科专家组的反复讨论,针对Ⅰ~ⅢB期NSCLC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诊断、分子检测、辅助治疗、术后管理等问题进行规范,以期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正>贾谊《新书·过秦》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文,司马迁曾全部采入《史记》。作者以“过秦”名篇,目的在于批评秦统治政策的错误,以为汉家统治的借鉴,这在下篇的结尾说得非常明白:

  • 标签: 统治政策 司马迁 六国 史记 诸侯 秦始皇